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沅江樵夫 于 2018-8-29 16:22 编辑
市郊散步 文/刘小明
每天清晨,我跨过新河桥,径自来到离住宅不远的市郊散步。 虽说是市郊,但市郊与城市之隔也就一条新河,村民到城市逛街也就十来分钟时间。但就是这一条何,造成了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差别。 沿着近期硬化的村道,七拐八弯地经过村民的住宅、 农田、旱地、堰塘,所见所闻,有喜有悲。 所喜的是道路变宽了,变直了,硬化了。村民大部分都修建了楼房,个别的建起了别墅。从一个方面说明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老百姓过上了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所悲的是:虽然地处近郊,但其空闲隙地的荒芜程度,比普通的乡村更甚,目光所及,不忍直视。首先看到的是一栋栋养鸡场,虽然为了近郊环保没有养鸡了,但其破烂不堪的低矮养鸡场建筑,少说也有七八年了,确实有些不堪入目;其次是堆在路边腐乱檩子、檐皮及破铜乱铁,一堆接着一堆,有的已经腐乱成粉,破铜乱铁在下雨后已经流出了一滩滩赭红色的铜锈水,让人有一种避之不及的感觉。再次是水田旱地,这可是农民的“宝贝”,但现在放眼望去,有一多半是杂草丛生,其中少部分栽种着树木。多可惜的“羊沃田”,那可是粮农产品的高产地啊!这里面虽然有很多原因,但上好的田和地荒芜,不能不说是是一个巨大的浪费。沿途中看见三三两两几个大爷大妈手拿锄头在铲草栽种,更有一个老奶奶,拿着一个小木板凳坐在长满很深野草的责任地中,正一把一把地扯着野草,在野草中清理出瘦小的韭菜。我全神贯注注视着她,并尝试和她说话。问了半天,她这样回答我:“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我们这些老头老妈看家,光是呵护孙子就不容易了,那还有能力做地里农活,更何况我们的身体也吃不消了”。是啊!沿路看到时尚气派的小洋楼,再看到近乎荒芜的良田,再看到在田里地里劳作的基本都是花白头发之人,就明白老太太说话时心里是酸的,也是痛楚的。其实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生活,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