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浮山松 于 2018-11-14 18:28 编辑
关心下一代 三方强师资 ——临澧县关工委、老干网宣、职中联手开展“关心下一代”师资培训 图文/浮山松 文化自信育后昆,三方携手强师资。11月13日,临澧县关工委、县老干网宣、县职中三方联手在县职业中学举办“关心下一代”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班,开展“关心下一代”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学习。中共临澧党校原校长、现县委讲师团成员、县关工委副主任、县老干网宣负责人杨书舫——杨老,以《文化自信的一个关键课题——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为题,为培训班进行专题授课。 关心下一代,就是要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近年来,临澧县关工委为了有效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根据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积极与县妇女联合会、县老干部网络宣传协会等多家部门和单位紧密配合,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或活动,产生了十分重大的积极影响。一如开展“百日阅读进万家”活动。临澧已经组织了两届,每年都有上千家上万人参加,酿造了浓郁的“书香临澧”氛围。二如开展“道德讲堂进课堂”活动。先后组织本地的道德模范组成宣讲团,到各个学校巡回宣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送出了营养丰富的“心灵鸡汤”。三如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每年都组织一批法律专家为青少年上普法教育课。四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活动。通过讲林伯渠、丁玲故事,讲青山故事,“学习先烈,发扬传统”。特别是今年4 月,临澧承办了常德市“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充分展示了临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风彩,在全市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关心下一代,就是要全面践行党的十九精神,帮助青少年在心灵中牢固树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四个自信”思想理念。要做到这一点,虽然核心在青少年,但重点在学校,关键在老师。文化兴国,首先是文化兴教。要想青少年树立起“四个自信”,必须是学校老师先树立起“四个自信”,用老师的“四个自信”,去教育、影响、引导学生,从而助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此,县关工委与老干网宣等几家单位商榷,决定与教育部门携手,在学生中开展“四个自信”的学习教育活动,并在全县老师队伍中举办“四个自信”师资培训班。此次举办的这次师资培训班,只是全县开展“文化自信”培训学习的一个序幕。 
在授课中,杨老就如何树立文化自信,从历史到现实,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全面深刻地阐述,就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剖析,对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小见大,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客观、精准的总结概括。重点强调: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明确“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深刻的文化、现实需求的文化”的三个观点。历史悠久的文化在于:中华文明五千年,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的,独一无二的,没有中断的历史文化,从甲骨文到唐诗宋词等可见一斑;内涵深刻的文化在于: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有礼仪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等;现实需求的文化在于:我国是世界上无可非议的大国,但不是强国,因为中华现代文化还不够强,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正在消退,正被西方腐朽文化所侵蚀。 其次要纠正中华传统文化是“唯心的东西、消积的东西、过时的东西”三个错误看法。为此,杨老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去伪存真,去污洗尘的阐述。如知足常乐,很多人都片面误认为是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是消极的东西;其实知足常乐的本意是,知是指知识,知足是足够的知识,有了足够的知识,就能很好地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能很容易取得成功的乐趣。 再次是要澄清三个关系:一是要澄清马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即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不能相互否定;二是要澄清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关系,宗教离不开传统文化,宗教有谁心的外壳,更又有唯物的内核;三是要澄清宗教与迷信的关系,二者初看相似,实际貌合神离,宗教将传统文化做为内核,迷信却只迷信上帝。 最后,杨老正本清源的指出,只有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坚持文化自信。要坚持文化自信,就要奉行“坚信马列,善待宗教,反对迷信”三句话。杨老在解释善待宗教时,现身说法的举了一个事例,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他说,自己以前到寺庙中去参观,从不烧香叩头,认为这是搞迷信。通过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现在去寺庙中参观,也开始了烧香叩头。因为我不是要搞迷信,而是要尊重历史,尊重宗教,尊重中华的传统文化。 杨老精彩的授课,让所有培训者如沐春风,感受深刻,受益非浅,大家认真听讲,细心笔记,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获得了全体培训老师的一致好评。全校150多名老师都参加了此次学习培训。校长文勇军等校领导都参加了此次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