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97|回复: 26

“七月半”打发亡灵上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7 11: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桃源老光 于 2015-8-27 11:21 编辑


       



      打从七月初一迎接亡故的祖宗亲人们回家过“鬼节”,眨眼一晃,今儿个已是七月的十四,又得打发祖宗亲人们上路回去。
        ‘迎接’‘打发’亡故的祖宗先人的灵魂回阳世重温了一番亲情,同享了天伦之乐,自然,后辈子孙须虔诚恭敬些,不能马而虎之,更要谨慎隆重对待,要沽酒称肉买鱼,诚心诚意弄一点美食儿招待之。
      其实呢,这接送亡灵本就是个虚衍的词儿,本是不着边际的事。可历经无数代后人这么地一侍弄,‘七月半’便成为一代代的后人们,明白了长幼有序,别亲疏远近的功德。不如此,后来人便一层层疏远开来,传承得几代人缘,也就各自东西,搞不清自己的来龙去脉了。如此的一来,少不得数典忘祖的事儿也就扒拉出。
      遥想从前时候,宗法制度下维系家庭与家族秩序,依靠的便是这种血缘亲情。也正因为有了这“亲疏远近,长幼有序”,若大的家族内部才得以平静安稳。如同那金字塔似,也才有这一姓,一村,一地,一乡的安定,随之也才有了一县,一郡,一府,一州乃至一省,一国的平安滔顺。中国的封建社会之所以能传承数千年而不至于溃败到一塌糊涂,最下层依靠的就是这种宗法维系。那怕历经无数的改朝换代,直杀得血流成河,百把几十年间,有它的维系,方能迅速恢复元气。
      先前的年月里头,阶级的统治恐怕没得今日如此之严密吧,倘若是有今天这种组织严密的统治,漫说是大明,大清不得灭亡,即便是大唐,大宋也消亡不了。为么得呢?因为那时提倡宗法,倡导仁义,奉承孝道……而这一切的一切,最底层却全是建立在最基本的宗族亲情之上。
      世上唯有这一种亲情,才是维系国人关系最紧密的一环,也是人心目中最可信赖的庇护处。至于其它,都是些扯蛋!倘若是连这个都没有的话,那就真的很危险之至!
      所以呢,这接亡送灵之事,哪是“做”给亡灵们看的呵,明显明是做给大活人看的,目的是让一代代的后人,明长幼有序,别亲疏远近。故而之,亲情才是维系国人关系最紧密的一环,是心中最可信赖的庇护之处。
      老百姓相信,亡故的祖先定会在鬼节期间返家探望子孙辈,故而子孙后代得迎接他们的归来。阴历的七月初一便要迎接祖先的灵魂回家,自此开始,每日的晨、午、昏,祭供三次茶饭,直到打发送走他们为止。
      亡灵们回到自己家中,看不见,摸不着,无影无形,无踪无迹。但活着的人,却以为他们无时无刻,无不在自己的身边。有他们的存在,人才不敢放肆,也不敢不敬,更不敢胡作非为。
      亡故亲人的魂灵,在自家呆上十来天,按照习俗规矩,中元节之前,也就是俗称的“七月半鬼节”之前,得打发他们上路,重回那阴曹地府的冥冥世界中,因为,人鬼殊途,各有所居,人世与阴间,终归还是有些区别的。
      送他们回去,除了好酒好菜款待外,还得焚烧纸钱,因为是用整张的黄纸包裹起来烧掉的,俗称为“烧包”。
      从前的年月,有钱人家还特地聘请一班和尚或是道士,在家里吹吹打打做上几日的超度法事。在湖南,譬如我们常德以及湘西一带,老百姓把中元节看得比清明祭祖还来得重要一些。因为,俺这儿早先前是楚国地盘。楚人尚巫,崇信鬼神。虽然如今不时兴什么‘楚’呀‘秦’的,但这习俗却革除不了,因为此,古老习俗也就一直传承下。
      记得很小的时候,老父常常别起脸,假装一本正经,询问俺道:“儿呀!你长大了养不养我哟!”俺也就一本正经地回应他:“养呢!”听俺底气十足地一声吼叫,父亲高兴得什么似,每回都不无戏谑地调侃俺道:“养!养个呵巴!养老子一把稻草!”。好几回,父亲说完,似有些伤戚地自言自语道:“其实呢,俺从没作你们养我的打算呵!这世上,历来只有养儿,养女之说,几时何曾又听说过有养伢(爹)养娘的呢!俺别的倒没作什么指望!俺不望吃,不望穿,望的是清明坟前纸叶儿翻!等将来老子一跟头倒落地时,人变作了鬼,一副枋子(棺材)埋在青山上,孤零零冷凄凄好悲凉呵!俺能指望的是到了清明,中元节气时候,你们这一帮儿女还能记得有我这么个伢(父亲),还能记着给我上一杯酒,盛一碗饭,烧几刀纸,瞌几个响头,那就是俺天大的福份了呵呵!”
      每每这时,听到父亲这悲戚的腔调,俺也就将头埋下,默然无语了。
      后来,等不及我们长大成人,父亲便在那场大饥荒中,抛洒下我们远去。这一走,便是半个世纪多!
      父亲死后,俺一直把他当年半假半真的那句话儿,牢记心头。他生前未曾享受我们当儿女一星半点的孝敬,死后,这烧纸,瞌头的一份亲情,却是无论如何也免不掉,也不能免掉的。年年的佳节,尤其是清明节,中元节,俺总要买一点好菜,提一瓶好酒,祭奠哈他们。
      其实,俺也明白,这一切终不过是个形式,真正的那酒,那菜,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吃掉了。中国人啊,讲究的就是个礼性。年年如此,直闹得兴师动众,洋洋洒洒,无非是为后一代作一个教导与榜样:吃水不忘挖井人啦!
      像俺父亲那辈的人,都死去了半个多世纪,真就如老话所讲:骨头都敲得鼓响了!倘若能转世投胎的话,现如今恐怕比俺的岁数都小不了多少!眼目下那怕是堆一座山一样高的龙凤海席,他老人家也尝不了一口! 人之所以这样子做,也就因为这是个传统,从老辈人手里,一直就这样子流传下来,代代的传承,不能断了这香火!如若是断了这传承,中国人也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了!
      往年,鬼节快到,大清早,俺和老伴就爬落床,去街市上买菜,砍肉,称鱼,打酒,自然,也得买些纸钱与香烛。
      老伴心细,年年还特地称上几样点心,说是等祖宗们吃过晚饭后,喝罢酒,还得小憩一会,喝 杯茶,尝尝点心,然后,再送他们起身奔往扬州去看戏,游玩个两天,再返回地府去。
