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10|回复: 26

【原创】《儿时雅趣》(2)听洋戏邂逅“磉磴二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9 12: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0539gutxdbhx86iut6qt.jpg

    石公大队一带的铺子,最出名的恐怕只有铁匠铺了,虽然宜万铺热闹,但比铁匠铺远四五里路,又是宜万公社辖区;与共和交界的鄢家铺,毕竟又偏僻了。因此,石公桥集镇被水库淹没后,铁匠铺就成了石公桥大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20543kfghff4h4mj0h818.jpg

    但宜万铺不得不去。
    60年代初期,中武公社刚从宜万公社析出,商业、供销、粮食部门在附近还没有建设出能替代宜万铺的集市。因包产到户而钱包鼓起来的乡亲们,依然习惯去宜万铺买卖、休闲。宜万铺在宜万公社宜万大队宜万岭。从毛家湾出发北行,跨高垱口,爬何家坡,登官家岭,穿过当地最大的山坳九百户冲,沿着一条越300米长的山坡走上山岭,就到了繁荣的宜万铺南街了。
    这一路风光无限;青山绿水,良田美池,鸟语花香。
120541k9rnr4gz6pvdr98p.jpg

    岭上几十户人家,土砖黑瓦,门面大多是朝卸晚装的木梭板。东西一条大道,南北各一条要道错开百米与东西大道相接,形成南北两个丁字街。南街相当热闹,除了吃的南货、穿的匹头、用的日杂各门市部外,还有收购部和牲畜交易所。北街有两家小吃店。在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宜万铺是繁荣的,孩子们是羡慕的。周末去卖几条蜈蚣或者几斤半夏;春节前去买几串出行的鞭炮、几根送亮的蜡烛;端午节、中秋节去吃几个娃娃糕、几个月饼。平时也经常找理由去逛逛。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这段时间,农村的文化生活还是很活跃的,我们听过渔鼓、说鼓、丧鼓、三棒鼓和莲花闹,看过狮子、龙灯、竹马、蚌壳精、地花鼓,甚至大台戏。
    至于洋戏,第一次听说,兴奋得巴不得先睹为快。但小孩子的两条腿毕竟跑不过大人们,宜万岭的南街围得水泄不通,似人唱而非人声的歌声清脆地从人堆里飘出来: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革命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120546p0sueuvo0au5ef1a.jpg

120601wi87fgyifisxiaww.jpg

    随着人们的一阵骚动,洋戏里则响起铿锵铿锵的锣鼓声、脆崩脆崩的唢呐声、悠扬深沉的胡琴声,接下来一位大嗓尖声的女人拖腔挺板地唱起来,但连一个字都听不清。
    我终于从人缝里钻了进去,既恍然大悟,又拍案称奇!望着眼前发呆:一个四方盒子里悠转着一个圆盘,蓬头上的一根小针划在盘子上,向外挺立的那只喇叭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以后我才知道这叫留声机,当时最高档的最时髦的音响。
    随着我们公社的中武、亘山、斑竹集市的完善,我们最多只是宜万铺的过客。尽管30多年没走过那里,但我与宜万岭的同学友情和家族亲情却愈来愈浓。
    高中的时候,生长在宜万铺的谭徽林、李书萍成了我的同年级同学,徽林同学是校学生会主席,书萍是五排文娱委员。高中毕业他们两位同时招录为国家教师。帅哥徽林当过宜万乡中学校长,最后进了县二中领导班子。听说美女书萍同学转行到省农机公司,接着又下海自办企业,是一位极有成就的女性。两同学至少是新中国宜万岭的状元,是宜万岭的骄傲。
    5年前,我在整理家谱时,我又意外地发现,本毛氏家族有一支宗亲在宜万岭居住了10代近300年,教书、行医,从戎、经商、执政等等不乏其人。毛承海先生正团转业到常德湘运任党委书记多年,以后又调任益阳湘运直至退休。早几年,我见到这位族叔的时候,他老人家快80高龄了。我们相约几次同回老家宜万岭寻亲续谱,但在时间上总搞不到一起。
120548kayogpoe664p4ini.jpg

    在文章收笔的时候,“磉磴二爹”酒醉宜万岭的笑话故事,忽然又一次跃出脑际:
    “磉磴二爹”精明干练,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威望很高,方圆5里的家庭纠纷和社会矛盾,只要他到了场,一准矛盾迎刃而解。因爱一口小酒,他也乐此不疲地管这些闲事,但经常八两半斤地喝得云里雾中的。
    有一次,在宜万铺管闲事,效果极好,一高兴,“磉磴二爹”又喝的醉醺醺的,并坚持自己回家。行至跑马岭时,终于一个趔趄倒在路边草丛中,一阵哇哇大呕,然后酣酣大睡。他的老朋友、爱做恶作剧的马胡子刚好路过,顿生一计。急匆匆赶到磉磴二爹家里,对他儿子说:“伢子,快点快点!你爹在宜万铺买了一头大架子猪,让我通知你们赶快抬马笼去接回来!”
120545h1epaaes6ggce6w8.jpg

    他儿子信以为真,邀了叔叔,用一根车杠抬着两个马笼,立马向宜万岭奔去。途中看到现场,才知原委。父亲走不了,又背不动,索性装进马笼抬着回家去。
    阵阵凉风吹来,在马笼中晃晃悠悠的醉汉朦胧中觉得自己坐上了八抬大轿。路人看见或惊讶,或向他打招呼,他反而礼貌地说:“得罪了,没有下轿,包涵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9 12: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德版《社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9 13: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美图丶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9 13: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磉磴二爹”精明干练,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威望很高,方圆5里的家庭纠纷和社会矛盾,只要他到了场,一准矛盾迎刃而解。因爱一口小酒,他也乐此不疲地管这些闲事,但经常八两半斤地喝得云里雾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9 13: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9 15: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9 16: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9 16: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9 22: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毛会长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9 22: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毛会长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1 05:19 , Processed in 0.0380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