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832|回复: 43

惊叹周祖培父兄“一门七进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5 14: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惊叹周祖培父兄“一门七进士”

    我十分惊叹这家奇事:周祖培父兄“一门七进士”!
    本来,一家能出一位进士就轰动民间,让人称奇不已,而周祖培这一家,竟然父兄“一门七进士”!这着实让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然而,这是来自清代后期,发生在河南省商城县周宰相父兄一家的历史真实!
    由写本土历史人物闻名的女作家曹雁雁,不久前出版的又一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周祖培》,就再现了周祖培父兄“一门七进士”的真实历史故事!
     这《大清相国周祖培》,是曹雁雁依据《清史稿》、《清史列传》、《清史大纲》和《商城文史》等典籍,在挖掘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手法,真实地还原了周祖培的人物形象。这位清代后期名臣,出生于乾隆末年,卒于同治六年,其人生之路及其簪缨世家,不可谓不让人有些肃然起敬。他,“74年人生横跨五朝”,“畅游宦海42年,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遍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官至一品大学士,直至临终,清廷还离不开他,不肯让他“休致”(退休)。作品在着力展现主人公周祖培的一生经历时,还在小说的第一章“家业根基”中,深度揭示了他父兄“一门七进士”的成因,以及各自不同的非凡人生。
    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书香之家的周祖培,父兄“一门七进士”,真可谓极不寻常,名声显赫——
    他的父亲周廷钺,嘉庆六年进士,官至鸿胪寺少卿。同时家教极严,严禁后人捐官。
    他的堂伯父周廷御,嘉庆九年进士,在朝为官。
    他的六叔周廷琦,嘉庆二十五年三甲进士,官至江苏武进知县。惩治了吴讼根及地方恶势力,自组昆曲社。
    他的大哥周祖荫,嘉庆十四年二甲进士,官至直隶布政使(从二品)。
    他的二哥周祖植,嘉庆二十四年二甲进士,官至江苏按察使。反对权臣曹振慵,英勇抵御英军进犯长江。
     他自身,嘉庆二十四年二甲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勤(一品)。保全温泉书院,赈灾、捐助义学;编撰实录,反对鸦片,举荐胜保、李慈铭;冒着英法联军炮火,守卫北京城;定号同治。
    他的堂兄周祖衔,道光十八年进士,官至湖北黄水利同知(五品)。
    周祖培这一大家,之所以人才辈出、英杰遍地,是有其深厚的家学渊源的——
    首先,源于周祖培祖辈的非常重视办学。本来,商城县这里,明清就是“鄂豫皖三省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李贽在人生开悟的年纪到了商城县建立花潭书院。中原文化的深远,湖湘文化的独立,徽派建筑的秀美,桐城学派的隽永,在商城杂糅,使商城县士子辈出,成为河南重要的 ‘人才库’,‘其盛也,诗书之声达于巷牖。市有恒贾,野无余力’”。除此外,更还有,周祖培的祖父周作渊本身就是读书人,考取功名后在广东惠州做县官;周祖培的堂祖父周作哲,不仅是乾隆二年恩科三甲进士,在朝为官,而且退休回家后,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末,召集三房的堂兄弟筹资兴建文峰书院。长房中官场人多,周作渊等人捐出了几年的年俸,他的儿子,即周祖培的亲大伯周廷赓等人纷纷出力。在得到当地林知县在商城县城东南置办四百亩的田产以租课助学后,周家出资修建了房间四十多间、课堂宿舍一应俱全的文峰书院。为鼓励贫寒学子,书院还定期考试,规定前二十名的学子可以获得县里九两的膏火银。从文峰书院出来的学子有诸多进士及第,也促使像从这里学成出来的周祖培等更多有志之士,致力于捐资助学、教学育人,成为了商城县义学的主力军。周祖培的祖父周作渊致仕返乡后,堂兄弟几人新建乡贤祠,修订宗谱制定文昌家规传世。周家老长房长孙周廷铮因此定下了“文德性对,百世其思,乃承福庆,孙曾永宜”十六字派,至今仍为商城周氏沿用。直到去世前,周作哲、周作渊等三堂兄弟对学界之事仍念念不忘,不断嘱咐后人“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声莫如读书”。这就正如与周祖培俩兄弟同考进士之前相识的龚自珍所赞誉的那样:“商城学风之盛,享誉中原,商城周家更是闻名遐迩,如今的鸿胪寺大人与户部侍郎都是出自周家……鄂豫皖三省读书人,就没有不想去周家家塾读书的。”
    第二,源于热心从教的有识之士的教学。如周祖培的亲大伯周廷赓,为了家乡的办学,不仅放弃考进士而当商城教谕(校长),而且敦促兄弟学习,促成在商城修建了文峰书院。又如周祖培的堂叔周廷选,在与周廷赓等堂兄弟五人赴河南开封考举人,拔得头筹,为乡试解元!要不是他瞎了一只眼睛,他考进士也一定会在周祖培的父亲之上。就是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子,放弃后来的会试后,在其妻、侠女七妹的支持下,利用周祖培家的院子里,办起了家塾,担任教谕。自此,他孜孜不倦地教学,门下先后出了周祖培三兄弟等六位进士,至于其他举人等,更不计其数!
