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圭传略》(四十八)
作者 李德若
敌人行动时间前面已经说了。春季偷袭,进攻地址,甘肃所辖十二卫(绝密)理由有 3:1、敌人驻中击西,因宁夏富裕,地势平坦,获利大,因而宁夏紧张,准备充分应击,整装待发但暂按兵不动。2、榆林千里防线牢固,攻战难度大。3、甘肃战线长,骑兵优势可发挥,防御体系差,不堪一击、偷袭一点、集中兵马难、一攻可破。所以重点加强甘肃第一战场准备,有准备和无准备大不一样。第二次战场就不是甘肃了,夏秋攻势暂定宁夏。 文达将此呈奏写好交给惟武,惟武送总制刘天和大人处。刘天和按此呈奏,层层召开军事会议,统一思想,处处穿插排查,落实决策部署,个个精神抖擞,到岗到位,上上下下保持警惕,常备不懈,一股作气。至四月初,果不出如圭所料,吉囊领兵五万,奇袭甘肃凉州卫,这古凉州是国朝河西走廊中部,汉、唐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埠,文化发达,物产丰富,历史故事众多,闻名遐迩,又名武威,汉武帝表彰霍去病,“武功军威”而得名,有著名的“马踏飞燕”于此,古诗曰: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凉州总兵王辅引敌深入,兵民联防分进合击,夺其大纛,斩骑兵 57 级,吉囊败北。俺答领兵五万侵入庄浪。这庄浪是甘肃平凉地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富,人气兴旺发达,风景美丽,云崖寺集石窟艺术于一身的中国晚期石窟文化集大成者。庄浪卫总兵将姜奭诱敌至分水岭,兵民合一,三战三捷,敌死伤无数,俺答败北而去,春战旗开得胜,总制刘天和嘉右都御史冠。 李如圭在陕西三边,通过亲自侦查,看到了鞑靼大宛烈马奔驰快,耐性强及高超的骑术和百步串钱的射技,加上半弯臂肘钢刀,杀人如削瓜;凭着这先进利器,敢袭击大明王朝边境,敢于接二连三长时间与国朝对抗,这说明了先进的利器是赖以强,赖以赢的可靠保证。战争的因素,人是第一位的,利器是第二位的,但第一位的人勇敢,不怕死,第二位的武器粗劣,就会陷入战争的被动,就会挨打,因而利器是支撑人的力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不改进落后武器,不创新,就难以打败敌人进攻,难以消灭敌人嚣张气焰,也就难以永保边境长治久安。他深深知道,识变、应变、求变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我们祖先争先创造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推动了社会进步,历史的发展。火药把战争挑衅者的骑士炸的粉碎,指南针使郑和七下西洋满载而归,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造纸,印刷术则成为兴学,普及教化传承的工具,面对三边战场的武器,至少有两个没有发挥优势:一是火药,大炮的大口径、远射程值得改进研发;二是战车,春秋战国时战车就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国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成为制胜的神话。陕西三边的万里长城居高临下,高处装上大口径、远射程的闪炮,当入侵骑兵和侵略军进入射程圈,重炮齐发,炸他个人仰马翻,他敢进攻吗?又这三边的河西走廊平地,银川平原,毛乌素大沙漠,华北平原等可充分发挥我们的战车作用,可以独轮单骑,上置炮枪弩戟,前树狻猊铁壳,左右虎盾,勇士五至10 人,二车、三车乃至四车连环,可乘 3、40 人,几人挽之,战之冲破骑兵奔驰,敌远可释放火器,稍近可发弓弩,又近乃发短兵,敌败拆环,独轮匹马集而追之,复之随车小帐,令士不露宿。鞑靼见之庞然大物,他敢常年骚扰吗?李如圭将这老祖宗发明创造的利器,经过长时期的构想,不断设计、改进图纸,召集能工巧匠,集思广益。他对工匠们说:广袤荒野原,由双手开垦,香辣苦酸甜,是双手烹调,机巧灵利器,凭双手打造。