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10|回复: 15

《李如圭传略》(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2 21: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如圭传略》(四)

                          作者 李德若


曾祖、祖父终身事教
李如圭之曾祖李敬止出任澧州国子学府教授不久,与澧城名门闺秀朱氏结为秦晋,于洪武二十四(1391)年(辛末)所生一子,取名李通。从白塘堰迁入州城南门内所堂街建第居住。敬止承教主讲时正处于明初,朱元璋看到元末科举废驰,学校书院荒颓,有识人才溃乏,便采取一系列比唐宋更完备的开科取士制度,促进了学年生员奋发努力,求学入仕,彰显功名之盛世。为发扬祖上三代从官从教的优良传统,为报效朝廷,培养合格人才,为自己规定了几条执教讲学之要:一是“以诚教学”,敬止之为、心之诚、志之远、学之博是学府师中仅有的。诚者,忠心务实也。为人师表,必须对学子满腔热情,知人善待,谆谆引导,孜孜不倦。不以师自居而以友相待。讲学结合实际,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文史典故的讲解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活泼的场面。来开导学子思维,启发智力,记之以文,悟之以用,融汇贯通,心领神会。这样讲学不仅得到众学子的喜欢,而更使学子增强读书兴趣,更加刻苦勤奋,博学求精,文彩出众。一时间,澧州学府闻名遐尔。二是“以德育人”,敬止之理、道之正、性之养、品之端是学府讲学的重点课题。用书中典故,结合澧州先贤业绩讲学来培养学子的德性。德者,正道仁义也。如楚相申鸣是先忠贞报国,后舍身尽孝,为官正道也,晋之车武子,囊螢照读,识贫不厌,为学子之表。宋范文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私奉献,为天下公德也。教学育人应先养心做人,教不严,师之堕;玉不琢,不成器。尽园丁之责,修花木之妍。一时间,澧州学府学风优良,品德端庄,社会反响好。三是“启智铸贤”,敬止之旨、业之显、策之灵、贤之众是学府办教之目标。学问之道,在于启发学子智力,通今博古在于发掘士子灵犀,学习致用在于迸发君子担当。砥励耕耘在于奋发师生向上。一时间,澧州学府新秀脱颖,科甲联蝉,名声大振。此讲学之要,则伴教终身。故后,归祖茔彭山下凤形山。
李如圭祖父李通学年正值“靖难之役”之时,洪武三十一(1398)年,明太祖去世,长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建文帝执政后深感“诸王尊属拥重兵”的威胁,接受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进行“削藩”。在一年内先后削去势力较小的五个藩王称号,当削到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时,皇族内部发生了一场夺皇位的战争,智勇有大略被封为燕王的朱棣长期镇守北京一带,在元末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于建文元(1399)年,以诛齐泰,黄子澄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号称“靖难军”。初战得胜,出河北、下山东,累败建文军,但入山东后受到盛庸,铁弦等部顽强狙击,展开了长达二、三年之久的拉锯战,直到建文四(1402)年“靖难军”由皖北进苏北,达杨州,攻陷南京。建文帝出走,下落不明,朱棣即皇帝位,改元“永乐”,为明成祖。在这段时间里,“靖难之役”必然波及府、州、县国学学府,课时停而时复不止,开科次量变幻异常,学子心悸斐然。李通,字彦明。自小虽聪颖敏捷,诚心致学,但初蒙年误。“靖难”横飞,还是自学刻苦,博学下问,契而不舍,逆境求成,坚持自信,恪守初衷,终于在永乐十八(1420)年乡试中举,并赐登云第,在城南门内本宅扩建。尔后,授四川保宁府训导。训导学官名,明朝为府、州、县置训导,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明保宁府管剑州、巴州 2 州,辖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通江、梓潼、南江 8 县。地入深山峡谷,“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域。为训导各州、县学校、书院生员,在漫长的五年中,通公乐于苦行,跋山涉水,不惧山高路远,绝壁剑阁,走遍州、县学校书院。勤于尽责,为使生员启智开慧,爱国专业,自秉烛夜读,引经据典,举本地内之古今英杰,列生员中之德才优秀,备长篇之课训,述满坐以开导,领生员奋发向上。忠于博爱,性爽而诚肯,待士子如兄弟姐妹;智能而笃学,和生员力耕于砚田。由于致力服务,受到上峰表彰和提携,于明洪熙元(1425)年,改任成都教谕。教谕者,学官名。宋、元、明沿袭为府、州、县设教谕,以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成都府领 6 州、20 县,蜀王府地,四川布政使司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古城。直隶府署教谕,身感责任重大,关乎文化传承,人才芸生,朝政兴衰之任,自省不能怠慢,应倾肺腑之力,尽骨肢之瘁,为学子学而有成,为朝廷多培养输送有用人才。当今国朝宣宗帝勤政下问,吏治严肃,天下归心,升平盛世,更须广集贤才,治国繁荣。成都乃天府之国,地灵人杰之府。必须使学子心胸宽广,学识渊博,志向高远,仕途闻达,自积训导实践之经验,为夯教谕之基础,经年拟定学规课约八条,以规范生员人生之追求,寒窗之苦读。
