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题写"毛泽东同志故居"
1982年经党中央批准,"旧居"又改回"故居"。1983年6月27日,旧居改挂邓小平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匾额。门匾黑底金字,庄重朴实大方,经过几十年的变迁,最后总算固定下来。 但在1973年,邓小平复出后不久参观毛泽东旧居时,却发生了一段并不愉快的插曲。苏台仁在其所著《邓小平生平全纪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一书中记录了这段不为人知的往事:1973年10月,邓小平在结束陪同加拿大总理访问郑州、桂林等地的工作后,取道长沙来到韶山。 对于邓小平的来访,湖南省委颇感棘手。以什么样的规格接待这位曾经担任过中共中央总书记、而今刚刚复出的副总理呢?最后,决定了一个被认为风险最小的"不冷不热"的接待方针。 邓小平从长沙到韶山的座驾,是一辆旧的"吉姆"轿车。上世纪70年代,领导人用车基本上是国产的"红旗"轿车。当然,对这样的细节,邓小平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因此,在毛泽东故居门前,他并不避讳自己曾被打倒过,而是诙谐地说道:"我老早就想来。1965年有这个念头,当时太忙了没来了,1966年我再想来却来不了。" 参观完故居,通常都要在故居前照相,但陪同的省委领导并没有表态,而是由当地的领导同志直接询问邓小平的意见。邓小平直截了当地说:"照,当然要照!" 照完相,再参观完纪念陈列馆,已是午饭时间。以什么规格接待呢?韶山宾馆得到的指示是"看着办"。于是,韶山宾馆就准备了一桌便宴。开席前,服务员轻声问邓小平:"您老喝不喝酒?"邓小平望着众人,同样干脆:"喝!我要喝茅台,你们呢?"众人附和:"我们也喝茅台。" 宴会开始,邓小平端起第一杯酒:"为我们党的事业,为毛主席的健康干杯!"把"党的事业"放在"毛主席的健康"之前,在当时恐怕只有邓小平才敢说出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话。 酒酣耳热之际,有的同志便旁敲侧击打听起中央其他人的情况。邓小平一言不发,宴席未散就离开了餐厅,坐在旁边的休息室里抽起了烟。当地的同志感觉到了尴尬,就解释说,纪念陈列馆想修改有关林彪作用的一些内容,去年虽然作了修改,但并不满意,因此想请您老谈谈看法。邓小平知道这是托辞,还是缓和语气说道:"过去的事啦,还说什么","记不清啦"。几分钟后,邓小平对随行人员说了简短的一个字"走",便结束了这次并不愉快的韶山之行。韶山之行之后,邓小平又有了一次被打倒后复出的经历。 邓小平韶山之行整整十年之后的1983年,韶山管理局派人到北京,请求邓小平为毛泽东故居和毛泽东纪念馆题写匾额。1983年4月2日,邓小平静心挥毫,数易其稿,题写下"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两块匾额。 如今,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用的就是邓小平的题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