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蔬菜文化旅游节系列之二 洞庭沃野果蔬香 ——湖南省汉寿县打造高质量蔬菜产业发展纪实 汉寿县老干部网宣协会 仲夏时节,阳光明媚,西洞庭湿地,沅水河畔的汉寿县漫漫沃野,果蔬飘香,蔬菜产业园一座座大棚一字排开,处处生机盎然,遍地展现品牌“汉蔬”的活力。“中国·汉寿”第四届蔬菜文化旅游节于6月16日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多名嘉宾及客商代表出席开幕式,共享节日的快乐,共尝品牌“汉蔬”的美味,会议期间,签约项目14个,合同金额达25.82亿元。 汉寿县西洞庭湖湿地是全国现有57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洞庭天下水,品牌汉蔬菜”享誉世界各地。汉寿县是传统蔬菜生产大县,也是全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之一和“湖南省放心菜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之路,通过规划引领,科技领航、产业融合等举措,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县蔬菜播种面积42万多亩,年产量超过120万吨,创产值16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30%以上,先后带动3万多户农户,34万多个农民致富,使150户农民精准扶贫。全县还精心打造了“围堤湖”、“目平湖”等鲜菜和深加工品牌30多个。蔬菜产业正从传统“种植+加工+销售”升级为“种植+加工+展销+教育+旅游”的新型高质量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面积、专业蔬菜基地规模、专业合作社水平、营销网络、新技术推广等五个方面均居全省第一。 立足特色,推进建设蔬菜大县 汉寿地处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西滨。现为常德市辖县。全县总面积20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4.9万亩,总人口83万,其中农业人口67.6万,辖15个镇、2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近年来,汉寿县委、县政府把提升传统蔬菜产业向现代生态蔬菜产业转化作为发展方向,提出了要打造“北寿光、南汉寿”的蔬菜产业发展目标,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蔬菜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汉寿蔬菜科技含量、机械化水平、产业规模等得到了明显提升。汉寿蔬菜声名远播,已成为汉寿一枚金字招牌。 汉寿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地处环洞庭湖经济圈,毗邻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1+8”城市圈两个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交通便捷,石长铁路、长张高速公路、319国道、205省道穿境而过,常德桃花源机场近在咫尺,境内沅水、澧水通江达海,已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蔬菜产业已经成为了该县继粮食之后的第二大产业。目前,全县已经注册了108家蔬菜专业合作社,拥有158个经纪人,全国联网的货运信息部5家,营销网络发达,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全县申领了4个出境蔬菜基地注册登记证;注册了“益百姓”“餐餐见”“龙阳华诚”“目平湖”“围堤湖”“思雅园”等11个商标。全县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大户流转土地规模已达8万亩,蔬菜外销量可达100万吨,其中出境蔬菜达5万吨;全县建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5个,省级蔬菜综合产业园1个;以汉美、鼎丰、惠明、华诚等企业为依托,建有蔬菜冷藏保鲜库18500立方米;以益百姓食品有限公司、凤迎榨菜加工厂和菜根香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全县加工鲜菜3万吨,加工产值近1.0亿元,逐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一是全县引导发展环西极洞庭水生蔬菜产业圈。以太白湖、西脑湖、湘莲湖、大南湖为重点,大力发展莲藕、芡实等水生蔬菜,逐步形成极具水乡特色的西极洞庭水生蔬菜产业圈。 二是全县打造围堤湖核心示范园和思雅园高科技展示园。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升级改造围堤湖连片5万亩蔬菜基地,搞好思雅园高科技展示园内的蔬菜高科技栽培。在搞好基地灌溉建设中,新建内灌泵站,铺设灌溉管网到田间地头,保证蔬菜生产用水需要。在完善排水沟渠硬化建设,加强基地道路建设中,确保了农资和蔬菜产品拖得进、运得出。在加快基地电网改造,狠抓基地环境整治中,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尽快开展了专项治污行动,促进了全县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全县合理布局三条蔬菜产业带。以罐头嘴、坡头、酉港、洲口等4个镇为核心,发展蜜本南瓜、辣椒、榨菜、芥菜等加工型蔬菜产业带。以龙潭桥、崔家桥等乡镇为核心,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等丘岗特色蔬菜产业带。以辰阳街道办、沧港镇、罐头嘴等为核心,发展“春提早”“秋延后”等外销出口型蔬菜产业带。 营造环境,培育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汉寿县紧盯蔬菜产业发展目标,综合施策,合力攻坚,快速推进了培育蔬菜产业集群发展。 (一)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汉寿县促进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规划3年内投资7103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2016年开始,每年设立蔬菜产业发展奖补专项资金400万元,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蔬菜产业发展,连续实施5年,主要对蔬菜经营主体新建设施蔬菜基地、新建农残检测室、新建蔬菜保鲜库、产品认证、商标申请及蔬菜加工企业进行奖补。 (二)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蔬菜集约化生产,引导土地向蔬菜大户、家庭农场、蔬菜合作社集中,全县各蔬菜经营主体共计流转土地约8万亩。如华诚蔬菜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2180亩,利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350万元。 (三)实施蔬菜特色农业保险。