伸出双手,神农采摘百草,亲口品尝,绘制药典,解除人类痛苦,拯救世间生命,给社会以生存发展;摊开双手,李冰父子“六子决”治水,让千里成都平原自流灌溉,变水害为水利,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天下粮仓,流传至千古不衰;紧握双手,张衡创造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能测风向定位,星宿循环,地震方向,开历法之完备,导震害之防范,测风向而远航。他们凭着双手,造福人类,流芳懿德。张开我们的双手,敢于创造,敢于实践,而捧起双手,收获成功硕果,这是天下事,志竞成的永恒定律。工匠们受到鼓舞,在他带领下,反复制作,反复实践,反复修正,几次,几十次,乃至上百次,终于成功了。火炮口径加大,炮杆加长,固定炮位加力,火药加量等实践验证,勇猛的千军万马进攻,几炮将遍地开花,深坑埋葬;匹马独轮连环战车,出则成阵,势如破竹;远则炮轰,未战则败;稍近弓弩,万箭齐发,成排倒地;退则解环独轮匹马集而追之,轻盈如飞,马踏飞燕。几个月的务实努力,最后技改成功。李如圭将技改成果大口径山炮,独轮匹马连环战车呈奏三边总制刘天和,天和以六百加级转奏朝廷,嘉靖帝御览,御批“准造。”刘天和接到御批,召集各卫迅速组织工匠,由李如圭监工,铸造山炮,打造战车。边造边分给卫、所加密训练,训练纯熟验证,山炮定点定位,百发百中。战车分合自如,兵将上下轻松,合则能攻,分则能追,如虎添翼,似龙得水。李如圭与刘天和将共同创造改进的祖宗利器成批装备到卫、千户、百户而训练纯熟,性能掌握准确,功力发挥极致,已可随时投入战场。
创新性利器打造训练成功后,刘天和主动与李如圭议军,恰算鞑靼进攻的时间和方向,李如圭沉稳的说:鞑靼两个大将吉囊,俺答绝不甘心春季在甘肃的失败,虽然败北,小王子复仇心强,现在整修人马,必然卷土重来。时间是八月底、九月初,秋丰马壮。地点方向,不可能是西、甘肃了。他们已深知,三边西、城防薄弱,力量有备,不可再蹈覆辙,重点是东、宁夏、延绥两地。敌人侦得假象,宁夏黄河屏障,水少水浅,过河后一马平川,骑兵可突飞猛驰,延绥长城,第二长城难破,他认为守将兵士麻痹,兵将倚仗二城而无战力,撕破一口,可顷巢而发。因而从现在起,要在宁夏卫,榆林卫防线上下功夫,当然也不能放松和削弱西、甘肃 12 卫的装备与防务,我们可以让创新、改进的利器大显身手。只要我们高度注视侦破敌情动向,放开口子设伏,引敌深入,可瓮中捉鳖;只要我们高度提高警惕,偷袭的敌人误入设套,严阵坚壁,可一网打尽;只要我们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增援打围调动迅速,就一 定能守得住,攻得进,敌人便可无葬身之地。刘天和按如圭所议,倾心宁夏,榆林两卫防线部署,细心检查两卫防务,用心巡视两卫官兵临战状态。 果如所料,九月初,秋高气爽,兵足马肥,鞑靼小王子令大将吉囊领 3 万人马犯延绥,俺答领 3 万人马攻宁夏。先说吉囊向延绥进发,刘天和密令榆林总兵魏时在黑河墩设伏,副将白爵霄行,与参将吴瑛合围,吉囊果入埋伏圈,大创而奔蒺藜川而爵尾剿,敌多死伤,突围而出,遇吴瑛所阻败之,吉囊左突右杀,带千百余人突出北去。再说俺答领一支3 万人马涉黄河,一马平川。深入,误入宁夏卫总兵官王效独轮匹马连环战车阵前,火器飞星,弓弩穿喉,环车散骑,短兵搏肉,独轮追逃,敌死伤过半,俘虏上万,俺答带着百十人北去。秋战大获全胜,验证了李如圭与刘天和议军予测准确,三边布防到位,创新利器显出奇特。战果捷报朝廷,嘉刘天和左都御史冠。李如圭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他在一次公开场会上说,无须言,是责任。责任的根本出发点是百姓,百姓是天,百姓是地,百姓是国家的支撑。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是国家的无上光荣。而一个食国家俸禄的士子也算尽了一份责任。天下太平,国家进步,百姓幸福,士子足也,知足是人生之福。为百姓多做好事,善事。不做坏事、丑事而心安理得,心满意足,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