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拓思 于 2019-6-14 22:41 编辑
1972年,对我来说,是一个丰收年,这一年我在公社全体教师大会上作过认真读书的经验介绍,两次在公社全体教师大会作过“做一名教育战线的坚强战士”的典型发言;公社教革会在雨台小学召开了一次教育革命现场会。我在这一年被公社教革会评为“教育革命的先进工作者”,被公社党委、公社革委会评为“一九七二年度农业学大寨先进工作者”,被县革委会政工组评为“教育革命的先进工作者”,还在这一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想,在这些成绩和荣誉面前,是自我陶醉、孤芳自赏,还是以此作新的起点,继续努力呢?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成绩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我要像郑板桥歌颂的竹子一样,“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成绩面前不骄傲,砥砺前行开新局。 上世纪七十年代,教育界有一个不可回避的文件《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即1971年5月15日至7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上,张春桥、迟群抛出了“黑线专政论”,8月13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该《纪要》。《纪要》错误地作出“两个估计”:一是解放十七年来“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二是大多数教师和解放后培养的大批学生“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从这“两个估计”出发,会议确定“工宣队”长期领导学校,大多数知识分子到工农兵中接受再教育,选拔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缩短大学学制等。1977年9月19日,邓小平同教育部负责人谈话指出,教育战线要进行拨乱反正,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里讲的所谓“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1979年3月19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的报告,指出“纪要”是错误的,正式宣布撤销。解除了“四人帮”强加在广大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调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客观地讲,这个《纪要》越在上面,造成的危害越大,但对基层来说负作用会小一些,基层会各取所需,对一些符合下面实际情况的精神加以贯彻。我们县贯彻《纪要》精神是1971年国庆节以后的事。《纪要》中提出要大力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搞好幼儿教育以及办好政治夜校等精神还是正确的。 1972年元月2日,公社教革委召开全公社教师会议,传达了佘市公社教育革命的经验,佘市公社的教育革命抓的不错,特别是湖堰小学是我们学习的一面红旗。在会上我代表高家片的全体教师表示了决心,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纪要》精神,大力普及教育,搞好幼儿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 为了保证《纪要》精神的落实,公社组织了交叉检查,我和孙兆国老师检查永乐片,我最佩服接龙小学,他们宣传《纪要》的深度和广度是比较突出的,他们的政治空气很浓。之后我们检查了永乐小学和荷花小学,永乐小学要后进一点。荷花小学的政治宣传搞得好,大喇叭上阵,一个土喇叭能指挥五个排,一百数十名学生,真正做到了一切行动听指挥。通过交叉检查,走出去,扩大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干劲也增添了一些,我下决心,一定要向先进学习,我雨台小学要学湖堰,赶湖堰,超湖堰,夺取教育革命的新胜利! 这次的交叉检查,把我们雨台小学评为了先进学校。元月十五日,公社教革委在雨台小学召开了教育革命现场会。在会上,大队书记雷杰乔在会上作了《党支部是怎么抓教育革命的》的经验发言,我也作了《我是怎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的发言。发言中我详谈如何抓落后班的转变,采取请老贫农进校讲家史,启发学生为革命而学习的目的,学生学习目的正确了,纪律也就变好了。二是批“教书倒霉论”,确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决心,讲到我曾两次放弃粮管站要求我搞合同工,尔后转正的事实,决心“手拿两寸粉笔,站好三尺讲台,立足三十平方米”为培养一代新人而无怨无悔的事。其实,我们学校的点滴成绩是由于大队党支部的领导,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一个代表而已。这天,大队支部书记和高家片领导梁保安同志表扬了我。 2月1日,公社教革委召开会议部署寒假期间我们的任务,即宣传《纪要》、落实纪要精神,办好政治夜校、搞好普及教育、扫除文盲、印好扫盲课本。于是,我们把普及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 首先抓适龄儿童巩固率,加大家访力度,保证适龄儿童都上学读书。我们几位老师进行了分工,2月28日,我和杨新涛老师走访木家冲、学户湾、斗坡三个生产队。2月29日我和杨新涛老师上县取书,在柏枝粮管站搭便车时,碰到了杨新涛的同学游桂枝,在谈话中得知,她已被录取到湖南师范学院外语系,还看了她的录取通知书,我们才知道大学在招生,对她上大学有一种羡慕感。 