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严维贡 于 2019-4-23 11:17 编辑
两老人“弹琴说爱”,发生了离奇故事!
一月之前,福寿颐康园万寿楼二楼住进了一位年近古稀的杨妈妈。杨妈妈旁边住着两位老夫妻,男的姓廖,今年92岁,是一位颇有资格的离休干部。大家称他为廖老师。
半月前,杨妈妈房里悠扬的琴声飘出窗外,在田野上空回荡,像一股股甘泉,是那么的沁人心脾。
接下来的日子,廖老师每天都在隔壁房里听杨妈妈弹琴:《我的祖国》、《敖包相会》、《春满桃花源》、《心雨》········廖老师沉醉了,他觉得那首首歌曲宛如阳春白雪,天籁之音,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一天,廖老师按耐不住了内心的激动,来到杨妈妈房间里,高兴地说:“你这电子琴弹奏得真好啊!我也想买台琴来弹弹,容易学吗?”
杨妈妈看出了他的心思,满口答应:“好学好学,我愿意和您切磋”。
很快,廖老师的女儿就为爸爸送来了崭新的电子琴。不过十来天吧,杨妈妈真心诚意指导。廖老师专心专意练琴。昨天,我去廖老师房间采访时,听他即兴弹奏了几首新老歌曲,是那么的婉转动听。
非常智慧的杨妈妈,在和廖老师的接触中,深深感受到他们夫妇之所以健康长寿,主要原因是他们长期恩恩爱爱的结果。
杨妈妈为了表达对廖老师夫妇的羡慕之情,带着严重痛风、右手肿痛的苦恼,一划一笔艰难地写出了下面这篇美好的文章。
当我第一天走进福寿颐康园,我就认定这就是我永远的家了。福寿颐康园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她的大气,走进她的群体就感到很温馨。当时接待我的是向卫萍部长,觉得她特别平易近人,和蔼热情。我住楼层护理我的生活小秘书、还有住院老人邓大姐。她们的热情让我立刻感受到这里就是我温暖的家。 来到福寿颐康园一个月的时间,我认识了一些人,她们来自市区、周边乡村或社区。她们有的是退休干部、离退休干部、还有医生和老师,更多的是平常百姓。 在历史的长河中,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更有那些坚贞不屈的爱情,在人们的生活中是那么的刻骨铭心,点点滴滴都融进了我们的心底。 今天,我想讲一个来到福寿颐康园后我所认识的一对普通老人,尽管他们的爱情并不是那么伟大,也不是那么动人,但廖爷爷、郭奶奶的爱情故事已彻底地走进了我们大家的心里。廖爷爷一九二八年出生,今年九十一岁,他大郭奶奶六岁。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近七十年。快到钻石婚婚了。他们教育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很有出息。大儿子在北京、小儿子在美国,女儿是一个孝女,三天两天就到养老院来看看,并且送这送那,关怀得无微不至。廖爷爷本人是一个永远不服老的人,九十一岁高龄,还不断地学习。他喜欢乐器。前不久,他买了一架电子琴,每天不厌其烦地抓紧时间练习,从不懈怠。他这种老有所为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学习他活一天就要活好一天,哪怕明天就会老去,也要开开心心的。廖爷爷每次专心的练琴,郭奶奶总是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时而喜笑颜开,时而眉飞蛇舞。这是一幅多么绝妙的爱情图画啊! 我知道将近七十年中,他们有好多好多的故事,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人间的所有他们都曾经历过。在那漫长的岁月里,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我想:只有两个字能够诠释,那就是两个人内心对爱情的执著。两人的甜蜜爱情,让我看到了人们最纯洁、最善良、最可贵的中华美德。他们的感情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永远都是相互手心里的宝”。在这里,我衷心祝愿爷爷和奶奶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