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拓思 于 2019-6-13 09:02 编辑
宝贵精神 力量源泉
左起胡杰锋、沈文锋、杨新涛 1970年常德地区教育战线掀起了学习艾祖信的先进事迹的热潮,艾祖信是汉寿县一公社中学的党支部书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一名优秀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他的事迹遍布报刊杂志。1969年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曾做出决定,表彰他认真看书学习,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优秀事迹。这一年,他作为国庆观礼代表,幸福的见到了毛主席。 艾祖信是一个好老师,也是一个好学生。他总是把认真学习摆在首位,他说:“做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先当学生,再当老师,自己学懂了,才能去教人。他是校长也是兼课老师,身患多种疾病,可是他不管工作怎样忙,病情怎么重,每天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坚持写心得日记。他注重师生关系,上课是老师,下课后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家长称赞“艾老师能文能武,将孩子放到他的身边读书,真正一百个放心。” 我以艾祖信老师为榜样,认真教书育人,获得学生家长、大队党支部、公社教革会的肯定。 人的一生要面临很多考验,每个人都会作出自己的答卷。1971年元月,我所在的生产队对两位民办教师的工分作了调整,我被调减了100分,另一位老师被调减了300分。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的底分是10分,100分就要出工整整十天,那一个是女老师,他的底分是8分,那300多分就要干近40天。为什么会调减呢?因为当老师天晴下雨都在出勤,而生产队的劳力因有时下大雨不能出工。所以老师的工分就会高一些,他们有意见了,于是就扣减下来。这里面就有两个问题,一是同工不同酬,男女老师做的同一工作,但女老师的报酬就比男老师的低,这是因为女老师是与生产队的女劳力挂钩的,男老师是与生产队的男劳力挂钩,如果是公办教师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二是多出勤不能多得工分。尽管天下雨,老师仍然在出勤,但生产队的劳力不服气,他们劳动不吹风不下雨反而报酬还高些,谁愿意!但他们没有想到,知识是创造财富的,而知识的掌握也是要付出劳动和成本的。更何况,当老师,除白天要教课外,晚上还要批改作业和备课,一般都在晚上十点钟以后才休息。 1971年2月上旬,县里举办了寒假教师班,几天的充电加油,使我受到启发和教育,增添了干劲,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我在2月9日的日记中写到:“想过去,差距太大,辜负了党的领导,看今朝,鼓足干劲,教育革命重担永远不歇肩,展望未来,豪情满怀,革命前景无限好。” 从县城回来时,我肩挑100余套书本,步行三十余里,挑得汗流浃背,以至于患上了重感冒,但想到第二天开学,可还有两个生产队没走访,新生的通知还没有发送,我不顾生病体弱,从床上爬起来,去走访学生和下发新生入学通知。因为当时实行的是上半年为第一学期、下半年为第二学期的学年制,即学年不跨年,这样,学生人数增长与否关键看第一学期。 1972年3月1日开学了,通过全体老师的上户家访,这期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已由去年的107人增加到160人,由原来的3个班增加到4个班。这样,我们校舍就缺了一间教室,在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我们决定自力更生,搞群众运动修校舍,从3月5日开始动工,我被抽出来抓修建,我打着赤脚,忙得汗流浃背。3月19日,我从高家片开会回校,然后带领大家修屋,我负责砌砖,黄兰英老师挑泥巴,砌了四个土台,每个土台坐3个人,一起可坐12人。3月21日,因学校教室有一根檀子树坏了,需换一根好檀子树上去,一时找不到人,于是我和胡杰锋老师去换,一不小心,胡老师摔了一跤,我在去弄檀子树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上,手里抱的一根树掉在自己头上,打在嘴巴上,顿时鲜血直流。当我把血吐完处理之后,又坚持搞,结果还是搞好了。虽然受了点伤,但坚持自力更生之后的成功,还是很有成就感。 1973年2月15日,我校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开学了,公社教革委还给我校调来一位公办老师辛业铸老师。3月1日,我到双龙小学汇报普及义务教育进度,转身返回时已到下午六点多钟,我一个人回来,开始时路还看见走,走了一会儿,天下着雨,天黑了,路很滑,走起来很困难,我摔了几跤,满身摔了不少泥巴,走到柏枝台,我到邮电所借手电筒,没有,只好到邮电所过夜,第二天才回了学校。尽管我摔了跤,衣服打湿了,虽然可算的辛苦,但一想到这是为了完成党交给的教育革命任务,虽苦犹甜。3月初,新调来的辛业铸老师,需要一件宿舍,为了解决辛老师的住房问题,我们就把统一办公的房间缩小,隔出一间房来,需要砖,我找鲁田堡生产队协商好后,我带领高年级学生挑砖,自己挑了3趟,然后砌墙,我打赤脚踩泥巴,3月的天气仍然寒气逼人,但我还是干的满头大汗。次日,我又负责把新砌好的墙粉刷好,好让辛老师住的舒服。(连载之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