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特别亲切而亢奋的日子。 2018年12月3日,星期一。避开人流簇拥的双休日,我们一行数十人,多为中老年人,特意组成旅行团进行的一日游,尽情欣赏、体验和亲拥一下世界奇迹——港珠澳大桥,一睹举世瞩目超级世纪工程的芳姿,尽览风华,聆听强音,可谓赏心悦目啊!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 港珠澳大桥,13亿华夏子孙的殷切期盼与无限骄傲。据导游介绍,从1983的酝酿立项、筹划勘测、兴修建设,一共经历了35年时间。从2009年12月正式启动,由来自全国各地一百多家单位,两万多位建设者,全部耗资1000多亿,是目前世界跨海大桥投资最大的工程,历经9年光阴的艰苦奋战、磨砺承建,一个又一个世界难题被攻克,一项又一项世界纪录终创下,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屹立于华夏大地之上的南粤之域。2018年10月24日胜利竣工通车,习近平主席亲临主持通车典礼。这是目前世界独一无二的最长跨海大桥,亦是中国交通史上一项最复杂、建造要求、以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的国家工程,中国的一项人类奇迹再次震惊于世界。因此,被英国《卫报》誉之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十点左右,经上中下三层电梯在珠海公路口岸海关过关,我们通畅的登上崭新豪华往梭大巴,巍峨壮观的大桥,恍似一条威武雄伟的巨龙,立即呈现眼前。我的心啊,蹦蹦的跳。多壮观呀!六条车道,宽敞洒脱,舒适通畅,路灯林立,设施齐备,绝无仅有,飒飒风声,阵阵入耳,好不气派。车厢内,啧啧的赞叹声,不绝如耳。特别那几位古稀老者,不停地夸赞:“我们中国确实不得了!真正的伟大!独一无二呢!” 导游告知我们,右手边就是伶仃洋。当年宋代大丞文天祥就是在1279年渡过伶仃洋时作下著名诗篇《过零丁洋》。不知是誰竟然不由自主的吟诵起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啊!今天,港珠澳大桥的那些众多的工程师和建设者们,不就是把他们的一生大部分的青春与辛勤的汗水奉献给予大桥,将一片赤诚的丹心献给伟大的祖国和人民吗?! 我,情不自禁的感叹起来。 今天的伶仃洋,分外的妖娆。丽日当空,波光粼粼,鸥鸟翔集,锦鳞游泳;游轮穿越,银鹰翱翔,巨龙腾飞,独领风骚,别具一格!一辆辆穿梭巴士,仿佛一只只花蝴蝶,飞来飞去,艳丽极了。 港珠澳大桥的工程建设中,有着无数不可想像和预测的困境,而在建设者眼里却不置可否。每天要避开4000艘来往的海船和1800架航班的密集通行。谈何容易啊!但任何困难险阻岂能阻挡住英雄的大国工匠们呢!他们以一颗诚挚的心,富有着无穷尽的智慧与精神财富呢!他们用大约50万吨桥梁钢材,230万吨钢筋混泥土打造出沉管海底隧道6.7公里,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只有唯一,没有之一的人间奇迹。这里的水怎么排开的、如何做到天衣无缝呢?……唯有大国工匠们心里一目了然,而我们,仅仅只能杞人忧天而已。现在,穿梭大巴仅十来分钟就通过了海底隧道,谁会知道,那些建设者们励精图治,淌过多少的血汗呢!特别是在伶仃洋上来建设海底隧道和人工岛,的确是一项大胆的创举和惊人的设想。伶仃洋,为典型的弱洋流海域。每年有大量的泥沙涌入进来,并且一定还要考虑到满足30万吨油轮的通行,在此同时,不仅顾及到台风和地震的侵袭,又要注意环保,就须得建造一个高出海面80米的桥梁,那会相当于26层楼房以上的路面建筑高度,但周围有三座国际航班的飞机往来,每一分钟就有一架航班,因此不会允许有超过88米的建筑物出现在海面。这是多么令人头痛而扰心的事情,可是我们那些睿智的工匠们却迎刃而解!在航道上,建造这一超长的海底隧道一下子就解决了难题。大胆的设想与方案,在2009年被一致通过并实行。因此,一条长度为6.7公里海底隧道和22.9公里的跨海大桥,如同比翼齐飞的鲲鹏诞生了。 人工岛的建设,亦是破天荒的创举,既大胆无畏,又远见卓识。如此创举的作为,唯有我炎黄子孙才敢有着此举。在海床上建岛,简直不可想象。那海底汹涌的水流,变幻莫测,有一层20米到15米厚的淤泥,大约800万立方,必须去除干净,彻底移走。那可是相当于三座146米高的胡夫金字塔啊,简直天方夜谭!为防止造成毁灭性的海洋污染,精明的大国工匠们经过再三琢磨,推敲,实验,竟然异想天开的想到决定破釜沉舟采用圆钢筒围岛法,将120个超级大圆钢筒构筑成隧道两端的人工岛。史无前例。大胆设想,勇敢闯荡,走前人根本从未趟过的路子。今天,只有我大中华的大国工匠才如此的牛呀!我要为设计师林鸣、宋建平为代表的“南粤楷模”们大大的点赞!你们功不可没! 港珠澳大桥,恰是一曲优美而高亢的赞歌,或者说,一首底蕴深厚隽永清秀的诗章吧! 从珠海、澳门抵达香港,以往需要三、四小时,如今55公里大桥的路程,仅花费三、四十分钟,空间上无限拉近,时间上大大缩短,难怪被人们赞叹为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玛峰”呢!香港与内陆间的一日往返,给商人们带来商机无限,譬如旅游业、零售业,受益最大。再者物流业,省时达百分之六十,运输成本降低到百分之二十以上。据统计,大桥从开通以来,香港口岸进出境人数持续上升,通车的首日仅有3.8万人,现在节节攀升,平均达8.1万人以上,高峰时期达到10.3万人,即每一小时接近3000人穿越大桥。旅行团第一周仅70个团,现在已达到700多团。尤其双休日,海关入出口更是人头簇拥,济济一堂,成为一份“骄人成绩单”。人们都争着亲临此地一睹雄伟大桥的芳容啊! 工程师们将桥梁关节部位设计的寿命为120年,能让大桥抵御16级台风,8级地震,以及能承载高达3000遁走有的重量,岿然不动的抵挡住30万吨巨轮的撞击,对于有人的多余忧心和恐惧就根本不存在,真正高枕无忧。 现在,多家旅游社已经纷纷推出旅游新产品。旅客们上午珠海长隆观看马戏,中午澳门品葡挞,晚上到维多利亚港尽赏香港夜景,基本可以放心大胆出实现,不再是一种美好的梦幻。 况且,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建设正如火如荼,轰轰烈烈进行中,其前途无量呢! 港珠澳大桥,极大地造福人类,惠及社会! 对于局外人担心的港澳人交通规则为右行道,而大陆为左行道,如何处置?在那些设计大师眼里,只是小菜一碟,仅以匠心独运的一种麻花式车道便彻底解决了。 晚上六点钟,踏上归程,恋恋不舍的离去。遥望蓝天,璀璨晚霞,布满长空,五颜六色的海面,越加壮美,星光灿烂,大桥若似一条金龙在舞动,更为妖娆。 此时,志得意满的我,从心里由衷的疾呼:伟哉,大中华!壮哉,港珠澳大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