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重庆依然下着雨,还是那么大,似乎特别渲染我们这天要去地方的一种氛围。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魂广场,从住处出发大概绕一圈回来7到8公里,选择撑伞步行。问问——走走——看看,5个多小时结束。
雨中前行 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1920年开办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四周布满岗亭,以便严密监视“共犯”。关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最多时达三百余人。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仅15人脱险。行走在这里,感受着惨烈的一幕幕,让人触目精心,满墙的烈士照片,满屋的刑具,那么多年轻的生命却在同一天被残忍杀害,电子屏上反复地播放着大屠杀时的场景,总是不忍去看,一个问号不断出现在心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女汉子就是这么厉害
迫害革命志士的刑具
满墙挂的照片都是被杀害的革命志士,有的仅有十几岁​
简陋的床铺
惨遭屠杀的几百人
岗哨
从岗哨上向下望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1939年军统局将此改建为看守所关押政治犯。原一楼一底的十余间住房改为牢房,地下储藏室改为地牢。白公馆作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关押人员被移往附近的渣滓洞。抗战胜利后,白公馆被作为特别看守所。1947年春,渣滓洞“人犯”又迁回白公馆关押。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共产党员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都曾被囚于此。老早就听说过“小萝卜头”却一直不知道详细情况,小萝卜头出生几个月后随父母一直被关押白公馆,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二身材矮小,所以大家都叫他“小萝卜头”,八岁时被杀害,是我国年龄最小的烈士。 再走向白公馆
其实这里也挺美,只要没有了赏景的心情
同年同月同时生/死的烈士
初中历史中学过的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地下室里的刑具
走向红岩魂广场途中
红岩魂广场在沙坪坝区巍巍的歌乐山脚下,地处烈士墓。这里是重庆有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并且小说《红岩》的小说素材与人物原形,都是选自在歌乐山渣滓洞与白公馆死难的烈士。著名的有江姐、双枪老太婆,还有重庆“11.27”大屠杀等事件,
这就是小萝卜头宋振中
从渣滓洞到白公馆再到红岩魂广场大概5公里的路程随处可见烈士雕像,爱国主义教育无处不在,这些牺牲的革命志士警醒着我们勿忘历史,珍爱和平。许多时候我会想,人心为肉长,残害同胞怎会下得去手。或许这些屠杀者最初站错了队伍,但在这里也有被策反的狱警和狱医,他们能及时弃暗投明也是让人佩服的。 这一天,心情较为沉重,因为这是在重庆,血染的重庆。来这里不因为这里不要门票,重庆市作为一个直辖市,为了让国人更多的了解这一段血泪史,了解这些曾为了中国解放,民族和平,人民自由而付出了生命的革命志士,决定这几处经景点进行免费开放,因渣滓洞当时被烧毁,又对此进行了复原修缮,让渣滓洞得以重见天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去一趟重庆,感受红色文化,算是为自己上了一课吧! ![](http://tpic.home.news.cn/xhBlog/xhpic001/M08/D1/5B/wKhTg1Xd1EwEAAAAAAAAAAAAAAA017.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