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拓思 于 2019-6-13 09:01 编辑
化悲痛为奋进之力
后人了解其父征粮被砍一事 70年下学期不久,我父亲的病更严重了,我请假去医院看他,我走时他有点恋恋不舍。但我是老师,教书要紧,我回到了学校,十月份我又去医院看了一次,我看父亲病情没有好转,我马上给在西洞庭工作的大哥打电话,大哥马上赶来临澧,我们与医院商议,决定转院到常德地区人民医院,我们来到地区医院,找到了在医院当军代表的胡其昌,胡其昌是同我家一个生产队的,两家是世交,由于他的协调,很快住进了医院,医生检查后诊断为胆结石导致肝硬化,必须马上手术,当即手术,从肝胆部取出的石头装满了能装一斤水的瓷缸子。由于胆里的结石在后期疯长,导致胆管堵塞,胆汁无法排出,使肝部浸泡在胆汁中,致使肝部严重纤维化,由于时间太久,导致严重肝硬化,不可逆转。这是由于县中医院诊断错误,将很容易治好的胆结石误为黄疸型肝炎来诊,耽误了时间。如当时送到县人民医院作出正确诊断应该是不难的。当时为什么没送县人民医院呢?因为在文革时期,我父亲因临澧解放前几个月在国民党政府的田管处做事,说他是伪政府工作人员,有历史问题(其实他是和平起义人员),打倒刚“解放”不久,谁会关心他的病情,随便把他安排在县中医院后就无人管了。 所谓历史问题,是因为我父亲1949年5月—1949年7月,在临澧县田管处任职,田管处是县政府下属机构,是负责管理县政府公有土地、矿山、森林等自然资源的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国土局或自然资源局),因当时说国民党县政府是伪政府,那田管处就是伪田管处,所以说他有历史问题。其实,在临澧临近解放之时,他和他的几个同事不顾田管处主任的反对,偷偷将土地账册及有关图表交给南下解放军接收人员,实现顺利接管,后来定为和平起义,还颁发了和平起义证书。 父亲手术后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由大哥陪护,病情无法逆转,回天无力,医院动员将其接回家,把父亲接回家后,我请假几天陪护他度过了最后三天,第一天,他把单位还有些账目等事宜作了交代。慢慢气息变弱,很少说话,我安慰他,我们用土方子来治还是有希望的,他说:“我知道好不了了”。第三天我对他说:“你还有什么话说没有?”他说:“我没什么要说的,只是你们要向组织说清楚,我一生是跟共产党走的。”休息一会后,他说:“我死后,你们要继承好沈氏家风,沈氏家风是:爱国爱家,德行惟上;从政清廉,为民自强.。你们今后不管干什么,都要遵守这个家风家训。”我说:“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把沈家的良好家风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的。”不一会儿,他似乎放心了。11月24日夜他永远合上了眼睛,享年五十三岁。 临澧太浮山 11月26日,我们为父亲举行了追悼会,参加追悼会有我生产队社员、亲朋好友、雨台小学于老师带领的高年级学生、观音庵粮管站的刘姓干部代表单位参加,在追悼会上,大队支部书记雷杰乔介绍了他的生平,他说:“沈宏业同志的一生是辛苦勤劳的一生,特别是在解放时参加革命工作以来,为人民服务勤勤恳恳,真正做到了当一个人民的勤务员。他1949年7月在临澧县城参加和平起义,并由南下干部田文卿、孙长玉两同志介绍参加了革命工作,起初在支前指挥部工作,他1949年10月下旬到本县太浮山区王化桥为国家征收粮食,反动势力祝瑛部指使土匪手持菜刀、镰刀将其头部砍中六刀,在昏迷苏醒后还将收粮单据账目收藏,经全力抢救才幸免于难,被政府评定为甲等劳动模范和贰等乙级国家残疾工作人员……沈宏业为国家、为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值得人们纪念。” 出殡那天,于承庆老师带领高年级学生为我父亲送了最后一程。敬爱的父亲,您安息吧! 人的价值不是用寿命来衡量的,我父亲虽然只活了53岁,他没给子孙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为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流鲜血、为社会主义建设做新贡献的这种革命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他的儿子,我要化悲痛为力量,把这种精神化作我奋进的动力,我要继承父亲的遗志为党的事业而奉献智慧和力量。 在父亲病重期间,我为了学生、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只看了父亲几次,只陪了父亲几天,虽然可以用“忠孝难两全”来原谅自己,但在宣扬“百善孝为先”的今天,每每忆及此事,还是有一种愧疚感。(连载之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