    第三,源于家庭女人自觉的相夫教子。如周祖培的母亲祝氏,本为名门闺秀,又知书达礼,不仅极力劝导、支持丈夫周廷钺一门心思进学,而且在其夫考为进士京官后,更是在商城老家勤勉持家,督导周祖培三兄弟在家塾和文峰书院读书,并通过自身所体现出来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又如周祖培之妻刘英华,出自商贾大家,又有助父经营本事,在丈夫考取进士及继续深造上,也与婆母祝氏一样,总是循循善导、倾力支持,还时常问父要银子,解决他的苦读贴补及求学所需。这就正如后来在京为官的周祖培所感慨的,他不仅感恩母亲对他读书的督导,更感恩母亲对他成人做人的影响;他不仅感谢上天赐给他一位才气魅力俱佳的美妻,更感谢对他读书考学、为人做官的劝导与支持!这也印证了两个道理:母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岗位,母亲的工作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和命运;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站着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第四,源于读书人自身的自觉勤勉攻读。周祖培父兄他们,既出自书香之家,又自小受到家庭、家族及地方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更自小养成了一种自觉读书、好学上进的好习惯。周祖培的父辈们是如此,他们三兄弟一起读书是如此,最小的他自己一人在无事时,更是自觉地去学堂或书房,埋头地读着诗书儒学。即使他考中进士,仍在休息之余,也常常手不释卷,故在年年的考试进学中,总是拔得头筹。加上他为人不偏不倚、业绩不菲,所以在朝为官四十二年,总是平步青云,官至相国。
    周祖培父兄“一门七进士”,已是天下奇闻;而父子四人同在京城为官,更是连皇帝也被震撼了。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即周祖培与二哥周祖植中二甲进士,随后又如愿以偿考入翰林院作庶常,与父亲、大哥一起,父子四人同在京城为官时,嘉庆皇帝在养心殿长春书屋内,特意召见了周祖培的父亲周廷钺。皇帝满脸喜悦地问:“庶常周祖植与周祖培,听说是你的儿子啊。”周廷钺跪拜作答后,皇帝赞其道:“父子兄弟叔侄皆进士,当真一门之盛,书香世家舍你们周家其谁。你的两个儿子文章都写得不错,是可造之才。”过后,嘉庆帝还亲自为周廷钺题了一块名为“商城望族,簪缨世家”的长匾。
  大清后期,这周祖培父兄“一门七进士”之奇事,着实让人震聋发聩,发人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5 16: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访!学习!交流!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5 16: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访!学习!交流!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5 16: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门七进士,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5 16: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5 16: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源于周祖培祖辈的非常重视办学;源于热心从教的有识之士的教学;源于家庭女人自觉的相夫教子;源于读书人自身的自觉勤勉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5 16: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5 17: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祖培父兄“一门七进士”!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5 17: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教有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5 20: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惊叹周祖培父兄''一门七进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3:10 , Processed in 0.0419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