3月1日,按时开学了,尽管通过走访,学生只来了百分之六十,看来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我决定上完一节课即放学,老师全部下队家访。有个叫于乾英的女孩子,因为要带弟妹没上学,老师们去走访,家长说了许多困难。我便承担起动员于乾英入学的任务。开头,到她家里,她父亲装作没看见,不理睬我,挑着一担水桶出去了,久等不见回来。我向她母亲说了许多,她总是一句话:“我作不了主。”第二次,我又去她家里,她母亲给我退硬信说:“我的伢儿不得读了,你不要再来了。”但是我毫不灰心,第三次又来到她家里,热情耐心地向她父母宣传党的教育政策,并同他们一起忆苦思甜。他父亲说:“我七岁那年,家里想方设法,把我送进了学堂,全家吃糠腌菜,只望我读几句书。哪知地主逼债,父亲只好忍心把我送到地主家当了放牛娃,从此便失去了读书的机会……”老于的回忆使我越发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我又给他讲党对贫下中农的关心,宣传普及教育的伟大意义。老于听后很激动,他说:“不是我狠心,不让乾英读书,实在是家里人手少,她走了几个小孩无人带啊?”我看老于思想活动了,就建议乾英读上午班,下午回来带弟妹,老于觉得这个办法好,高兴的把乾英送到学校。 在那农村社员经济非常贫困,而又儿多母苦的时代,女孩子被放弃读书并非个别现象,可见要达到百分之百适龄儿童读书任务艰巨。国家每月给每个民办教师5元补助,真正落到老师手中的并不多,因为要填补那些连1.5元学杂费都交不起的学生形成的窟窿。 其次,开创新局面,把幼儿教育抓起来,从公社回校之后,我们马上行动,在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我校迅速办起了一个“红孩子班”,给每个孩子做了一白布红边的兜兜,上面印有“红孩子”三字,没有布票、没有钱,老师带头献,黄兰英老师献出了两丈布票,我献出了八尺布票和部分钱,唐羽林和胡杰锋老师也捐了布票和钱。小孩子们穿着统一的兜兜,可爱极了,丝毫不比城里的娃娃逊色,家长们看了高兴无比。 要当先生,先当好学生,认真读书是前提。3月25日,公社教革委召开全体教师会,主题是交流认真读书的经验,会上有五个教师发了言,介绍通过认真读书促进教育革 命的体会,我是其中之一,我主要介绍了我们学校老师群体以及我个人是怎样认真读书促进教育革命的。 8月5—15日公社教革会举办中小学教师学习班,学习班总结了前段工作经验,主要是通过介绍经验、典型发言这种形式进行的;深钻了教材,进行了路线教育和批修整风,最后制订了计划,表示了决心,在会上,我代表高家片全体教师表示了决心。在会上领导小组要我作了《做一名教育战线的坚强战士》的发言,我从“立足平凡工作、胸怀朝阳干革命”、“努力工作做教育革命的促进派”、“继续革命不停步、思想改造不松弦”三个方面作了工作和思想的汇报和介绍。会上,表彰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我们学校是先进单位,我个人是先进个人。我想,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很有限的,一切功劳应该归功于党的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就教学质量来说虽是第一名,但别的学校和老师也取得不少成绩。 9月上旬,为公社教革会在我校举行现场会作准备。连日的准备工作,身体疲劳极了,但一想到公社教革会是想通过现场会的召开来促进整个公社的教育革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场会的成功与否对整个公社的教育事业关系很大。于是,我带领大家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大家浑身是力量,每天都工作到转钟一、二点。9月9日,现场会如期在我校召开,到会教师有70余人,公社教革会副主任、联校校长钱正柏到会指导,老师们看了校舍校容,看了各年级作业,听了教改课,听了大队党支部的介绍,老师们进行了讨论,接着各片代表发了言,表示要以雨台为榜样,向雨台学习,向雨台看齐。最后进行会议总结,钱正柏同志在总结时充分肯定了我们的成绩,提出了“学雨台、赶雨台,争取和雨台一个样”的响亮口号。我想,钱校长这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还有很多不足,还要努力弥补,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决不松劲,创造出新的业绩。 10月的一天,县教研室安排在烽火中学由民办教师汤允玉老师讲一堂语文示范课,柏枝公社教革会派小学教师辅导员齐克敏和我参加听课,我们步行往返。汤老师的课讲得非常精彩,深入浅出,易懂好记,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次活动中我邂逅和认识了已转为公办教师的水发秀,她青春靓丽、举止得体、热情大方,在此之后包括我在上大学之时,我们有过几年的通讯联系。可巧的是,1992年我担任市委驻烽火乡社教工作队队长时,居然在烽火乡见到了已是烽火乡人大主任的她。 11月11日,公社教革会召开全体教师会,我在会上作了《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做一名教育战线的坚强战士》的发言,从如何破“教书倒霉论”、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心;努力搞好教育革命、提高教学质量;时刻加强思想改造,继续革命永不停步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那天,不知是我衣服穿的太多、还是紧张,发言下来,我满头大汗,何家坪小学的李庆媛老师在众目睽睽之下掏出她的手帕给我擦汗,我很受感动,从此,我们建立起了比较好的同事关系,还保持了近三年的通信联系。 紧张的一年就结束了,既有收获,也有心得,我深信,有了梦想才可以飞翔,无论现实多么艰难,无论前方的天空还不晴朗;梦想就是开在心里绚烂的花,它使人保持愉悦的心情,让人感悟别有洞天的青山翠柏和碧海蓝天。我们只有珍惜今天,才会有美好的明天,只有把握住今天,才会有更辉煌的明天。(连载之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