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华歌 于 2019-6-16 11:09 编辑
一枝一叶总关情 朱泽生 在常德城南偏远山区,有一条因屈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而闻名遐迩的枉水河。河流东岸的红岩嘴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早在2014年被区委确定为贫困村。2016年冬天,我被增补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足印在贫寒季节里烙下 那天上午,我驾车沿着枉水河堤一路前行,时而透过车窗欣赏空中飘洒的鹅毛飞雪和远近跌宕起伏的银白色雪景。我怀着近乎放松的心态和渲染美好的憧憬开始了一段终身难忘的扶贫旅程。 初来乍到的那一段时间,我和我的队友们每天在通往贫困户的崎岖道路上辗转往返 。时而久之,我的心中萌生了一种不以为然的感觉,认为“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就是每天出去窜窜农舍门子,录录户籍信息,问问家庭情况这么简单。一天下午,天公不太作美,出发时还是艳阳高照,一会儿却云卷风啸,山雨欲来。工作队一行乘车来到黄花堰一贫困农户禾场边停下来,下车了正准备问话,对方抢先开口了 :“ 你们扶贫扶贫扶的么得贫啦,你看你看扶啊几年哒,几时就港(讲)的打路的还妹(没)有打 ; 水沟里面清淤的也妹有搞,插稻要水妹得水,不要水的时节呢一冲一冲冲冲冲冲的水。”这位贫困老农说着说着激动得口吃起来。站在旁边的大嫂接过话题 : “完(俺)这里电都妹得,电视也看不成,热哈起来哒会热死克呢 ! ”这时候左邻右舍也凑热闹来了,一边倒的埋怨我们这也不是那也不行。我们怎么解释他们也不听,把我们围在中间,你说上一段,他(她)补上几句,多少有点“文革”时期挨批斗的氛围。一位剪姓大妈突然冲出来横躺在车前,由于心情激动引发了心脏病,在地上抽搐抖动得特别厉害,呼吸急促得唤不过气来。在这人命关天的危急关头,我忽然想起了一次出差时一乘客突发心脏病,动车医生急救的场景。情急之下俯下身去用力挤压大妈的手掌部位,又用手捏掐她的人中。一个多钟头后大妈病情有了好转,待她的心律恢复正常了我们才搀扶着送她回家。那天的扶贫日记,几位队友竟然不约而同地对“偶发事件”产生共鸣。说是偶发却也必然,首次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工作任重而道远。 时间像枉水河流一样静静流淌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冥冥之中日历翻阅到了七月,农村已经进入农田灌溉用电用水的高峰季节,我们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那天一大清早,老村部人声鼎沸,那位说话有点口吃的贫困老农来了,大嫂大妈来了,他们的左邻右舍也来了,喧哗声此起彼伏,吵闹声不绝于耳。面对他们提出的改水改电问题,我们再也无需解释,无需再次信誓旦旦,庄严承诺。 这天晚上,我“今夜无眠”,被逼上梁山,拿起笔措辞严厉地起草了两份请示报告,《关于请求解决红岩嘴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严重老化问题的专题报告》和《关于请求解决红岩嘴村电力设施设备升级改造问题的专题报告》。第二天,工作队张队长、谭书记与点村朱支书一道将报告呈送给了上级党委政府。半个月之后收到了回复: 水改工程迅速启动项目测绘与造价核算,通过招投标程序落实施工队伍,本年度完工验收; 电改问题责成区电力公司限期一年内完成升级改造。 那一段时间,我们走访了一百多个贫困户。一天晚上,我在扶贫日记中写道 : 今年来到红岩嘴点村,大走访过程中拍摄了百余幅图片,留下了几十篇民情日记,浓缩成点村贫困的现状。这个村有“十多”:精神病人失忆多,癌症病人绝望多,疑难杂症拒诊多,伤残病人贫困多,家庭离异单身多,高龄老人孤寡多,青年外去失联多,重症病人卧床多,陈旧农舍危房多,寒门家庭学子多。