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45|回复: 18

《李如圭传略》(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5 18: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如圭传略》(六)

                          作者 李德若


父亲从教践行
李通第七子李纯,字秉文(如圭父)其学年正值英宗复位,治政安民,天下平衡而崩。宪宗初位恤于谦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辂,举贤士而治乾坤,奖励耕战,时际休明,朝多耆彦,帝能笃于任人,谨于天戒,蠲赋省刑,恢恢有人君之度,闾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于斯复见之时。纯公虽家中姊妹较多,父亲长年在外,俸禄菲薄,但母亲仁慈干练,治、爱有方,稳操家计,兄弟姐妹们粗茶淡饭,陋室荆衣,上学习文,婚嫁谋业能安排得井井有条,至理至善,使家旺人齐,出息有为。老七李纯自幼承继家风,不仅嗜学忘寝,博古废食,目不窥园,手不失卷,还时而为母操持家务,出外买卖,辅助弟妹,濡染家教,刻苦事读,稽古力学,年方渐长,县试儒童,州试秀才(庠生兼优)于家境无力乡试。见早负才名,被州教谕择选为溪东书院为教(即白沙洲书院)。事教不久与寒门闺秀申氏结为夫妻,婚后,夫贤妻孝,夫笃学育人,妻继家练织,幸福美满。年许喜添一子,取名如璋;光阴瞬逝,妻又上怀,生第二子,取名如圭,后又喜添三子如璧、女儿如玉等一家六口。愈勤愈俭,妻在家抚儿织娟,夫于教专业,沿袭祖教风格,书院业绩大振,授为领教。更心于诚,动神竭力,学子出类拔粹,书院名传远外。于成化二十
二(1486)年,入乡试遴选岁贡,授四川忠州训导之职,夫行妇送,长亭话别妻儿,入川历峡就任。
忠州属重庆府管辖,领丰都、垫江、临江 3 县。乃北枕巴山商洛丛峻风光,南控鬼城武陵源世间森林植物园,西引四川蜀水天上来,东去长江三峡奇峰绝壁深谷险滩,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武汉至重庆黄金水道中心,物资购销出入的集散码头,也是古今兵家战略必争要塞,更是历史悠久,出产富饶的文明古城。域内有居长江下流北岸孤峰兀起,巉石凌空,四周如削,形若玉印的玉印山,山下溪流环绕,山上苍松翠竹,山顶一平坦约 1200 平方米的石坝,建有古庙为天子殿(现为宝石寨)。


滚滚长江,碧空帆影,无限景色,一览无余。其次是临江县城东门外有汉巴王庙二阙对峙,名“丁房双阙”,为东汉所建,高二丈,层观,飞檐袤裹,四方皆名刻人物,车马鸟兽,致极巧妙,彰表丁房其人。再次是丰都县长江南岸矗立入云的丰都城。山上有大雄殿,十阎罗天子殿,灵宵殿、二仙楼、奈何桥、望乡台、报恩殿、五云洞、十八层地狱等。乃“七十二福地之一”,素有鬼国都城闻名,阴曹地府之称,驾鹤西去,入冥国必由之路。域内外优秀文化,名胜古迹,传奇故事举不胜举也。

