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071|回复: 73

午夜过郑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4 15: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19-1-24 15:12 编辑

                    午夜过郑州


    六年前我去北京时,在5月16日那天,沐浴着雨后清亮的阳光,我们一行外去办事与旅游者,先是坐大巴到长沙,接着于下午两点,改乘火车直奔北京、天津。一路北上过程中,想不到的是,午夜途经郑州时,竟引得我“发思古之幽情”了。
    当时,头朝着东边的车窗,正睡在卧铺上的我,突然被一道强光刺醒。我赶紧睁开眼睛,仰视窗外,竟有似曾相识之感。只见眼前这窗外,高耸而宽广的顶棚,正飘逸在整个车站的上方;耳旁响着女声柔和清晰的标准普通话,正告知着站台上伫立着的人们。不论是眼见的场景,还是听到的广播声,我都好像很熟悉似的。这是哪里呢?我好奇,便极力地追寻起陈旧的记忆来。
    循着这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声调,我突然记起:这,莫非到了“中州盛日”的郑州!
    于是,我急忙坐起,对窗外一看,果不其然!
    我兴奋起来。要知道,这河南,这郑州,于我来讲,还有几段难忘的经历呢!
    记得1995年秋,我初来这里时,也是首先看到的这车站上方巨大的顶棚,听到的也是类似刚才这清柔而标准的女播音员的普通话。我带着十分满意这场景的心情,一出火车站,又感受到这中原首地的大气与不凡。当时,国家教委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几位官员,在这里举行人口教育座谈会。作为被通知与会的座谈代表之一,我刚出车站验票口,就见前面举牌接人的涌动牌子中,一夺人眼球的大红牌白字上,赫然标示着欢迎我等几位人员的标牌!我有点受宠若惊,便走到了红牌面前。这举牌的年轻人立即认出了我,并热情地称我为“张先生”。我还来不及诧异时,他便要身旁的一位小伙,立即领我去站前车中休息。在面包车里等候时,我问小伙子:“刚才你那同事,怎么认识我呢?”他微微笑着,告诉我:“与会人员的照片,不是早就由各省教委寄来了吗,我们这承办地便立即给参会者制作了出席证,上面还印着各位的像片呢!”如此,我恍然大悟了。
    到承办单位河南省教委招待所报到后,除感受会议的高规格氛围外,我还领略到了中原人的气度和热情。虽然,参与座谈的代表不足30来人,领导也只来了国家教委王明达副主任、王文湛司长、河南教委正副主任两位,还有联合国三位官员,另加四名翻译,可座谈会开始前,河南省委书记、省长等都来此看望了代表,并表示了欢迎与祝贺。座谈会在宾馆豪华会议室举行时,更显得隆重热烈、丰富多彩。我当时发言的角度,是一个月前,由上级给确定了的,审定后的题目为:《落实“五个子”  抓好人口教育》。我汇报时,仅仅2500字的内容,竟花了40分钟。原因是,我每汇报一段,就由翻译译一遍;发言结束后,我又接受联合国官员的询问。这就更费时费力了:他用英语提出问题,翻译马上译给大家听;我边记录问题要点时,还得思索着准备怎样立即解答。虽然,当时我很紧张,可没有答错话,还得到常驻我国的官员,即巴基斯坦籍官员的赞赏。此次座谈会,让我大开眼界。过后,还领到了几公斤重的书报资料。可惜,其中大部为外文,似英文版的《中国日报》一样,我看不懂。座谈会开了三天。其中最后一天,我们还去嵩山游览。前有警车开道,后有警车跟随。先是看少林寺,后是返身坐索道上山浏览。我们都轻轻松松地游玩了一圈。
      这次座谈会后,仅隔一年,即1996年,也是中秋时节,我再次来郑州与会了。是来参加会议的。当时,中国职教学会职高委年会暨中国成教协作会年会,合并举行。内容为,研讨有关职教与成教合二为一的问题。这是两个学会、协作会每年一届的例行年会。只是这次年会与以往不同的,是由国家教委两个司联合举行的,是由河南省教委承办的。每省市区来三人:即两位处长,还有一位类似我这样的职教学会职高委理事。共约百多与会人员。
    在这届合并的年会上,除了收获会议新精神、增长见识外,我还十分庆幸,在这郑州,又结识了农村成人教育杂志社的臧怀森主编!要知道,臧主编的这份刊物,虽由河南省教委主办,可上头还挂有国家教委委托的头衔,是中文类核心期刊!我与主编的相识,是由该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郭炳德同志牵的线。这之前的几年里,我在该杂志上,曾发表过《农民中专办学的困境与出路》、《着力五个定位,办好一流学校》等论文6篇,还有《托起明天的太阳》报告文学一篇。这届年会两年前的一个初夏,听我省教委有关领导推介我校情况后,郭炳德主任曾风尘仆仆,南下千多公里,亲到我校采访过两天。因此,这以后,我和郭之间,成了无话不谈的至交。在这年会期间,我与两位新老朋友,还有常给我发表文章的《人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等这些中文类核心期刊的记者们一起,总是开会时坐在一起,外去参观时也坐同一辆车子,对职教、成教等的话题,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后来,我重回机关前,又应约在《农村成人教育》杂志上,发了几篇论文。其中一篇谈作文指导与评讲的文章,还被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学语文教与学》专刊,再次全文转载过。
    说实在话,就因上述两次到这河南的郑州与会,很是让我深怀感激之情。一是,有幸到这里,为我的工作,对我后来教育探讨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二是,这里的领导,包括两位新老朋友,对我认识的深化与提高,都起到了激励作用。所以,我不仅感念这风水宝地,感恩这里认识的领导和好友,而且,爱屋及鸟,使得自己仍经常关注着这中原腹地的一些人和事。