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学自汉代以来为之国学,四书五经是历朝学府、学子的必修课本,孔子受历代王朝加封:汉平帝谥褒成宣尼公,隋文帝谥先师尼父,唐玄宗谥文宣王,宋真宗谥玄圣文宣王,元武宗谥大成至圣文宣王,洪武明太祖再谥大成至圣文宣王。各州、县应普建文庙,才俊学子更应祭孔圣,拜孔师,习孔学尊师重教为之一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爱国忧民,敬业忠君,乃为学者之首。明志知耻,思是辩非,生我者父母,养我者故土,训我者师长,安我者国家,于学于成,知恩图报,不忘乡土,报效祖国。乃冶人格之贞,骨格之坚,为二也。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以德治学,以德育人,正道也。致学兼养德,求知以修性,德则善生,善者先人后己,缺德则善亡。好逸恶劳,好奢生邪。修身养德乃树天地之正气,除人世之邪恶。为之三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者,心也。学诚于心,心诚乃百事通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在于心,为学者在于用心,用心则自立、自强。为之四也富贵不能奢,贫穷不能贱。奢者虚荣也。玩物多丧志,纨绔少伟人。囊螢映雪照读不厌贫,贤才多出于卑贱。扶助贫困生员入学,多做好事,善事,少于投机取巧为之五也。董仲舒目不窥园,管幼安坐而割席。静者,安也,安者热于心,静则入学,过目不忘,悬梁鎚股焚膏继晷,守校规课纪,行苦读苦吟,便一鸣惊人为之六也。忿忿必惩,欲欲必窒。克己明理,以仁取义,严律责己,宽以待人,包容理解别人,委屈烦恼留给自己,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欲作好人,须寻好友,士为知己者死,情倾难者为,义也为七之。不学无术,学则践行,学以致用,融汇贯通,真知于社会,学问在百业,低调做人,高端敢攀,有的放矢,学用结合,不为字奴,应是才俊为之八也。此八者为师生共勉,守之可敦品励行,至雅尚儒,家者和谐,国之安泰也。
李通官保宁训导至成都教谕任上,勤于理教 ,兢兢业业,办私塾、立学校、创书院、纳生员、掀学热、串乡走县、依府说州,终使学业生气昂然。思于育人,勤勤恳恳,定规约,制教案,督践行,集思广益,应时施教,终使生员奋发苦读,学绩显然。严于责己,老老实实,拒束修,守清廉,正规纪,食俸禄而尽责,去欲望而自洁,使学子敬仰,同事尊重,上峰信任,九年考满,生员倍增,科甲标升,学优行洁,德厚才望。例官内外,牒内齿数年四十岁以下,被朝廷吏部择优晋为台省(明袭唐朝以来中央设尚书省中台,门下省东台,中书省西台三省及御史台,称台省)铨曹(主管朝廷选择配备官员的长官)之职,不就,以推年龄已过,纵得美官,自感终身愧疚,即赴部陈告不就。吏部尚书叹曰:真古人也。遂以常格,调庆都上高教谕。先在上高任上一年多,上高县,属江西行省瑞州府管辖,是宁王宸濠封地,后调庆都仍为教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2 21: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2 21: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21: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2 21: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2 21: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发扬祖上三代从官从教的优良传统,为报效朝廷,培养合格人才,为自己规定了几条执教讲学之要:一是“以诚教学”,敬止之为、心之诚、志之远、学之博是学府师中仅有的。诚者,忠心务实也。为人师表,必须对学子满腔热情,知人善待,谆谆引导,孜孜不倦。不以师自居而以友相待。讲学结合实际,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文史典故的讲解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活泼的场面。来开导学子思维,启发智力,记之以文,悟之以用,融汇贯通,心领神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2 22: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图!绐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2 22: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图!绐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2 22: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2 22: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给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10 11:03 , Processed in 0.0370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