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86|回复: 8

故事新编(52):再作冯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0 09: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19-12-10 10:14 编辑

故事新编(52)
再作冯妇

101049yjhjzjpwzblpwjci.jpg
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


    【原文】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棠名, 在今山东即墨南),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 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yu,山势弯曲险阻处,莫之敢撄ying,迫近。望见冯妇,趋而迎之。 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孟子·尽心下

    【译文齐国遭饥荒,陈臻对孟子说:“国内的人们都以为老师会再次劝齐王打开棠地的粮仓来赈济灾民,大概不可以再这样做了吧。”
孟子说:“再这样做就成了冯妇了。晋国有个人叫冯妇的,善于打虎,后来成了善士,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只老虎。那老虎背靠着山势险阻的地方,没有人敢去迫近它。大家远远望见冯妇来了,连忙跑过去迎接他。冯妇挽袖伸臂地走下车来,众人都很高兴,可士人们却讥笑他。”
    【感悟点滴“再作冯妇”作为一个相关成语,是指人应该明己见机守义,不应因环境而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与原则简言之.就是不应“再作冯妇”。但我们从孟子这段话的语气里又感到他并不是完全否定冯妇的作为,因为“再作冯妇”实际上得到众人的拥护,而只是士人们在讥笑他。难道孟子竟会因为怕士人讥笑而不再去劝齐王开仓救民吗?

    关于这个问题,朱熹有个解释,他认为主要因为孟子说这话的时候,是齐王已不愿意用他,不愿意听他的话了,而孟子自己也知道这个情况,已准备离开齐国了,所以才有这种说法。可见,孟子说这段话时是处在一种矛盾的心态中,正如冯妇再次打虎,“再作冯妇”一样,不再次去打虎吧,众人正有危难需要自己。再次去打虎吧,又放弃了自己的追求与主张,且为士人所讥笑。学生陈臻是了解老师的处境和心情的。所以在向老师提出大家的愿望后马上又说 “殆不可复。”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孟子之所以说出再作冯妇的典故,是表明了他对自己行为的一种把握,一种审时度势。 如果“见用”而“得其时”,再做一次冯妇也未尝不可。如果“不可”,如果‘非时逆指”,则不可“再作冯妇”,以免“暴虎无已, 必有害也”,而且还会受到有识之士的耻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0 10: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0 10: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指人应该明己见机守义,不应因环境而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与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0 11: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0 13: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0 13: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0 15: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1 07: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1 07: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6 00:04 , Processed in 0.03721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