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68|回复: 37

夏应运(原作)临澧地名故事之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5 07: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应运 于 2019-5-5 07:02 编辑

文/夏应运
梅镇的故事



      修梅镇位于临澧中部,地处澧水之南,道河之北。二○七国道横贯全镇。修梅镇原名赵家乡,1950年为纪念诞生在该乡凉水井的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将领、孙中山总统府代参军长林修梅,改赵家乡为修梅乡。
      林修梅将军,名祖堃,字修梅,号浴凡。1880年3月1日出生于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将军从小天资聪颖,读书勤奋,思维敏捷。看到祖国疮痍满目,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就埋下了民族之恨的种子,他忧国忧民,报国之心无时不在。时常独自叹息:“事亟矣,可奈何”,在那暗无天日的年代,他觉得以文救国的希望不大,便毅然投笔从戎走上武装救国之路。
      1906年,林修梅将军自费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那里结识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先行者,遂加入了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1908年12月,林修梅将军学成回国,被派往四川新军任职。正值此时,西藏问题日益严重。由于西藏地理位置特殊,当局即令新军入藏分驻各大要塞,林修梅被分派在新军三营任职。经过50多天的长途跋涉,历尽了艰辛,终于到达昌都。时下,由于西藏达赖喇嘛很不理解,在英国公使唆使下,藏军千方百计阻止川军入藏。林修梅将军审时度势,以国家大业民族利益为重,于是上书《治藏策》、《西藏都练公所简章》,这些建设性建议被当局采纳,采取了一些列怀柔政策,实行“混合编配”,“各处要塞仍需兵分布,方足以资镇摄”,避免了一时的民族冲突。在他的正确主张下,西藏问题曾一度缓和。虽然他的那些正确意见未被全部采纳,但是,对以后若干年来西藏问题乃至整个中国的民族问题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后,革命曾一度处于低谷,这时,林修梅将军心情虽然沉重,但他仍然怀着对革命充满胜利的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他曾借古人“日幕倚窗前,寒梅看花来”诗句意欲探求革命新路。他在1912年写下了两首《和友人红叶诗》可以说是探求春天信息的上乘之作。为了迎接春天的早日到来,林修梅将军冒着生命危险,首义衡阳,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响应,使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83天的皇帝梦彻底破灭。将军指挥战争数十次,屡战屡胜,可谓“功略盖大地,义勇冠三军”。在1917年4月的护法战争中将军身先士卒,左股受伤后仍然坚持战斗,大大鼓舞了士气,创造了以五千之师击败三万之敌的战例,这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也是少见的。
      林修梅将军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深受孙中山先生赏识,被委以重任。然而,正当将军踌躇满志,帮助孙中山组织北伐战争之时,因患牙病而误于庸医,于1921年10月21日英年早逝,时年42岁。林修梅将军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为国为民的卓著功勋永存史册。现在用将军之名来命名修梅镇,正是让我们子子孙孙永远继承将军遗志,永远弘扬将军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5 07: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修梅将军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深受孙中山先生赏识,被委以重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5 07: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辛亥革命的先驱林修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5 07: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修梅将军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为国为民的卓著功勋永存史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5 07: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辛亥革命的先驱林修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5 09: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那暗无天日的年代,他觉得以文救国的希望不大,便毅然投笔从戎走上武装救国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5 09: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5 09: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用将军之名来命名修梅镇,正是让我们子子孙孙永远继承将军遗志,永远弘扬将军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5 09: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夏应运临澧地名故事(原作)而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5 17: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清新 发表于 2019-5-5 09:10
为夏应运临澧地名故事(原作)而赞!

诚谢会长雅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9 04:18 , Processed in 0.0346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