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94|回复: 67

(天风随笔诗)此生最忆是青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 14: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风 于 2018-9-2 16:08 编辑

天风随笔诗

此生最忆是青山
——纪念临澧传世经典《青山史话》首发两周年
2018年9月2日
此生最忆是青山,
亦修亦撰结奇缘;
景观史话两长存,
薪火相传无尽年。
【附文】在《青山史话》首发式上的发言       尹德立      2016年9月2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要感谢会议给我这个发言机会。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青山史话》两年多来的编纂工作情况。
    首先,《青山史话》的编纂,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总体战2014年4月,县政协顺应时代和社会要求,站在资料抢救和精神传承的战略高度,决定挖掘、编纂《青山史话》。对此,县委、县政府自始至终予以高度重视支持,主要领导在多次会议、多种场合强调和指导《青山史话》编纂工作。县政协领导分工负责、强力调度。当年青山工程的“老领导”们更是积极投入,充当着领跑者。工程第一任政委吕定元同志,和第一任指挥长陈芳柏同志得知临澧组织编纂《青山史话》,十分欣慰,全力支持,积极提供资料,多次在家中热情接待和配合编务人员,并坚持认真审阅书稿,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家住长沙的老县委书记赵会礼同志知情后,也非常支持,积极配合采访。以接力方式领导过青山工程的原县委书记吴愈俊同志,后任县委书记韩林安同志等第一时间来电垂询,热情赐稿。从青山工程中层骨干成长起来的县级领导王宏忠、杨绪穆、李林元、沈克容及军转领导干部陈隆财等同志,也都为《青山史话》的编纂付出了热情和心血。原县委书记吴友云同志审阅书稿后十分激动,连夜写下了十数页的文字,给予了高度赞赏和热心指导。
     编纂过程中,县政协学习文史委认真贯彻编委会意图,牵头组织,全力指导、协调、服务《青山史话》编纂工作。县政协各乡镇政协联络处、县直部门联络组更是全线出动,全力以赴投入到《青山史话》资料的寻访和撰稿中来。编委会各成员单位,如县青山管理局、县委党校、水利局、档案局、党史办、文体广新局、广播电视台、文联等都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尤其是青山档案室、县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县各文学艺术协会及县电视台,都为《青山史话》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支持。相关老科局骨干如张荣锦、李志耀、刘宗荣等同志,也都积极参与,踊跃赐稿。
    组稿期间,全县先后有约千余群众参加《青山史话》编纂座谈、采访和征集等活动。写作力量不足,编委会从各方面动员写手200余人,先后撰写文稿300余件。数十名乡镇写手虽然基础有限,但却担负着最困难的撰稿任务。姜辅炎、张坤让、王春开等20多名“老青山” 自己已无力撰稿,编委会便动员了县作协20多名会员和助编人员登门采访撰稿。李代祯、贺光宇、唐汇荣等十多名“老水利人”,覃柏林、金国峰、颜家庆等一批“老文化人”,邱渭波、高立、陈渝生、虞典浩、陈文河、蔡德东等县外知名人士,也都为《青山史话》撰稿或评审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青山史话》的编纂,也是一场只争朝夕的抢救战半个世纪过去,当年各种资料和参建人物,很多都已散失,且仍在不断消亡。因此,《青山史话》的编纂,注定是一场抢救战。
     抢救工作主要抓两方面:一是抓正在老去的历史见证人,二是抓正在消失的历史资料。为此,编委会首先紧盯已为数不多的青山工程老领导者、老建设者。通过政协精心安排,我们先后和参与领导、建设青山工程的近百位老同志直接接触,精准采访和征寻,从而掌握了大量珍贵历史信息。
    在资料抢救方面我们多管齐下,首先在政协协调下,从尘封近半个世纪的青山历史档案中,清理出了有效卷宗一百多卷;随后像挖到宝贝一样,在限定时间内,组织撰稿人员精心查阅、摘录、研究,使沉睡数十年的历史开始复活。但是,很快我们发现,青山老档案所记载的,只是青山建设故事的冰山一角,大量记忆和史料都散落在临澧民间,而历史见证人很大部分已经并正在离开人世。为此,县政协以果决的措施,发起了全县性抢救青山史料的行动。各乡镇组建起专门班子,组织上百次座谈、采访、追踪寻访活动,多数乡镇还采用了建台账、列图表,逐户排查的方法,有效填补了当年各公社的青山建设史料空白。在县电视台连续一个月黄金时段播出启事的浓厚氛围中,一些散失民间的重要史料陆续浮出。如早已过世的裴希仲老人生前留下的青山回忆录;合口芭茅老青山民兵周宇高赶在去世前,托人把他的青山回忆稿送到了主编室;老青山建设骨干王廷明老人闻讯,不顾年迈体衰,拄着拐杖一步一颤来到政协帮助回忆历史,并积极参加了多次座谈和评稿活动;官亭乡民兵英模胡良法献出了珍藏多年的一叠老奖状;柏枝乡老工程员姚永兴送来了完整保存的工程资料;县电视台则费尽周折,从省电视台找到了当年宣传报道青山建设的老新闻纪录片《临澧建成大寨县》,使之再与临澧人民见面。
