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92|回复: 16

廓清历史的迷雾——驳“国民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 15: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廓 清 历 史 的 迷 雾
——驳“国民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论

桃源县一中退休教师 奇梅

    写在前面的话:笔者有感于现在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上就抗战的话题,出现一些别有用心的言论,这些言论一方面露骨地美化国民党及其战犯(如张灵甫、汤恩伯之流),一方面又竭力否定共产党抗战的历史功绩。本文的立意在于既肯定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一些贡献,但重在揭露国民党在此期间的斑斑劣迹,肯定共产党在抗战中力挽狂澜拯救民族的历史贡献,于是原创《廓清历史的迷雾》一文以正视听。

    从1931年的“九·一八”到1945年的“八·一五”,在这漫长的14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国民党广大爱国将士同仇敌忾,浴血战斗,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然而,现在有些别有用心者罔顾历史事实,利用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以“大揭秘”、“还原真相”等抢人眼球的说辞散布种种流言蜚语,竭力否定共产党在抗战中可鉴天日的历史功绩,鼓吹国民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并把一些祸国殃民的战犯标榜为“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制造历史迷雾蛊惑人心。
    国民党抗战有过一定的功绩,包括常德会战在内的国民党广大爱国将士拼死杀敌,为战胜日寇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对此,人们已有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整个国民党(特别是其上层)称得上抗战的“中流砥柱”吗?因其斑斑劣迹,我们只能作出否定的回答。

    劣迹之一:“党国”高官,中饱私囊。

    国民党巨头们在抗战时期除了侵吞国帑,还要染指外援,大发国难财。1942年,美国对华提供了价值为35亿美元的军用物质,但这些援华物质,装满卡车沿着印缅公路开进中国后,有很大一部分便下落不明了。这些战略物质不久就出现在黑市上,有的还通过走私落入日寇之手。史迪威将军向罗斯福密报此事,称此为“二战中最大的丑闻”。战后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见到财政部关于美援被贪的调查报告,在议会气得大骂国民党四大家族:“贼!他们都是一群贼!一群可恶的贼!”此外,这些“党国”蠹虫还通过海关走私、外汇黑市、苛捐杂税、滥发钞票(致使抗战时期物价飞涨1800倍)等罪恶手段非法敛财,中饱私囊。“国军”上将汤恩伯在河南榨取民脂民膏,导致饿殍塞道,哀鸿遍野。当时的民谣“河南四殃,水旱蝗汤”就是对国民党罔顾民众死活的血泪控诉!而汤恩伯对河南民众的暴虐,仅是国民党对全国民众巧取豪夺的冰山一角!
    国民党在经济领域挖塌抗战大业的墙脚,这还算“抗战的中流砥柱”?
     
    劣迹之二:文武大员,投敌如潮。

    抗战期间,国民党有一大批军政要员投降日寇,以致呈现出“降官如毛,降将如潮”的可耻局面。有学者统计,从1939年至1945年,至少有包括“国军”上将孙良诚、庞炳勋、方先觉等在内的99名国民党高级将领率领50多万装备精良的正规军投敌,成为死心塌地效忠日寇的百万伪军之“中流砥柱”(令人不解的是国民党政府还给这些已经“易帜”投日的伪军继续提供军饷和装备),据《剑桥中华民国史》记载,“日本人则利用这些伪军去保卫其占领的地区,以对抗共产党游击队”,难怪近100%的伪军放开“国军”不打,专门配合“皇军”攻打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在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投降日军的人数,竟然比被国民党军打死的日军人数还要多。据美国统计,侵华日军死亡人数为44.7万人,这个数字包括被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击毙的日本鬼子。我们权且把这近45万日本鬼子的毙命全部记在“国军”一家的“功劳簿”上,也难以改变“国军”投降日寇的人数远比打死的鬼子还要多的事实!
    国民党还有大批文职高官竞相投敌。除了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等22个“中央委员”成为卖国巨奸,还有国民党中央及地方党政其他上百个“特任”与“简任”级别的高级文官竞相投敌。
    国民党军政要员这样投敌如潮,能担当抗日的“中流砥柱”么?
   
