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阳汉风 于 2018-11-28 12:20 编辑
向前进 向前进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一支《红色娘子军军歌》,从对面山坡的林荫道上飘来,不禁惊讶诧异。这里是免票参观的广西柳州龙潭公园。早晨,公园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歌声呢?我感到非常惊讶。
《红色娘子军》是1961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片。讲述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吴琼花从奴隶 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岛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部电影放映到全国各地。那时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视,看电影成了的重要文化生活。我将《红色娘子军》电影看了七八遍。党代表洪常青、队长吴琼花和恶霸南霸天等人的名字,尤其是那支雄壮豪迈的军歌:“向前进,向前进”,已经沉淀到了脑海。可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又陡然浮上来了。
随着歌声的临近,左边道上出现了一支晨练队。领头的腰挎“军歌”扩音器,双手平举,昂头挺胸,后面跟着一溜儿男男女女,也是举手、昂头、挺胸,像一字长蛇阵,大步流星地迎面走过来,接着又从面前走过去,奔上右边的另一条林荫大道。 他们一边走,一边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向前进,向前进。” 没有多久,地这支晨练队就消失在林荫里,歌声也渐渐远去。
公园里有打太极拳的,有耍功夫扇的,还有跳广场舞的,而人员并不多,远远不及这支队伍庞大。他们约两百人的队伍,服装五颜六色,但人人容光焕发,步伐非常整齐,好像天安门前受检阅的仪杖队。有几位肥胖者也夹在其中,腆着大肚子,同样迈开了大步。
“向前进,向前进”的晨练队,为什么会有这样庞大呢?因为人有趋群性。记得汉寿县被解放的那年,我在汉寿县立中学读书,晚上扭秧歌。节奏明快的“哐哐且,哐哐且,哐且哐且哐哐且”的锣鼓一响,师生们就在没有桌椅的礼堂里扭起来,也是一个接一个的,好像一条长龙,摇头摆尾地游动着。大家跳得很起劲,女同学的两条长辮,有时还飘泛到后面同学的脸上。师生们,好夥大群,真的跳上了瘾,只要听到锣鼓声,脚步就不由自主地踩起来。红色娘子军军歌不仅节奏明快,而且气势豪迈,所以在龙潭公园里跟随的人就很多很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下里巴人”,和者盖众。举双手,跨大步的方法十分简单,只要你愿下驾合群,就随时可以参加。方法虽然简单,也同样有乐趣。任何事物,只要整齐划一,就有一种美感。所以,他们参与这种大集体活动都有一种美的享受,能愉悦心情。再者,那“向前进”的红色娘子军军歌也让人精神振奋,鼓舞大家向前进。
是啊!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的国家向前进,人民向前进,我们的幸福也正在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