李纯赴忠州任正当明成化帝后期,宠贵妃,用奸人,不问朝政。宦官汪直专政,以致当时的人:“只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子”。“厂卫”(即锦衣卫和东厂)是由皇帝信任的宦官(太监)统领,保卫皇帝并从事侦缉活动的军事机构。汪直在“东厂”之外又建立了“西厂”,所领缇骑倍于东厂,专门在南、北二京侦察异己,对当时正直、敢言、反汪的官员和社会秘密结社者严厉镇压,冤死无数。官吏明哲保身,宦党为非做歹,土地兼并严重,朝政不振,天灾地震年连不断,苍生苦难当头之时。旅途中连想祖宗几代立教、重教、爱教之家传,身为一州之训导,“忧”与“爱”不时浮现在自己眼前,忧:有“爱君忧世老弥深”的苏辙,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有“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文天祥。爱:从大的讲,有“仁者,爱人”的情怀,从小的说,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牵肠挂肚。便默默立誓:“忧国爱教吾辈事”。在他看来,忧与爱是彼此相融的一种情感,它像纠缠人生心结的理智,骨气之花,忧国与爱教相杂的这种情感应是士子必须具备人格志向,也是古也有之且深受推崇的。当下疆域巩固,天下统一太平,经济与生产力大发展是主导潮流,但辅政大吏,相关衙门,在这种“东窗事发”后暧昧不明,上下沉默冷漠且深感忧虑,最大的悲衰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过度的沉默冷漠。他坚信这只不过是飘浮在天空中的一朵乌云,将会被充满爱国热情的天下士子燃烧火熖骤起的团旋狂风一扫,天光红日。士子光明,朝廷就不黑暗,士子不沉默,天下就不冷漠,士子满怀忧与爱,世界就热血沸腾,下决心以祖辈于教的方法,纪规,风格濡染生员,广播忠州大地,绽放鲜艳之花。
上任伊始,给人第一印象;头裹麻布蓝色方巾,身着陈旧灰色家纺粗布长衫,腰系一条浅色麻织线带,脚登一双半旧青色布鞋,背负一架竹筐行装书籍。当教正以盛宴接待他入席,他已下船时,上码头小馆便饭饱肚,谦恭让所迎诸位就餐。大家不觉一愣,这样一位堂堂训导,穿着如此朴素,生活如此简从……一股钦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忠州乍到,他是一位简朴的牧师。给人第二印象,他在某书院训课时,忽然有一位农夫破门递札于他,打开一看,是某一穷生员家母重病卧床,让其回家照料,当即时课让生员自习,叫出该生员,见到穿着褴褛,面容瘦黄,便亲切地问长问短,并热切宽慰,令书院给假告归医其母,倾其身上所有银元与之。不几天,生员回来感激涕泪,他微笑着说:吾母亦如我姊,这是应该的,没什么,母亲病好了,你能安心事读,我就高兴了,在场生员惊威如此亲切,一种敬爱感觉,不止生员可知,忠州百姓也便知道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师长。给人第三印象:他上垫江县某书院训导时,发现书院房屋破旧,墙壁腐乱,雨漏风冷,地低潮湿等是一所危房书院。十分关切,便与县教正谋划,垫江县虽穷,但不能穷生员。主动游说县令,从县资中挤一部分钱,并动员当地善人富户帮撑一点,并亲自与书院一同募集翻修,经过多方努力,不几月,一座崭新的书院落成。学子和当地百姓一片崇敬之心,十分感慨,异口同声赞曰,李训导是一位尽责的师官。
纯公任上,串县走院,一晃两年过去了,整个忠州地区学府、书院、学政、先生、生员等情况了如指掌。勤政训导,其隶属关系密切。先生、生员聆听课训,深受教益,思维倍受启发,见视广增开朗,人才渐增长劲,年州试、乡试数、质率年年俱增,与各书院、学府、生员、家长和地方绅士之间感情渐增融洽深厚。先是生员及家长送一些节日果品,鸡蛋一类的束修于他,在再三推却无法推回去时,只好把这些礼品原封不动的转送给书院伙房和贫困生员食用。事后,同事及下属相好的朋友都说:当下风行什么:不吃白不吃,不要白不要的“时尚风”。自成化帝沉迷深宫,汪直专权,宦党、西厂血口喷人,监察御史不敢开口进谏,正义无法舒张,朝政上下贪污,贿赂,腐败奢靡之风盛行,无官不贪,无处不吃喝,楼堂馆所,无不公吃、公喝、公赌、公嫖、公轿、公马……人不告、官不理、吏治软弱无力……您一个人能坚持得了吗?你正义,别人从小的说:你傻,你不识世务,不随势;从大的讲,你捁乱他的得获,会打击你,排挤你……开始不以为然,后来有一个丰都豪绅地主因他儿子是生员,让他取州庠时,方便通融一下,出手大方,送来上百锭银元,丢在住所便走,拦也无法拦住;还有不署名悄悄送来银元和贵重奢侈品。为拒腐蚀、永不沾,他知道名下的便原物送回,不知名下的便完物送给学政维修书院与学府。并在自住处门上公开写上“送物、送礼品、贿赂者一律告官”字牌,张掛显目,此后送束修的人少了,与他来往的人少了……,他在一次课训上说:我看懂了,你,时尚风!也许鄙人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但我却想凭着自己的理解给你“时尚风”下个形象的注脚:你利用人的职业,权势、罩着一层温情的面纱,以无边的魅力,无情的腐蚀人的意志,扭曲人的道德,肮脏人的灵魂,摧毁人的精神支柱,侮辱儒学国本,将人坠入欲望陷阱,你本性固定了病入膏肓的毒辣,疯狂的追逐脆弱者的心,使意志懦弱者投降,顺从跟着你时尚,滑向可怕的深渊。告诉你,时尚风!你的命运注定要失败,正义总是战胜邪恶,清廉总是战胜腐败,成化帝前期不是给于谦平反正名了吗?他坚守“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不是“留得清白在人间”!宋朝包青天有“廉者民之表,贪者民之贼”你不是被铡刀铡过一会了吗?纯公的注脚在后来弘治帝继位之后得到了见证,罢黜大小老虎苍蝇数以万计,或杀或永世监禁,或削职为民,或流放边陲永不回还。并给予纯公“束修息却,忠士德之”匾牌予以褒奖。
弘治十(1497)年丁巳十一月,气候反常,四川巴中、达州、垫江等地普降暴雨,历史罕见、渠江、大洪河等江河堵涨,洪水横溢,汛如猛兽,汹涌澎湃,竞使垫江县地区成为大洪河堰塞湖,茫茫泽国。田园农庄湮没,灾民数以万计,或山边、或河岸、衰鸿遍野。时至冬月,北风怒号,民失归所,饥寒交迫……纯公正训导该县书院学府,见此情此景,十分紧急。便一马当先,深入全州各县、里学府书院,广泛动员,自己带头捐献倾其所有未带回家的几十两银元。在他的影响下,大山区和少小灾区生员、教职员工踊跃捐献,全州学府、书院及富户,合计捐资银元达数万计及衣被、食粮等。逐日送至垫江县县令,并组织由他带领的教师、生员志愿救灾队争分抢秒的救助灾民。加之全县和朝廷赈之,饥寒得以缓解。但他仍然带领志愿队伍深入灾区,帮助恢复家园,防疫治病,安置老弱病残……,他背负着爱,仁义道德的国学训导,国学训导是他称量世界的天秤,沉重而又警醒。面迎严酷的寒风,口含最苦的蛇胆,脚踏崎岖布满荆棘的山乡小道,担着挣扎在死亡线上可拖回来的救命食粮,他被荆棘刺伤,被虫害噬虐,甚至被旁观者嘲讽,……他一次次血肉模糊,不省人事的跌倒,又一次次挣扎起来踽踽前进,十万火急,救助大饥灾民之命……灾后州府为他请旌表彰,定语批回:“曲线赈济赤子”。