    劣迹之三:一边反共,一边通敌

    国民党蒋介石面对日寇咄咄逼人的进犯,下令“绝对不抵抗”,而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却想赶尽杀绝。在抗战的生死关头,国民党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先后制造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牺牲7000余人)、平江惨案(新四军干部10多人以及在平江的抗日军属和其他革命分子1000多人均被杀害)、深县惨案(八路军400余人被杀害)、博山惨案(八路军400余人被杀害)、鄂东惨案(共产党员近600人被杀害)、确山惨案(新四军伤病员、抗日家属和群众200多人被杀害)、陇东惨案(八路军300余人被杀害)、晋西事变(八路军后方医院被袭击,山西六个县的抗日民主政府及抗日武装的干部以及八路军伤病员共计1000多人被杀害)。国民党军统、中统、复兴社(蓝衣社)等特务横行全国,大肆迫害、屠杀抗日志士,一时间亲痛仇快,血雨腥风!
    国民党在反共的同时,却与日寇暗通款曲,陆续签订了一系列卖国协定。
    1932年5月与日寇签订《淞沪协定》,撤离在上海浴血抗日的十九路军,把上海的驻军权拱手让给日寇。次年同月,又与日寇签订《塘沽协定》,承认日军对东北、热河的占领,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大门。1935年6月27日,又与日寇签订《秦土协定》,撤离长城沿线的国民党驻军,应日军要求,将国军抗日将领撤职查办,取消察哈尔省的国民党政权,协助日本特务测绘军用地图,为日军在华的经济活动以及公路铁路交通提供方便。再过9天,于7月6日又与日寇签订《何梅协定》,承诺取缔河北省的抗日团体和抗日活动,并放弃在华北的主权。
    以上事实足以证明:大敌当前,国民党已经沦为彻头彻尾的内奸!
    就在国民党与日寇签署这一系列卖国协定之际,中国共产党力主坚决抗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率先五次发出抗日救亡的号召,深刻揭露日寇侵华的罪恶行径,提出抗战主张。1932年4月15日,中共发表《对日战争宣言》,表示“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1933年1月7日,中共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山海关和进攻华北告全国民众书》,提出“建立群众的统一战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1935年7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国防政府,组织抗日联军,实行全民总动员,武装千百万群众,战胜侵略者。
    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日,所以国民党在与日寇签署卖国协定的同时,先后派出数十万直至上百万“国军”围剿红军以及改编后的八路军新四军。国民党的这些倒行逆施,原来是既要巩固其独裁统治,又要防止共产党搅了他们亲善日寇的春秋大梦!
    国民党前述斑斑劣迹,我们不作赘述,现在重点看看它的下述劣迹。
   
