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49|回复: 52

神奇的澧阳平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5 20: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迹丰富,发现史前遗址400余处。其遗址分布之密集,文化演变之连续,遗存形态之多样,在湖南乃至全国极为罕见,尤以城头山、彭头山、八十垱遗址为代表的几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为引人注目。澧阳平原被确认为世界水稻最早起源地。
1.jpg


01地理区域
    地理坐标:北纬29°50′—30°05′,东经111°27′—111°55′。地理位置:湖南省洞庭湖西北岸的澧水中下游地区,地处武陵山脉的东北边缘,西、南、北三面环山,南临澧水,东向洞庭湖敞开。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面积约700多平方公里。
地貌特征:
    澧阳平原拥有从山区、丘陵到平原的完整地貌。背靠大山,面朝大泽的冲积和沉积平原,湖沼发育、河流众多。澧阳平原背倚崇山峻岭的武陵山脉,东南面紧挨烟波浩渺的洞庭巨浸,北面面对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有虎渡河相通。澧水除本身之外还有八条支流,合称“九澧”,正是襟江带湖,典型的水乡泽国。因受地质运动与风、水动力的多方面影响,洪水季节九澧与长江的泥沙淤积,使之成为冲积和沉积平原。晚更新世后期为洞庭凹陷盆地内浅水湖泊与河流交替的沉积环境。
行政区域:
    涉及当今澧县大部分和临澧县一部分,也包括津市市、安乡县和石门县的少部分地区。
2.jpg


02史前文明
    澧阳平原史前文明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不仅震惊了中国,而且震惊了世界。
从五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与北京山顶洞文化南北呼应的津市市虎爪山文化开始,接二连三的还有鸡公垱文化、乌鸦山文化、十里岗文化,继之而来的13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又有宋家岗、华垱以及10000-7800年前的彭头山与八十垱文化,人类从此开始了稳定的定居生活。彭头山文化的影响不仅扩展到了整个洞庭湖区,甚至在江汉平原、鄂西、汉北等地域,都深深奠定了早期长江中下游史前文明的基础。接着是石门皂市下层文化和安乡汤家岗文化。汤家岗文化以其印纹白陶及相关的陶豆、盘、碗、罐、釜、石斧等标志性器物,随着稻米民族的扩散辐射,传播到了长江下游的江浙、陕西汉中、岭南的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甚至今天遍及印度、太平洋的南岛语族的最终源头,都极有可能要追溯到澧阳平原来。汤家岗文化之后的6300年前,又迎来了城头山大溪文化的辉煌,先民们建起了最早的古城,大大加速了中国文明的史前进程。而约1000年后,在城头山东面十多公里处又出现了一座更先进的鸡叫城。鸡叫城繁荣时期,农业已高度发达,而且商贾云聚,成为了湖南的文化经济中心。
    这些史前文化遗迹如此密集、齐全,其文化演变发展的环节链条如此完整,形态种类如此多样,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充分说明中华文明是南北辉映、共同发展的,甚至以澧阳平原为中心的长江流域的前期发展还快于黄河流域。因为南方先民在澧阳平原首先完成了从狩猎、采集向农耕文明的转变,进而又由农耕文明向聚落式的都市文明的二次转变,这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性跨越,其意义极其重大,并把中国的文明史从5000年提前到了10000年。然而,在鸡叫城的繁荣之后,距今4000年左右,澧阳平原的史前文明进程却突然沉寂了,在距今3800年左右,澧阳平原的史前社会终结。
3.jpg
城头山遗址航拍图
4.jpg
鸡叫城遗址全景
5.jpg
八十垱遗址
03水稻考古
    1988年,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大量掺杂在陶片里的稻壳,距今约九千年,将世界稻作历史推前了二千多年。1993年,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一万四千至一万八千年。1996年,在中国最早的古城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稻田,距今约6500年。2006年,在距今约四千多年的澧县鸡叫城遗址,发现了大量炭化谷糠和完整的灌溉系统。
    20096月,历时五年的“中国稻作起源考古学研究”--湖南道县玉蟾岩中美联合考古进入尾声,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终身教授奥佛等国际权威考古专家表示,以澧阳平原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水稻的起源与传播中心之一。
20144月,在由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主持的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宋家岗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中,出土了距今约9000年前的100多粒彭头山文化早期的炭化稻米。考古专家认为,该遗址的炭化米属于彭头山文化早期,距今约9000年前,这是首次发现彭头山文化早期的炭化实物,也是目前澧阳平原发现最早的水稻遗存。
6.jpg
04神话传说
    研究湖湘文化的知名学者巫瑞书教授所著的《荆湘民间文学与楚文化》第一章,对以湖南为主的楚湘洪水神话流播的广泛及类型的繁茂,就有系统的论述。他的另一部著作《孟姜女传说与湖湘文化》中的代序《湖湘民间文学及其社会影响》一文中,就有“洪水神话,或称‘兄妹配偶型的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故事’(简称‘洪水造人故事’)”的章节,其中就论及到“……洪水神话中的傩公傩母(或罗公罗娘)式,湘北、湘西、鄂西、川东南一带土家族、汉族地区流行甚广;东山老人与南北小妹(或女娲娘娘与香山老祖)式的洪水神话,湘中、湘东丘陵及湘北平原地区亦屡见不鲜。……湘澧之地及其边缘地区人和雷公式的洪水神话,有名的作品如《洪水故事》、《伏羲女娲结婚》……等,湘澧地区蕴藏最深、最具代表性的神话则是盘古(盘瓠)神话,洪水神话(女娲、伏羲)。它们与湘东的炎帝(神农)神话,湘南的祝融神话、舜帝神话,相互辉映,脍炙人口,共同组成了肇自氏族社会以来的三湘大地古老奇胲而又丰富瑰丽的神话彩卷(既是湖湘文化,又是炎黄文化‘遂古之初’的一部分)。”
7.jpg

8.jpg
稿源/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该文字来源于微信公众账号“以澧为荣”
编辑“唐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5 21: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澧州平原,人杰地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07: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澧阳平原 ,神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08: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迹丰富,发现史前遗址400余处。其遗址分布之密集,文化演变之连续,遗存形态之多样,在湖南乃至全国极为罕见,尤以城头山、彭头山、八十垱遗址为代表的几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为引人注目。澧阳平原被确认为世界水稻最早起源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2: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5-8-5 21:26
澧州平原,人杰地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2: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15-8-5 22:37
最出名的还是彭头山遗址,水稻的种植。

是城头山   快开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2: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兴州 发表于 2015-8-6 07:03
澧阳平原 ,神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2: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鹰a 发表于 2015-8-6 08:46
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迹丰富,发现史前遗址400余处。其遗址分布之密集,文化演变之连续,遗存形态之多样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12: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16: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俺的家乡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6:15 , Processed in 0.04548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