本帖最后由 龙阳汉风 于 2018-7-19 16:32 编辑
一位老党员的故事
解正南(1933——2017),湖南汉寿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具有63年党龄。他在汉寿县担任过科长、局长、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在此谨简录四则小故事,聊表怀念。
故事之四:一 瓶 白 酒
解县长有个小小的爱好,吃饭时喝一口小酒。自斟自饮,排解疲劳。 1982年的一天,解县长率领全县30个乡镇党委记和10来个部委办负责人到酉港镇召开早稻生产现场会。 酉港镇位于洞庭湖冲积平原上,4万人口,5万亩水田,是全县水稻生产的领头雁。党委书记余进秋听说开现场会,喜滋滋的,要办公室把生活安排好。尤其是对各地的书记不可怠慢。因为他们经常在一起开玩笑,说某某小气得很,一根烟要掐作两节吸,还说某某打个屁都想用手捧着,拿回去作肥料。所以余进秋想,一定要招待好这些乡镇书记们,于是杀了鸡,摆了酒。
余进秋早在进入公社范围的偏坡迎接,带路步行,观赏大片正在扬花结实的绿油油的早稻田。尽管天气炎热,见到丰收在望的稻田,大家也兴奋不已,交口称赞。 乡镇党委书记们平时在单位不敢开特殊餐,也想趁开会改善一下生活。喜欢酒的朱家铺乡党委书记陈金保悄悄对酒友西竺山党委书记郭道弘说:“老郭,而今不准开特殊餐,中午只怕冇得么坎?” “不见得”,郭书记揣测说:“老余知道解县长餐餐离不得一杯,所以必定有酒,那么有酒就必定有菜呀!”陈书记佩服地说;“你高明,分析得正确。” 上午十一点多,众人迈进镇政府大院会议室歇息,喝着早已准备好的凉开水。不一会儿,炊事员敲着一块悬挂的厚铁片,发出“当当当”的声音。这是开饭的通知。于是,众人在余书记的指引下,先后步入食堂。食堂里一色方桌条凳。6张桌子中间竖着一烝钵鸡,鸡钵四周是鱼、肉和蔬菜,挤得满满的,还插上了两瓶“德山大曲”。
解县长来到桌边,板着脸对余进秋说:“老余,谁叫你搞酒、搞鸡?赶快拆掉!”大家愕然,虽然入席,可谁也不便动箸。 老余迟疑地说:“这鸡煮熟了……”意思是说熟了就算了。
解县长严肃地说:“也要端进去,反正我们开会的人不能吃。”接着又说:“中央一再要求,共产党员不能搞特殊化。县委、立民同志(县委书记周立民)一再强调开会不能搞特殊,难道县委的指示成了耳边风!难道共产党员一点儿织纪律性也没有!” 余进秋知道解县长动了真格的,马上要办公室干部和炊事员把酒、鸡撤进了厨房。陈金保向同桌的郭道弘望了望,轻蔑地一笑,意思是说:“你的分析走了火。” 老郭也相视一笑,心想:“你等着,看解县长怎么办?” 解县长在板凳上坐定,从挎袋里掏出一瓶白酒,解頣地说:“伙计们,我这里有白酒,想喝的就来。”他刚才的严肃过去,又恢复了平日的和蔼可亲。胆大的陈金保听解县长一说,立马上前倒了一杯。接着郭道弘,还有几位书记,也去倒了酒。 有了解县长的酒,打破了尴尬的局面,活跃了凝固的空气。食堂里不觉谈笑风生,欢声一片。(周世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