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九丰村“美丽乡村建设”一瞥图文浮山松 结束现场参观,我们又回到村部举行座谈,先后听取了吴书记和原九里村支书胡云华,原众丰村支书邵大喜,原柏枝联校书记、校长邵国家老党员的热情介绍。从他们的介绍中我们得知,该村之所以能从省级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县的美丽建设模范示范村,是因为创造了如下成功经验:
第一、支部堡垒坚强有力。村党支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狠抓基层党建工作,坚持“软硬”并举,实现了两手抓两手硬。一是班子成员和谐共事凝聚力强。村党总支坚持“一心为公”,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凡重大问题都集体讨论解决。特别是书记“一把手”善于团结不同意见的同志,化离心力为向心力,形成了“无形领导力”。二是支部党员模范带头执行力强。全村89名党员,每名党员都能坚持做到了事事处处模范带头,身体力行,要求普通群众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 第二、全村上下同心协力。乡村振兴重在精神振兴,村党支部坚持以实际行动教育引导,带领全体村民脱贫致富,使全村上下同心协力。如拓宽村道,征地拆迁村道路旁上百户人家,无论是拆围墙还是占菜园,村民都积极主动配合,村里没有花一分钱补偿;如修渠道、修机耕路、开垦油茶林,只要村里一动员,家家户户坚决响应,积极服从,没有一人起哄闹事。 第三、多方援手形成合力。在座谈中吴书记深有感慨地说,乡村振兴需要内因与外因紧密结合,缺一不可。久丰村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外力的助推:一是政策扶持;二是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三是家乡在外工作人员的维持;四是相关单位的携持。没有这些,村里基建投资不能到位,产业基地不能建立。 第四、产业依托激发活力。久丰村的巨变,得力于油茶产业的兴起和烟叶产业的强盛。油茶产业是该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首要朝阳产业。2015年12 月,在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引进湖南山樱农林公司在该村建立油茶产业基地,实行土地入股、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的发展模式。油茶产生效益的前5年,公司一次性付给农户每亩500元的土地租金,目前已种植近4000亩,村民仅租金一项就取得收入达200万元;同时,村民进入油茶基地务工人员达数百人,每年仅取得的务工收入将达数百至千万元。而且公司从第6年开始,按照公司、村集体、农户73%、2%、25%比例实行效益分红,不少村民每年将要分到数万元的红利,有的甚至更多。油茶基地真正成为了村民的“绿色银行”。 强盛的烟叶产业是该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据了解,该村为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不断地烟叶产业做强做大。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种植20至50亩的产业大户近20户,烟叶产业早已成为全村致富奔小康的一大主要支柱产业。当然,还有传统的种粮产业,全村每年种植上100亩稻谷的大户就有6户。村民邵国民就是其中之一,每年种粮100多亩,就是靠种粮致富的。 在座谈会上,我们还了解到,村里为了加快全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在油茶基地又设计出新的发展蓝图,那就是村里已经通过本村在外工作的医学博导邵先舫先生牵线搭桥,与中国中药集团搭成意向性协仪,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油茶林中开展林药套种。 离开久丰村,回想自己耳闻目睹的一切,让我深深感受到,这里的乡村真美丽,而且将会一天比一天更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