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43|回复: 14

乐园无际:儿时雅趣之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7 22: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儿童乐园漫无边际,五彩缤纷,是城市儿童们望尘莫及的。
      从襁褓中刚站起来,我们晃晃悠悠,牙牙学语,游戏就开始了。能说会走了,在大人们的指导和大孩子们的带领下,天真烂漫的鼻涕宝,迎着太阳,踏着月光,在屋子内外,在亲朋家中,跳“房子”,赶“羊伢”,丢“草把”,以增体力,以益心智。      三四岁的时候,就能够跟着母亲和哥姐“翻花盘”了。用一根细绳将两端连接.双拢套在手指上,使之成为四根,另一人用双手将绳子从对方挑过来,套在自己手指上拉直,成为另一图案。对方又挑过去构成新的图案,如此反复,看谁挑出的图案多,谁就取胜。
      到了四五岁,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弄馒馒”。分别扮演妈妈、爸爸、姐姐、哥哥、亲友等角色,模仿大人们做饭炒菜的劳动和接人待客的礼仪。以玩具、瓦片、瓷片、小棍等当作炊餐具,以泥土、菜叶等当作饭菜,按分工合作即席表演挑水、烧火、煮饭、切菜、炒菜、上桌、请客、聚餐、收检等全过程的活动。让人忍俊不禁的还是环珍抱着小枕头表演哄小孩睡觉的情景。
      再稍大一点儿,上山砍柴扯猪草放牛了。小兵张嘎、潘东子似的小英雄,三五成群,在田头地边、山上水下,拉开阵势,开展“伙计棍”、“放牛歌”的比赛,不是赢我一把柴火,就是你赔一首歌。
      到了冬天,为暖身子,我们经常“挤油”。一群孩子靠墙壁站好,双方用肩往中间使劲挤,但不能用手推。比赛中一方中间的人被挤出来后,还可以快速跑到队尾再往前挤。以将对方挤倒或使对方失去抗力为胜。一个人单独玩耍,有刷得螺、滚铁环。手持铁丝柄套进铁环,驭其滚动,滚得越快越好,时间越长越好。
      夏天,男孩子的天下。赤膊光腚,在烈日下,劳动、玩耍,闹腾得浑身汗泥,脸上像卧泥水牛的屁股。几个不信邪的黑“乌龟”,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一阵风似的,“扑通!扑通!”地跳进小河中、山塘里,洗个干净,游个爽快。待父母们拿着竹刷条突然出现的时候,我们已穿好衣服了,有的甚至早就赤条条地逃之夭夭了。
     抓籽、打啵,跳绳、恰多多(即捉迷藏),都是一对一,正是雨天玩的好项目。用废旧书报纸,折叠成十公分见方的纸板,叫做“啵”,将其放在地上,以纸板摔打纸板,打翻归己就算赢。我和进哥、峰元两弟,不仅打得“啵啵”阵阵,汗流浃背,而且打出了新花样,将两人对赛,发展为4人淘汰赛。
      “丢卦”,是美食与娱乐的完美统一。      初夏季节,蓝天白云。晒垫里的豌豆(即蚕豆),淡绿饱满,惹你口水。傍晚,母亲和往年一样,用河砂爆炒即升。我们姐弟仨,将其一分为三,嘴里立刻“嘣嘣”作响,屋里飘溢着奇香。
      “丢卦吧!丢卦!”我嚷着。姐姐挑选一粒硕大饱满的豌豆,口中轻轻一磕,然后剥出两块完整的豆瓣,顺手丢在桌面。
      “嘿嘿!阳卦哩!我赢了!” 两块豆瓣伏着,我和弟弟乖乖地各送姐姐5颗蚕豆。
      轮到我了,朝两块豆瓣吹一口仙气,注视空中片刻,然后诡秘一笑,轻轻地丢了下去。
      “糟糕!阴卦!”我两眼盯着卦豆,极不情愿地将5粒蚕豆扔给姐姐。
      轮到弟弟,两块豆瓣一仰一伏,当然不赔不赚。
      连续玩下来,输赢相差不多。我,嘴馋牙快,不到两个小时,自己的那份蚕豆所剩无几。再轮到我时,将两粒卦豆,迅速丢进嘴中,边嚼边都囔: “不搞了!收场了!”
      姐姐白眼,弟弟无奈。      
       这些游戏健身益智,调动着所有人的责任感,激发着所有人团结进取的精神,是少儿成长时期必须的活动。其间有说有笑,有喊有叫,有逗有让,有争有斗,气氛融洽而热烈。随着游戏的肢体动作,肌肉、关节、骨骼、经络都得到了锻炼。各类游戏要求人的思想高度集中,及时完成相关动作,大脑兴奋,转移思维,对于调节高级神经活动,化解心理压力十分有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7 23: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丶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8 05: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会长儿时的回忆文章,把我们带回了童真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8 08: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会长很多儿时的回忆文章,都把我们带回了童真时代!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8 08: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会长很多儿时的回忆文章,都把我们带回了童真时代!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8 09: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儿童乐园漫无边际,五彩缤纷,是城市儿童们望尘莫及的。”
   与您商榷。我认为这句话是不严谨的。我们都生活在农村,对城市里的儿童生活不了解,在那个年代,城市孩子也有他们的生存和娱乐方式,不能说我们农村的老土方式就是“是城市儿童们望尘莫及的。”鄙人的见解不知对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8 11: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8 12: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8 12: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15: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剑 发表于 2018-10-8 09:1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儿童乐园漫无边际,五彩缤纷,是城市儿童们望尘莫及的。”
   与您商 ...

那时,城里孩子比农村孩子生活优越,包括玩乐。但就广袤农村、自然环境来看,这是城里孩子很难享受到。这也可以说作者有点的阿Q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1 04:27 , Processed in 0.0357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