今天走访的贫困户百岁老人罗老太家里 : 儿子年近古稀,三十年前给邻居帮工,被脱粒机脱去了右手; 儿媳66岁,患癫痫病,每天发病 1 至2次,己丧失劳动能力; 孙儿30岁未娶,外去3年失联祸福未卜。一家人居住在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四面透风的木房子里。罗老太翕动着嘴唇在说什么听不明白,好心邻居过来当翻译: 她港的她屋里下雨天大落大漏,小落小漏,不落雨打(了)还有几天漏,扶贫的好干部帮她把屋搞好哈得。”全村贫困户中像罗老太家这样的危房一共有14处,每个户危房改造除政策补贴外还需要筹集几万元资金。 耕耘在贫困家庭里萌芽 第一轮大走访结束后,我们面对“十多”现象及时在扶贫策略上作出了重大调整,采取“5+2,白+黑”的工作模式。每个贫困户由后盾单位派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 我的结对帮扶对象是一位刚满7岁的孤残小朋友小宇航。他的双下肢先天性缺陷不能落地行走,生活无自理能力。出生后,母亲辞别失联未归。两岁时,父亲又患上绝症撒手人寰,由花甲老人爷爷奶奶抚养。 房屋被鉴定为一级危房。为了便于接送小宇航上学,他们祖孙两代在常德紫桥小区旁边租下了两间不足40平米的旧房子居住,全家靠宇航爷爷在城里拉板车维持生计。宇航奶奶告诉我 : 她每天背弟儿(小宇航的小名)上学来回跑四趟,累得腰酸背疼,现在急需给弟儿截掉残腿安装假肢,手术费加危房改造费需要25万元。25万元又是一个天文数字,我感到望洋兴叹 ! 这次走访,我观察到小宇航两只小眼睛眨巴眨巴地盯注视着我,脸上露出了天真童稚地微笑。面对这个微笑,我沉默了 ! 临走时,宇航奶奶一边抹着泪水一边抱起孙儿送我离去。 走访之后,我经常回忆起那个童稚地微笑,时常反问自己,这个家庭脱贫的重任我能够承担起吗?这需要有父亲的胸怀,更需要有巨人的担当。后来,我从落实扶贫政策入手,从一件件看似小事的具体事情做起。多次走访了民政部门为小宇航办好了孤儿证,又带着他来到区残联,申领到了二级残疾证。接下来,向社会学校及朋友求助为小宇航募集善款。几个月之后,筹集到了所需资金。去年8月小宇航做了第一次截肢手术,因手术伤口久治不愈,9月,又做了第二次截肢手术,手术伤口治愈后安装了假肢。他很快学会了依靠拐杖独立行走,如厕穿裤,过上了与同龄小孩一样的生活。去年底,危房改造完成,小宇航全家住进了80多平米的红砖新房子。然后,我们将结余善款转捐给了有危房改造任务且资金短缺的贫困户。 我的故乡在枉水河西岸,与红岩嘴村隔河相望。小时候曾在这条河水里游泳,捕鱼,钓虾; 在河滩上摔跤,捉鸟,打雪仗,玩游戏。跳出农门深居闹市后,童年的记忆在风轮的呼拉声里飞跑,小时候的童年,是长大以后的初恋。 2017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红岩老村部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我和我的队友们通过多种方式邀请到了30多位商界名人莅临现场捐资助学,获得善款7.5万元。我们按照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分为1000元,2000元,3000元三个等次将善款当场全部分发给了全村的寒门学子。 夜幕降临时,老村部人去楼空,异常寂静。这个中秋月圆的夜晚,我躺在床上“欲相守,难相望”,无情地打发着这一间房一厅床一个人单调的时光。这时,贝宝女儿在“吉祥三宝”微信群里扣我: 老爸内退以后,被派去扶贫。我以为你只是为了打发退职后的无聊生活,找点精神寄托,没想到你和你的队友们如此真情执着。这一年,节假日也不休息,每天走村串户为贫困户找出路,呼朋唤友为穷苦家庭拉赞助。看着老爸满脸笑容的照片,我的眼角竟有些湿润。老爸,你们真棒!我为你们工作队点赞👍 这一夜,我和妻子女儿在“吉祥三宝”微信群里聊述自慰,其乐融融 : “内助呀不会太傻,惦记你獨居乡下。梦呓里几许牵挂,周末了等你回家。”不久,我进入了梦乡。 播种在贫瘠土壤里开花 自从那次“偶发事件”以后,我们思考得更多的就是精准脱贫,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我们围绕“四跟四走”做文章: “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能人是谁呢?