      传说是,死去的亲人们,一年到头,被关在地府内,只有到农历的七月初一,放假过鬼节,阎王爷才准假半个月,让各人回各家探望自己活在人世间的亲人们。七月十五那天,也就是中元节的那天半夜时分,所有的鬼魂都必须归位到岗。据说亡灵们都得要赶到扬州聚会,所以呢,俺这地头隔扬州路远着,得提前打发他们上路。故而,十三,十四这两天,就得要送他们走了。
      到了十三,十四这天,家家要祭祀祖先,有些人家还得把女儿,女婿都接哈回来,举行家宴,祭供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
      有的还要弄些糖食糕点,叫作:摆茶。等吃毕茶,亡灵们便起身要走了。
      天完全断黑之后,一家人携带着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或者草灰,在地上划出若干的圆圈圈,一个亡灵一个圈子。表示出是这位先人的领地,再在圈内泼一些水饭,给他焚烧的纸钱便在这圈子里头烧化。不然的话,那钱就归旁人得了。
      世间人认为:这阴司地府和人间一般样儿,同样少不得用钱财开路。人死时焚化的那点纸钱,等到这会儿,早已是所剩无几。于是乎,年年的清明节,中元节,还得继续不断地给他们烧纸钱补充家用。不然的话,亲人们没得钱用,便寸步难行,常言道:一文钱憋死英雄汉么!亡灵们身上没得钱财,在那边可就得受穷背苦熬撑着过哩!
      焚烧纸钱的时候,一边烧,一边还得不停地念叼:某某领钱!直到把所有祖宗亲人都烧到后,另外还得在空地上焚烧些散碎纸钱。老人们说是,这纸钱是打发那些无家无室的孤坟野鬼们,他们若是得不到打发,就会抢掠其它鬼魂的纸钱。
      为着不给死去的亲人惹上麻烦,让活着的人也省事省心,人倒也不在乎多烧几张纸吧。
      大人们给亡灵烧纸时,晚辈们则要跪拜在旁边的空地上,每打发一位先人,就得不停地给这祖宗先人瞌头。直到给所有的先人烧完纸钱后,后人们才能起身爬起来。
      烧完纸钱,一家家相拥着,去到大河的边上,看人们放河灯。
      河灯多是用块木板子,上面钻些眼子,插上些削得细细的竹条子,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也叫做“水旱灯”。这灯笼里面插得有蜡烛,到放灯时刻,人用火把那蜡烛点燃起,然后,把这灯笼推开去,让灯笼逐水漂流远去。
      老人们的说法,放河灯是为着给那些冤死的鬼魂引路的。灯灭了,河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七月半放河灯,家家店铺都得关门,据说是要把街道让给鬼魂们过路。街道正中,每隔百十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着人们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11: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半’便成为一代代的后人们,明白了长幼有序,别亲疏远近的功德。不如此,后来人便一层层疏远开来,传承得几代人缘,也就各自东西,搞不清自己的来龙去脉了。如此的一来,少不得数典忘祖的事儿也就扒拉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11: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不望吃,不望穿,望的是清明坟前纸叶儿翻!等将来老子一跟头倒落地时,人变作了鬼,一副枋子(棺材)埋在青山上,孤零零冷凄凄好悲凉呵!俺能指望的是到了清明,中元节气时候,你们这一帮儿女还能记得有我这么个伢(父亲),还能记着给我上一杯酒,盛一碗饭,烧几刀纸,瞌几个响头,那就是俺天大的福份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11: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东西,其实是目前还没认识的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11: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15-8-27 11:42
有些东西,其实是目前还没认识的科学!

是的!人们之所以信奉,乃是还解开谜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12: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传统的孝道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15: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看见不少人在街上画几个圈圈,烧好多好多值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16: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付蝶 发表于 2015-8-27 15:34
前两天看见不少人在街上画几个圈圈,烧好多好多值钱。

那便是打发亡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22: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傍晚,我们家也在路边上香点烛,画圈圈,写上名字,烧纸钱,礼送逝去的长辈回地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7 22: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桃源老光这篇文章把中元节的讲究说清楚了。我已将其转发到我的朋友圈和聊天群,供200多个朋友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23:25 , Processed in 0.0362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