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养生观
孔子养生观的最高宗旨,是"养出"生命的最高精神境界,即"养性"。一个人如何养性呢?孔子提出5种比较具体的品性标准,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工作效率就高,慈惠就能够号召人。这正是孔子把养性视为养生之核心的理由。
其次,孔子强调"颐情",他认为一个人的情感不应总是处在愁绪密布的状态之中,因而颐情的养生原则,就是做到"不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能够调节人生情感,乐观生活的人,是值得赞赏的,而整天陷在愁海中的人是应当菲薄的。
再者,孔子更提倡"自制","食不语,寝不言。"对人生发展阶段而言,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
综上,孔子的养生观,值得大家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