市场又在哪里 ?我们苦恼地寻寻觅觅,上下求索。 2017年4月的那个晚霞洒满田野,炊烟催你回家的傍晚,我们路过点村一家农庄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久违的崭新画面 : 庭院内外绿树掩映,鸡鸣羊咪,鱼跃鸟欢,瓜菜满园。当时有如“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一样的惊喜,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忽闻一夜春风来”哟 ! 第二天,我们和村支两委一道找到段敬星老板,开门见山说明来意,要与他共商产业做大做强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大计。段老板年轻爽快,毫无保留地与我们交流 : “我从北京创业回来,心里装的就是要把家乡父老乡亲富起来,只要他们愿意跟我干,我自己亏了也不会亏他们。”我们一拍即合,说干就干。4月底,湖南省桂花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批后挂牌成立。5月初,第一批参股合作协议签订。 我们不断地为公司加农户牵红线搭鹤桥,将贫困户分期分批引入公司。 贫困户杨红兵因十年前患脑溢血动了开颅手术,母亲70多岁患癫痫病跌倒时髋骨断裂,母子两人都是一级残疾。儿子读大学,妻子农闲时去城里务工为儿子挣学费。在公司连农户的那些日子里,我和我的队友们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头,连续多次上门与他交流谈心,鼓励他勇敢追求新的生活,引导他参股公司经营,发展庭院经济。2017年,杨红兵家里成栏150公斤重肉猪两头,喂养两头母猪出栏小猪仔38头,两亩水塘销售鲜鱼500斤,养鸡30只,出售家禽家兽、蔬菜水果,全年庭院经济收入16080元。去年种养植收入比上年翻了一番,《常德日报》以“人穷志不短,身残志不残”为题对他的典型事迹作了专题报道。 贫困户龚军参与公司经营后,全家人因地制宜发展三位一体经济,在自留山上放羊养鸡,自留地里栽种蔬菜水果树木,将部分责任田筑成水塘,水上放养鹅鸭,水下养鱼。成为了“公司加农户”的致富大户,点村党支部重点培养他,如今,由入党积极分子如期转为预备党员。 在 产业扶贫形势一派看好的关键时期,始料未及的问题出现了。因为合作协议有关条款义务责任有失公允,务工人员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格,导致远近客户纷纷退货并要求取销己签订的消费订单,造成了公司较大经济损失。大家对此深表遗憾,主动承担了第三方责任人的责任。我们与村支两委及时主持召开股东会议协商,充分争求合作双方意见,重新拟草协议,强化“品质笫一”意识与经济制约挂钩,开启新的合作形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去年底,“公司加农户,基地连市场”的产业扶贫模式 日趋成熟; 打造出了湖南桂花湾“空港蔬.菜”品牌。贫困户亲手种植的鲜活农产品通过常德机场连夜空运到北京、广州两大城市畅销。两市市民热衷于枉水河畔的“菜篮子”,消费订单又日渐增多了。 穷人如何跟着能人走,永远是摆在产业扶贫面前的重要课题!通往成功的道路虽然艰难,但是,很荣幸在那白雪皑皑的寒冬,挥汗如雨的炎夏,迎来日出的清晨,披星戴月的夜晚,公司加农户的路上总能见到我们扶贫人的身影。 今年, 正值人间最美四月天,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季节,我们怀揣着几许不舍不弃,还有几分对事业未尽完美的牵挂,告别了“黄花随秋去,红岩染春来”的欢声笑语。而今,我们又远赴百里之外的贫困村,踏上了脱贫攻坚新的征程。(作者系常德市鼎城区委驻韩公渡镇镇龙庵村工作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