    今年春节过后,在博友网上,读到曹雁雁与她的《孙叔敖》介绍后,我极为兴奋,感慨不已:这郑州才女,真不简单!一位才过30的柔弱姑娘,竟将二千六百年前的名相孙叔敖,写得活灵活现了!并且是,循着司马迁《史记》中的只千把多字的简介,再经去有关地方查找资料、实地踏勘采访,竟把这家乡千古之人,通过洋洋洒洒,70万字的著作,写成活人了!设身处地想,这于我来讲,简直比登天还难!然而,凭着她那立志发掘名人名相历史的精神,加上她坚韧不拔的意志毅力,经三年奋笔疾书,终于功到自然成了!了不起呀!拜读曹作家博客中的有关文章,如《孙叔敖》的前言、后记,还有名人名家的推介之言后,我佩服不已,当即以《文学仙姝曹雁雁》为题,写就一篇博文,表达了自己对这地处郑州的人们的钦敬之情。
    从赞赏青年女作家曹雁雁以来,我还关注到郑州以外的、属于河南省的博客的文章。四月以后,读到了来自南阳的、那叫韩溪的几个短篇小说,如《听雪》、《何事西风悲画扇》等后,我感觉到,这位更年轻的才女,写的是青年知识女性对人生、对婚姻、对社会底层人的关注与探索,全系社会问题小说,极有现实教育意义,且语言简洁清丽,文风比较独特,又是河南人!于是,我便情不自禁地,对她的另几个短篇,如《风住尘香》、《遗落的辛夷花》、《玉玦》等作品,分别作了赏析,合起来约万把多字吧。我之所以饱蘸深情地对其写出专文评析,除了感觉这些作品确实好、这小说作者很有才气文气,并且来势正旺外,还在乎她是河南省的、新生代的莘莘学子!
    总之,看到眼前强光下,这熟悉的场景,听着这女播音员标准的普通话声音,竟令我油然而生出,对上述的事情,上述的朋友、上述的博友的回忆与感慨。
    我只企望,发生在这河南这郑州的、于我有恩有情的人和事情,仍然继续光大着!
    我只祝愿,这里于我有恩有情的领导和挚友们,能工作顺利、一生幸福永远!
    我更祝愿,这里类似于曹雁雁、韩溪这些雏凤才俊们,永远蓬勃向上,贡献出他们更大的光和热!
    停歇了十多分钟的列车,加足了水和力后,载着我们,又徐徐启动了。随后,便奔腾呼啸着,继续直奔北京而去。此时,毫无睡意的我,紧贴着车窗,默默地向这郑州、这河南,依依不舍地暂作告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15: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给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15: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老师的午夜过郑州中的几次会议,真是难忘的回忆,尤其是对类似于曹雁雁、韩溪这些雏凤才俊们,永远蓬勃向上,贡献出他们更大的光和热的良好祝愿。写出了真情实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15: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15: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15: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涵 发表于 2019-1-24 15:37
张老师的午夜过郑州中的几次会议,真是难忘的回忆,尤其是对类似于曹雁雁、韩溪这些雏凤才俊们,永远蓬勃向 ...

欣赏美帖!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16: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之前的几年里,我在该杂志上,曾发表过《农民中专办学的困境与出路》、《着力五个定位,办好一流学校》等论文6篇,还有《托起明天的太阳》报告文学一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16: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很了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17: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先生佳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17: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祝春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04:53 , Processed in 0.03764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