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315|回复: 39

发现《应征入伍通知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 09: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18-11-2 09:17 编辑

     发现《应征公民入伍通知书》

   084944molvmj200r2pj32y.jpg
金廷辉同学收藏的他的《应征公民入伍通知书》
      2018年11月1日,金廷辉在高十五班同学群里发了一张应征入伍通知书,这是1968年3月7日发给金廷辉的。时间过去快50年了,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1968年度的征兵工作,春节前就开始了,分公社征集。我没想当兵,也就不关心。我知道我们村里(大队) 录取的有刘雨初,薛德荣二人,都是我小学的同学。春节后,到了开学时间,我照常到学校里。当时安乡正筹备成立县革委会,我还参加了筹备工作会议,记得是在城关镇的会议室开会,会上就王立强能否结合争论了好长时间。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期间工程兵部队的边万中等人居然要在一中补接一个学生班。当时红革会是被公认的革命造反派组织,决定就在红革会征召。尽管我不情愿,我是头,也不能不报名啊。但我有侥幸心理,我初中考高中,本来是推荐我报考地质学校的,就因为“轻度平足”没去,想当然当兵身体条件要求更高,肯定不会要我。我和袁中光、金廷辉都报名了,结果我和金廷辉身体都合格,得到应征入伍通知书。但金廷辉因母亲拉后腿(具体情况不清楚),取消资格了。这是金廷辉一辈子的遗憾,也说不定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损失,少了一名将军。金廷辉有心,征兵办发给他的通知书竟保存了50年!


1968年4月宝鸡,新兵训练.jpg
新兵训练在陕西宝鸡。
接兵领导把从一中接的新兵编成一个班:从左至右,前排陈胜利、周德峰(初中)、李寿全(高13班);后排卢金友、彭国权(高14班)、蹇再云(高16班)、应国斌(高15班)、高炎林(高16班);中排右一刘桂海(高16班)。其中只有卢金友和陈胜利不是安乡一中的生。中排左一至四是接兵的首长,中间为副教导员边万中。

    我感到高兴,那年《应征公民入伍通知书》的底本都是一样的,只是分别填写不同的人的名字,所以它能弥补我的通知书没保存下来遗憾,这要感谢金廷辉。同时,有了这份通知书,我应征入伍的计提时间清楚了:应征青年集合、换军装是3月10日,开拔是3月11日,也可能是12日。至于通知书的行文和内容,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值得品味。下面,我把通知书的全文抄写在下面,供玩赏:
         
                               最高指示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公社(镇)
                          应征公民入伍通知书
金廷辉同志:
    你以实际行动,为保卫伟大领袖毛主席,保卫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保卫国防而踊跃应征,这是很光荣的。现经县征兵领导小组审查,认为你符合服现役的条件,望你入伍以后,要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请于三月十日,前来县城关集中,准备入伍。
                      湖南省安乡县征兵办公室
                           1968年3月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 1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美图丶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 10: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 10: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出有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 10: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佳作!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 10: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友缘 发表于 2018-11-2 10:17
学习佳作!为你点赞!

学习佳作!为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0: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廷辉的留言:永志,1968年3月份我和你在城关镇报名考兵,双双录取。50年来我不知还有县征办发给我的有法律効力的入伍通知书。当年每次征兵部队来人家访都是父亲接待,接兵的连长知我能写,会画,会玩乐器,又是高中生。十分滿意。遗憾地是最后一次家访是城关镇武装部长周莲才,那个可恶的家伙。他可能收了人家的人情或重大关糸,看我母亲哭得利害,我是家中长子,从来未离开父母身边,有些不舍,这是每个做父母的同样的心情。记得你当时告诉我,你接通知后,你母亲也天天哭,这个周莲才讲一口北方话,对我母亲说,你家人口多,家中困难,你又不舍,那就不去了,一句话轻而易举把我开了。我母亲也听不懂。这是明显地违反"兵役法"的行为。我家无权又无钱,由他们处置。所以我在《安乡老三届》150A期,八月一日发表的《我与军人失之交臂》即此事的回忆。这入伍证是昨天(11月1日)无意中翻到的,我几乎没看到过,可能是我老父所藏。感到惊讶和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0: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光临,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 10: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说不定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损失,少了一名将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 10: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1968年应该征了两次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9 08:15 , Processed in 0.04109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