    劣迹之四:“国军”溃逃,民众遭殃。
    国民党多年来宣扬进行了22次抗日“大会战”,这也是某些人给国民党贴上“中流砥柱”标签的主要依据。这些“大会战”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是: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晋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湘西会战。各路“国军”进行的这些“大会战”,其时空坐标大致是由东而西、由北而南,与国民党军队溃逃的整体路线竟然完全相吻合!这就是说,“国军”每“会战”一场,就往西往南逃一路,于是边打边逃,一溜烟就窜到峨眉山去了!
    如果“中流砥柱”论者不承认国民党的溃逃,看看“国府”搬迁的路线就行了。“淞沪会战”败绩,南京不保,“国民政府”的那块招牌从南京扛到武汉;日军南下,武汉不保,于是那块招牌从武汉又扛到重庆。幸亏八路军新四军拖住日军与之缠斗,使日军分身乏术,无法紧追西逃的国民党,不然,“国府”的招牌还要扛到西康去,甚至可能扛到境外去当流亡政府!看看国民党那一路西逃的狼狈相,“中流砥柱”论的编造者,你们的脸不红么?
    “国军”溃逃的恶果除了国土沦陷,就是民众遭殃。抗战期间发生的几次大惨案,都是“国军”的大溃逃造成的。
    先说南京惨案。我们在声讨日军惨绝人寰地屠杀我30万同胞之时,难道不反思国民党的无能么?1937年的“淞沪会战”,“国军”对日寇以众敌寡,却最终败绩。于是“国都”不保,15万守军罔顾南京数十万生灵之安危,不战而逃。日军于1937年底轻松占领南京之后,向我无辜同胞举起了罪恶的屠刀!
    再说1938年6月的花园口决堤。说到这次灾难,要先从台儿庄战役说起。29万国军对2万日军,最后国军以伤亡5万人的代价毙伤1.2万日军“大获全胜”。正当国民党陶醉于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之时,日军卷土重来,夺取台儿庄并直扑徐州和兰封。还未与日军交锋,“国军”两个上将桂永清和黄杰(都是蒋介石的爱将)率领国民党最精锐的德械部队就逃离了战场。这样,国民党组织的“徐州会战”和“兰封会战”未战先败,连蒋介石都承认这是“战争史上一千古笑柄”。为了让南逃的“国军”摆脱日军的追击,蒋介石竟然不顾民众死活,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致使豫皖苏三省44县的29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民众遭受灭顶之灾。在这次人为的大灾难中,淹死、饿死者有89万之多(请注意,这是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人数的三倍),另有390万人流离失所,受灾民众共达1200万人!
    再说长沙文夕大火。国民党为了阻止日军进攻长沙,为“国军”继续南逃赢得时间,在花园口决堤之后的同年11月11日,蒋介石密令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这样,又一场人为的大灾难发生了。最终导致长沙在这场大火中3万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毁于一炬。次日,国民党的喉舌“中央社”竟无耻地吹嘘道:“当局自13日凌晨3时起,即自动毁城……此次大火,长沙将无一草一木可以资敌。”
    国民党军队为逃命,在一年之内先后以水、火阻敌,荼毒黎民,难道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中流砥柱”?
    再说南县厂窖惨案。从1943年3月开始,日军发动了鄂西、湘北战役,拥有10万之众的国民党滨湖驻防部队,一触即溃,纷纷夺路往西、南溃逃。国民党一支嫡系主力万余人在3000日军的追击下,逃到南县一个叫厂窖的小镇。当时整个厂窖被包围的军民共有5万余人。5月9日至12日的三天之内,日军在这里惨杀中国军民3万多人,摧残致伤3千余人,强奸妇女2千多人,烧毁房屋3千多间!我无辜同胞遭受屠戮之时,国民党这“中流砥柱”逃到哪儿去了?
    我们再来看看现在被某些人吹捧为“抗日英雄”的“国军”上将汤恩伯在河南逃跑时的丑行。1944年春季开始,日军发动“一号作战”。驻守河南的汤恩伯集团装备精良的40万“国军”,面对5万多日军的进攻,竟然全线溃败,前后不过38天,河南全省就被日军占领。汤恩伯首先脱离战场逃走,而且还命令其部队所属800辆卡车中的600辆,为他和他的妻妾亲戚们搬运从河南搜刮来的财宝家私。
    国民党由于腐败无能,消极抗日,丢失了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让近三亿百姓沦落敌手,最后逃到西南一隅养精蓄锐,准备日后找共产党打内战。而共产党领导几万装备低劣的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华北、华东和中原等被国民党丢弃的地区,和装备同样低劣的新四军一道,发动民众,在血与火的战场,与敌寇反复拼杀,建立和扩大根据地、解放区,不断壮大抗日武装。至抗战胜利前夕,共产党已收复一半被国民党丢弃的国土,解放了沦陷区一亿多民众,因而出现日寇投降时共产党的军队在最前线,国民党的军队在大后方的局面。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在回忆录中指出:抗战后期,国民党的权力、蒋介石的权力仅限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连国民党政府的影子也找不到!
    近年来,某些别有用心者学着当年蒋介石的腔调污蔑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游而不击”,美化“国军”敢打大仗恶仗。事实真是这样吗?请看下面两则史料。其一:1941年1月20日,东条英机在日本参众两院做关于1940年总结报告时说:“昭和15年(1940年)重庆敌军抗战之特色为作战非常消极,迄今未进行主力反攻,只有共产党军于去年8月在华北进行大规模反攻;与之比较,蒋介石嫡系及旁系军队始终采取守势。”其二:1944年1月15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华北军》发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度综合战果,充分说明了过去以重庆军为对手的华北军,在今天已完全转变为以扫共战为中心的事实:敌大半为共产党军……交战回数一万五千次,与共产党军的作战占七成五,交战的二百万敌兵力中,半数以上都是共产党军,我方收容的十万九千具敌遗尸中,共产党军约占半数,而七万四千的俘虏中,共产党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三成五。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也说明了共产党军交战意识的昂扬……”(上文中的“华北军”指驻守华北的日军)。那些诽谤共产党抗日武装的别有用心者,看了这些史料,应该摸摸你们的脸被打肿了没有?
