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汉平 于 2019-2-24 16:11 编辑
祭奠文化传承探索[原创] 岳母去年92高龄离世,2019年却有一个新坟在清明节前上坟的问题。本人问一些老人,答复不十分滿意!最后在网上百度查一下,却是这样回答的。 新坟不过社的意思:要在春社前给新坟扫墓挂青 “社”是指“春社”,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乃古代人祈求丰收的节日。相传,阎罗王对所有新鬼都有“优待”,让他们提早享用亲人的祭品﹔因此,孝子贤孙可以预早拜祭,不必等到清明。然而,“春社”却又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为免神鬼“争食”,所以拜祭刚过世的先人,就必须在“春社”之前。 春社日有的年份在春分前,有的年份在春分后。 我国很多地方有“新坟不过社”之说。指的是给新坟(先年或当年新亡故的人,有些地区指新亡三年内)扫墓要在春社前。如《施南府志》载:“新葬之坟,则在社前祭之,本家男妇及内戚皆往。”据这非常有限的阅历,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大部份地方都有此习俗。 2019年的春社日是什么时候?翻翻农家历,立春第5个戊午日,却是3月22日,而春分在3月21日,那么春社日应在春分之后。看来,给新坟上坟选在3月中旬仼意一天为妥。 本人是共产党员,不怎么迷信那些事!但不挤在清明节上坟,提前给新坟上坟,给刚离世的老人优先点,也可能是对活着的后人尽慈尽孝的心灵一种安慰和寄托,这也许就是中华文明中的祭奠文化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