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武陵通晓 于 2018-9-1 20:25 编辑
这条由中国植物油料厂常德办事处刊登的广告,装载了一段沉甸甸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英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沿长江进洞庭湖,深入到常德腹地。它们在常德大量倾销石油、食糖、颜料、纸烟及其他工业品,同时大量采购桐油、粮食、山货及矿产品出口。 民国初年,英国安利英洋行在水巷口以西的油纸码头堤上建设了一座桐油炼油厂。民国二十五年(1936),中国植物油料厂常德办事处成立。这家办事处购买了英商安利英洋行在常德的产权,在德山老码头和水巷口的旧址上建立了两个炼油厂。它们精炼的桐油运往汉口、长沙,再转运到上海、广州口岸出口国外,那些残余废料便制成洗衣的肥皂,冠名“胜利皂”、“国光皂”、“建国皂”、“溉澜皂”,在报纸上反复刊登广告,吸引爱国人士前来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