纯公一直坚守在忠州儒学训导岗位上,兢兢业业,一如既往,操守秉性政绩,有口皆碑,于弘治十五(1502)年致仕告归。他一生与夫人申氏先后在“登云第”、“三世都宪”居,育子有三,长子:如璋、字国器,自小性敏智慧,好学上进,中弘治壬子(1492)年试举人,赐“纯武青云第”。授简县知县,后调河南遂平县令,所至子惠肃清,以疾致仕,住“纯武青云第”。祀乡贤,著有《纯武堂集》。次子:如圭,字国
宝,号涔涯,有神童之称,19 岁登弘治己未(1499)年伦文叙榜进士,历任工,户两部尚书。三子:如璧,字国珍,例举,仕未归。养子:琼三,垫江大洪灾救出的孤儿。纯公告归后不几年,于正德二(1507)年卒。正德六(1511)年敇令诰封夫妇,其文曰:“……尔故四川忠州儒学训导致仕李纯,乃雲南道监察御史如圭之父。早负才名,素敦行检,郡养领教,贤劳既著于成才,台宪驰声,义范复征于教子,顾鼎金之养,弗逮而风木之感。弥深爱,体孝思,用申褒卹,特赠为文林郎,雲南道监察御史,匪惟英灵于九泉,亦以示遗範于奕世。……申氏,乃雲南道监察御史如圭之母。性本慈良,唯勤俭,相夫尽职,著养教于儒庠,教子登庸,陟清班于台宪。慈龄未艾,禄养方隆,爰推锡类之仁,用举褒嘉之典,福惟自致,恩岂徒施。兹特封为太儒人,肇膺冠帔之华,益享庭闱之乐,敕令,正德六年六月初四日之宝”。纯公后又加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祀乡贤。葬老鹿岗。

以上六代祖辈出身书香门第,深受儒学沐浴,亲历国学育人之传世家风,屡代家教不能不说对李如圭的成才有着一定的影响,应该是对家风传承,家教沿袭,家规维系等环境、意识濡染的陶冶有着深厚的一脉相传的本源关系。当然,还有本人的高远志向,拼搏精神更应该是主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8: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给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8: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给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8: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帝能笃于任人,谨于天戒,蠲赋省刑,恢恢有人君之度,闾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于斯复见之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8: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给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9: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没有仔细看,后面再好好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9: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代祖辈出身书香门第,深受儒学沐浴,亲历国学育人之传世家风,屡代家教不能不说对李如圭的成才有着一定的影响,应该是对家风传承,家教沿袭,家规维系等环境、意识濡染的陶冶有着深厚的一脉相传的本源关系。当然,还有本人的高远志向,拼搏精神更应该是主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9: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9: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楼主佳作,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6 00:01 , Processed in 0.0353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