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沅水桃源段左岸,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居住着众多维吾尔族、回族同胞,这里被誉为维吾尔族第二故乡,常年可以看到穿戴着穆斯林服饰的群众出没,成为桃源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滔滔沅水从村庄前流过,早上会泛出淡淡的晨雾似轻烟般在村庄上空掠过,碧绿的江水蜿蜒着向前伸展。枫树维回新村的民族团结示范园内散发着阵阵花香的气息。在园内小吃长廓上,维吾尔族的居民早已摆好摊点,迎接要来枫林花海游玩的客人。几个戴着小白帽的年轻的维吾尔小伙子已在做着新疆的特产“馕”以及各色小吃,维吾尔姑娘坐在人力花车上招徕顾客,游客在陆续云集…… 民族团结示范园内,维吾尔族小吃、民族服饰、清真寺、维吾尔族式建筑以及建筑上维吾尔族语文字,让枫树极具新疆民族特色。每天来这里游玩的人群络绎不绝,让这个乡村一派繁华景象。 枫树这颗桃源明珠,带着一抹神秘色彩的地方,明代时期之繁华历史早有记载。当年朱元璋实行“以夷制夷”的政策,起用了元朝旧部部分官员,对他们采取分化拉拢政策。元朝旧部大漠新疆哈勒氏的后代哈勒•八十将军也被明朝统治者封为荆襄都督府都督,并钦赐哈勒•••••八十改姓“翦”,更名八十为八士,同时朱元璋还将自己的义女吐叶公主(明朝将领邓愈之女)赐给了哈勒••八十为妻。调其镇守湖、广、云、贵一带,征剿叛乱蛮民。这支伊斯兰军队遵照明太祖的旨意,南下湖南桃源,屯兵桃源株木山麻家岗(现枫树翦家岗),设立大本营,称为“哈旗营”。这以后,时代变迁,朝代更替,这支来自西域大漠的穆斯林翦姓族人认异乡为故乡,在这里定居扎下根来。 历史的烟云早已成为尘封的历史,如今这里拥有一座民族团结示范园,拥有全市最大的枫林花海公园,拥有翦姓族人的骄子翦伯赞的故居,拥有维吾尔族小吃一条街,拥有数十家农家乐,完全融入当地各族人民之中。 这里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穆斯林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穿着鲜艳民族服饰的维吾尔族群众共同庆祝他们的节日。坐落在维回新村的清真寺别具一格,圆弧的寺顶,上塑一轮弯月,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每天,这里的穆斯林都要在这里做礼拜,《古兰经》在礼拜点用阿拉伯语诵读的盛况,就像是一曲天籁之音在清真寺内回响,恐怕也是枫树的一大景观。 清真寺旁,有一座很大的古墓,埋葬着湖南维吾尔族人的始祖哈勒•八士将军,枫树穆斯林们在这不是“根”的故土里生息繁衍了600余年。 枫树人以民族特色着力打造了“枫林花海旅游节”。在枫树民族团结示范园小吃长廓上,写有维吾尔文字招牌的小摊店总有那么几家,摊店后面是忙碌的维吾尔族人,有面孔标志的帅哥,有穿着民族服饰的少女,她们皮肤细腻白皙,江南的湿润和绵长岁月去除了他们脸上粗犷的气息,为他们平添了几分温文尔雅。他们用很职业的口气与顾客打招呼,一副湖南人做生意那种激情的面孔。 如果一定要区分他们与当地人不同的习惯,做礼拜是其中一项。做生意诚信、不欺骗都是写在《古兰经》里的,做乃玛孜的人,最怕讲假话。他们会在祈祷中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成为钱的驴让钱骑在身上,钱是人的驴,人应该骑着钱走。 清真寺修建在示范园的一侧,与花海相连,从礼拜点去花海、小吃一条街都比较近。维吾尔饮食饭馆有几十家,味美价廉。来这里游玩的客人许多都学会了吃维吾尔族的抓饭、拌面、馕和烤包子。