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阳汉风 于 2019-5-15 08:25 编辑
恢复县人民政府
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汉寿县古有县衙、民国时期有县政府,解放后有县人民政府。县令、县长称之为父母官。封建县衙和民国政府因革命而先后被废除。解放后的县人民政府也经历了一个被砸烂,而又恢复的历史过程。
一、县人民政府威望高
县衙、县政府、县人民政府直接管理民情,所以威望很高。当县令、县长的大多是知识分子。古代当县令的人必进士、举人出身。民国经历38年,汉寿县39任县长,大都是大学生。1949年8月,汉寿县和平解放,新成立县人民政府,由南下工作团员刘亚南(后任湖南省副省长)当县长。从学历来看,他是河北省直隶第七师范学校毕业生,在来汉寿的南下工作团员中也是最高文化人之一。 南下工作团员中由梁向明任中共汉寿县委书记,他也是文化人。汉寿解放初,县委虽然领导一切,但直接与群众见面的还是县人民政府。比如县里张贴布告,规定人民群众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什么,以县人民政府的头衔,并加盖县人民政府的大印。再如土改划成分,分田地,土地证上也是盖的县政府的大印。还有征兵、征粮、教育和治安等等,都是县人民政府执行。所以,汉寿县人人皆知有个刘亚南县长。
1965年,我被调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当时县人民委员会和县人民政府合署办公)任秘书。县长是后来任过常德地区行政公署常务副专员的何秋舫(1928——2004)。县委常委分工他管农业,而他对“县长”一职也同样兢兢业业,顾及全面,及时处理群众的诉求。那时来信来访也很多,一般由我接待后,再向他汇报。他要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有时还要我陪他一道去调查和处理人民群众的信访。后来,他见工作忙,群众也难找到县长,便借鉴阮陵县的经验,将每月15日定为“县长接待日”,由正、副县长接待群众。
县长接待日,切实解决了一些棘手问题。说来也奇怪,有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县长一说,群众也就没有什么意见了。更没有“违法上访”一说,人民政府爱人民,人民也十分拥护和支持人民政府。
(共九节,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