以蔬菜特色农业保险为保障,提高蔬菜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2018年,全县蔬菜承保面积8万亩,太平洋财险公司对承保蔬菜种植户赔付资金650多万元。目前全县蔬菜承保面积达10万亩。为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主办汉寿蔬菜文化旅游节。通过“汉寿蔬菜文化旅游节”的连续四届主办,把“汉寿蔬菜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一个重要蔬菜会展品牌,使之成为我国蔬菜产业名副其实的“绿色峰会”,是常德乃至湖南城乡居民旅游、休闲、聚会、交友、感受丰收喜悦、品尝时令蔬菜盛宴,更是促进汉寿现代蔬菜产业对外交流、行业合作、贸易发展的重要平台。汉寿蔬菜文化旅游节秉承“务实高效、节俭隆重、亮点纷呈”的原则,以“绿色、科技、品牌”为主题,推行“政府组织、基地办会、以会带展、群众参与”模式,突出展现新技术、新方法、新品种、新产品,使“汉寿蔬菜文化旅游节”成为大家了解汉寿蔬菜的一个重要窗口。 科技创新,着力打造品牌“汉蔬” 近年来,汉寿县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作,千方百计着力打造品牌“汉蔬”。 一是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以诚盟蔬菜合作社为中心,建立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常德市蔬科所、县蔬菜办、诚盟蔬菜合作社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与示范推广。近两年,全县引进示范品种244个,推广新品种10多个,大力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的名、优、特、新品种;大力推广大棚吊蔓栽培,全县共计推广215亩,如诚盟合作社的苦瓜吊蔓栽培,亩产值达1.3万元;支持开展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节水灌溉,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成本、提高效益;加快园区改造升级,争创一村一品、一园一特,涌现出了思雅园的休闲观光农业、华诚的精细农业、诚盟的示范农业及汉美的机械化生产作业等一批极具特色的典型。 二是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健全了蔬菜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了全县蔬菜技术推广网络,扩大了县乡技术指导队伍,县蔬菜办共有3名专业技术人员,县农业组织蔬菜种植、植保、土肥、检测等专业技术人员成了汉寿县蔬菜技术团队,每个主产乡镇配备了1名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通过“汉寿县蔬菜产业协会”组建民间技术团队。各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企业招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多人。加大了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力度,年培训2000人次左右。 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专门的人才引进、培育政策,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与湖南省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湖南文理学院、省市蔬科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湖南文理学院健康生物产业研究基地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先后引入省市蔬菜科技特派员7人。近年来,成功引入各类蔬菜新品种近50个,新技术2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2个,制定各类标准化生产地方技术规程7余个。 四是提升了品牌质量。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该县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基地累计认定8.3万亩,其中认证出境蔬菜基地1.06万亩;“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7个,其中地标产品1个(汉寿玉臂藕),有机食品认证18个(桃花岛蔬菜系列产品)。制定、完善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推进标准化生产,增强菜农自律性,提高安全指数。 建立了质量监测体系和质量追溯制度。严把蔬菜生产管理源头和农业投入品使用关口,强化质量监管,确保消费安全。农业执法队定期对基地进行农业投入品检查,重点对禁用高毒高残留农产品进行摸底排查。同时,加大蔬菜农残检测力度,实现日常检测与例行监测的无缝对接。去年检测样品30582个,检测合格率为99.99%,配合部、省、市抽样合格率均为100%。重点扶持汉寿县龙阳华诚蔬菜专业合作社示范开展精细农业、可视农业和溯源体系建设。去年,华诚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建设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信息采集、录入体统、环境监测系统、APP终端系统、二维码扫描系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实行全程监控、智能分析、定位调控的精准农业,已建成全县首家可视农业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为打造“汉寿蔬菜”品牌形象。全县大力实施了“品牌兴业”工程,精心选择一批具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特色鲜明的主导产品,进行标识认证、商标注册,目前该县注册了11个商标,其中“围堤湖”“餐餐见”2016年荣获省著名商标,“汉寿玉臂藕”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提高该县蔬菜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从2016年开始,借助汉寿蔬菜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实行力量整合、捆绑运作、资源共享,合力打造“汉寿蔬菜”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潜在附加值。同时,利用湖南日报、常德日报、湖南经视、新浪网等新闻媒体对汉寿蔬菜进行宣传。 过去,勤劳朴实的汉寿人民埋头苦干,用汗水谱写出了品牌汉寿蔬菜产业发展的动人诗篇。 今天,奋发进取的汉寿人民正锐意创新,以昂扬的精神在新一轮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升级发展中,为建设“洞庭湿地,品牌‘汉蔬’,绿色家园,美丽新汉寿”续写新的篇章。(田明时,徐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