来这些饭馆吃饭的人越来越多,经常可以看到当地的回族、汉族出入维吾尔饭馆。这条小吃街、周边的农家乐营造出一种身在江南水乡,如在新疆大漠的浓厚生活氛围。 当地政府的意图十分明显,想要把枫树旅游市场打开,枫树旅游花海节做大做强,就得留住四面八方的游人。他们十分明白,打开一处乡村的大门,就得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和文化。枫树穆斯林,从容地在这个中国南方小镇打开礼拜毯,得益于当地政府十分理解。枫树花海公园占地700亩,园中重新复建了当年明朝特降诏在枫树翦旗营敕建的“忠勇坊、荐德楼、镇南堂、讲经殿”等景点,充分体现了当年的盛况。 在枫树,要吃馕有馕,要吃烤肉有烤肉。新疆的维吾尔族人知道了枫树有他们的一支老乡,于是从新疆赶来在这里开起了小吃店。维吾尔族小伙子一边打馕、烤羊肉串,一边听手机里吾麦江•阿里木的歌,唱的是伊犁的维吾尔族老歌。枫树每天卖出去的馕就有上千个。除了维吾尔族人,游客,当地人买去的也不少。在这里宵夜,有面肺子,米肠子,朵哈普(酸奶加冰),凉皮,凉粉。这里有名的“回味农家乐”餐馆,经营着维吾尔菜系,什么牛全席、巴掌牛肉、涮羊肉等十分出名,当然,这里的菜融合了当地的做法,让来这里领略维吾尔族饭菜的客人都能适应。 一到这里,服务员就会给客人倒茶递水,态度热情。饭店用食物说话,不冷落任何一位客人。涮牛肉没做好,客人需要等,服务员不用语言道歉,而是倒上上好的桃源红茶,让喜庆的色彩冲淡客人的烦心。 这里的维吾尔族饭店都是跟着游人走,枫树的花海节火起来以后,维吾尔族饭馆越开越多,家家生意好。几年开下来,食客一多半变成了当地人,烤羊肉、馕、抓饭、拉条子、薄皮包子等维吾尔族饭食,在枫树跟当地的米饭炒菜一样走俏。 枫树穆斯林饮食上和当地存在差异,他们不吃猪肉,只吃牛肉、羊肉,更喜吃牛肉面。但当地以大米为主食,不易找到面条。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年穆斯林充分发挥了本民族的适者生存的本领,学着把南方的大米像北方的麦子一样磨成粉当面条的替代品,选用上等牛肉,漂清血水,切成小方块,放在钵中,同时在钵内放入10多种香料配制的香料包,用小火烧煮,制作出极具特色牛肉粉供族人食用。据说,湖南名小吃“常德牛肉米粉”就是出自桃源枫树维吾尔族。来到枫树,吃一碗牛肉米粉是必不可少的。 有爱开玩笑的游人对枫树的评价:“枫树亚克西”(维吾尔语:好)。他说的好,蕴含着太多的东西,这里的环境,这里的人,这里的饮食和文化。 枫树花海每年都要办几场灯光艺术节。傍晚时分,当地群众、游人或骑着电动摩托车、开着小汽车来此观光。灿烂的花海灯光像明净夜晚的天空,比做“天上的街市”并不为过。灯光花海让人身处于幻境,引起游人对遥远的家园的想念。看到那五光十色的灯火,就像多年来在外漂泊的游子,猛然回到了久别的家乡,一时泪流满面。在当今俗世重压生活下,奋斗得累了,海市蜃楼也会是一道避风港,可供游人在幻想中栖息。 灯火太美了,路边的灯树开满了繁花。难得的花海边休闲时光,难得一见的园中的风物,夜风吹过开阔的花海,让来自城市到乡村的人们,内心的生存压力得到释放。人们行走在灯光的幻影里,踩着松软的草地,闻着花香,灯影层层叠叠、远远近近、奇幻景象向你奔涌而来,让人仿佛经历着一场浪温的奇幻之旅。灯海是这样的包容么?将世上所有美丽拥揽入怀。 枫树,这个世界上的美丽地方正在演绎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正如枫树穆斯林祖先从西域大漠来到江南水乡一样故事充满了离奇和悲壮。只不过,今天的故事是那样的美好,那样激励人心,那样的晶莹剔透,生命的悲壮与灯海的咏叹相互交错让自然之光闪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