    现在也有人为了掩饰国民党的无能,就喋喋不休地说国民党军与共产党武装相比,打死的日军多,击毙的敌将多,于是这也成其为抗战“中流砥柱”的理由。国民党占据全国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拥有的军队数十倍于共产党武装,除了陆军,还有空军和海军,另加陈纳德航空队和苏联空军志愿队助阵;军队的装备远远优于仅有大刀加步枪的共产党武装。作为一支正规而庞大的“政府军”,理应远比共产党消灭的敌寇多。这点战绩难道还有脸吹嘘?难道凭这点战绩就能遮掩其丧师失地,畏敌若鼠,虐民如虎的桩桩丑行?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既要理直气壮地肯定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又要敢于撕开国民党是抗战“中流砥柱”的画皮,从而廓清历史的迷雾。
    当然,我们评述国民党上层抗战时期的腐败无能,并不是否定国民党广大爱国将士的牺牲精神。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广大爱国将士以身殉国,血洒疆场。他们惊天地泣鬼神、气贯长虹义薄云天的伟大精神永垂不朽!
    (待续)
    (作者电话:137073610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6: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赞同,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6: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赞同,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6: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揭露国民党在此期间的斑斑劣迹,肯定共产党在抗战中力挽狂澜拯救民族的历史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6: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奇梅老师的《廓清历史的迷雾》,真的如饮甘饴,大快朵吲。奇老师用大量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还原了历史的真实。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许多舆论平台罔顾历史事实,受一些反共乱国,别有用心的人的蛊惑和煽动,把国民党军队当年从东北一路大踏步败退到大西南,把四万万同胞的三万万同胞,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中最富庶的四分之一丢弃给东洋鬼子,所谓十几场会战无一不是惨败的“英勇国军”的真实面貌,真实的展示在我们的面前。本人前不久采访抗战老兵周广田的文章《南京保卫战战了吗?》,也是揭示了这一事实。腐败无能的蒋介石政权,大发国难财的“四大家族”,“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策略,河南的四大灾害”水旱蝗汤“,国难当头,蒋介石密谋亲自指挥的“皖南事变”等多次反共高潮,九一八之后给张学良的电报“望兄切勿逞一时之气,绝对不得抵抗”,所谓的“南京保卫战”,简直就是一场儿戏,十五万守军一触即溃,河南花园口掘开黄河,据说目的是为了迟滞日寇的进攻,结果是几百万河南人民的死亡和流离失所,长沙大火是为了不给日寇给养,结果是几十万湖南同胞的死亡和无家可归。。。。。。如此等等,足以说明国军是何等的“英勇”了,美式,德式装备助推国军的神速败退。
      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望各位同仁精读、深思、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6: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7: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梅教师是狠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7: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客观公正阐述了谁才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建议楼主发帖到各个网站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21: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也有人为了掩饰国民党的无能,就喋喋不休地说国民党军与共产党武装相比,打死的日军多,击毙的敌将多,于是这也成其为抗战“中流砥柱”的理由。国民党占据全国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拥有的军队数十倍于共产党武装,除了陆军,还有空军和海军,另加陈纳德航空队和苏联空军志愿队助阵;军队的装备远远优于仅有大刀加步枪的共产党武装。作为一支正规而庞大的“政府军”,理应远比共产党消灭的敌寇多。这点战绩难道还有脸吹嘘?难道凭这点战绩就能遮掩其丧师失地,畏敌若鼠,虐民如虎的桩桩丑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21: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既要理直气壮地肯定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又要敢于撕开国民党是抗战“中流砥柱”的画皮,从而廓清历史的迷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23:38 , Processed in 0.0357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