    其三,《青山史话》的编纂,更是一场精益求精的攻坚战青山工程,是临澧人民改天换地的壮举。青山精神,是临澧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用青山精神,编纂《青山史话》,不仅是县政协领导的要求,更是社会的关注和期待。因此,整个编撰过程,注定是一个精益求精的攻坚过程。提高精度,主抓三手。首先,通过严密组织提高精度。2014年5月初,县政协就建立了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朱泽欣主席亲任编委会主任和丛书主编,统摄全局,务实决策和领导各重要环节的工作;刘茂梅、夏妍枝两位副主席同抓前期组织、调度和督导,尤其是茂梅主席,分工主抓《青山史话》,自始至终靠前指挥,调度有力,指导有方。编委会执行主任覃凤英同志守土尽责,一直与主编室人员吃草连泥,并肩战斗。主编室人员本着“用青山精神,编青山史话”的指导思想,规范运作,全力投入,从总框架到分卷纲目,从编卷顺序到主创安排,从组稿到改稿,从审稿到定稿,两年半时间,满弓满弦,都用在了保证质量上。
    其二是通过反复磨砺提高精度。磨砺工作主要由主编室三名文字编撰承担。为确保文字质量,大家从写作培训,到初稿逐篇点评;从组织修改,到汇编送审;从评审反馈,到再修改,许多文章都修改了七、八轮甚至更多。在乡镇初稿汇总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主编室人员几乎天天都在开会讨论文稿,逐篇点评,指导修改。当然,编委会领导、评审组专家、出版社编辑,也在书稿磨砺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三是通过严格把关提高精度。按照文史资料编纂必须严把 “三关”:即“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的要求,县政协特聘了一批老领导,并邀请现职相关领导参加审稿,共把政治关;组织了13位专家与专业人员进行评审,同把史实关;还聘请了文化名流、文章高手主导修改,共把文字关。其间,朱主席在百忙之中,亲自审定《青山史话》内容的框架和编目,并坚持为史话作序,对文稿把关修改;茂梅主席和覃主任多次带队下基层、到常德、上长沙,跑深圳,寻访重要当事人,与出版社衔接落实出版事宜,多方考察印刷企业,确保史话编纂及出版印刷工作顺利推进,力求出成精品。
    今天,承载着青山厚重历史和现代风采的《青山史话》,终于在青山工程开工建设50周年之际正式面世、隆重首发。全书共三卷,共170余万字版幅。第一卷为“工程建设史话”,是青山工程建设历程的线性叙说;第二卷为“青山精神史话”,是青山英雄群像的分类呈现;第三卷是《画卷》,300多幅图片分八大板块,生动再现青山工程建设的历史情景和现代风貌。书中还注入了丰富的文献与艺术元素,多维凸显了青山工程的壮丽历程和不朽精神。
    作为《青山史话》的主创人员,今天我们无比激动,并怀着表达不尽的谢意。我们感谢历史赐予的这个机遇,让我们的人生与青山历史融在了一起;我们感谢两年多来各方领导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我们感谢所有为《青山史话》170万言鸿篇巨制付出心血、流下汗水的临澧父老兄弟和各方朋友。
    最后,借此机会我要自豪地说:《青山史话》是临澧儿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共同宣言;“青山精神”是临澧人民永远屹立的灵魂与风骨!  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 14: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景观史话两长存,
薪火相传无尽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 15: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幽兰居士 发表于 2018-9-2 14:58
景观史话两长存,
薪火相传无尽年。

谢版主首席关注并即时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 15: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生最忆是青山,
亦修亦撰结奇缘;
景观史话两长存,
薪火相传无尽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 15: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 15: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风 于 2018-9-2 16:10 编辑
老涵 发表于 2018-9-2 15:53
此生最忆是青山,
亦修亦撰结奇缘;
景观史话两长存,

谢涵老即时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 15: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涵 发表于 2018-9-2 15:54
欣赏点赞佳作!

再谢涵老持续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 16: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生最忆是青山,
亦修亦撰结奇缘;
景观史话两长存,
薪火相传无尽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 16: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 16: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18-9-2 16:08
此生最忆是青山,
亦修亦撰结奇缘;
景观史话两长存,

谢古渡缘先生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4:51 , Processed in 0.03952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