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韵飘香,“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美丽夏日。县老年大学诗词班6月25日在安乡县图书馆三楼会议室,在张生鸿馆长及全体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下,我们如期开课了。张馆长早早地给我们打开了空调,安排好了开水、茶叶、茶杯,可以说是一一照顾俱全。老年朋友们走进来,一股凉爽、舒适的感觉扑面而来。我们在这样一个安静、干净而又温馨的环境中学习倍感亲切。 在宽敞、明亮而又凉爽的图书馆三楼会议室,诗词协会副会长雷波主持会议,他总结了我们诗词协会上半年的工作,诗词协会上半年工作扎实,取得了不少成绩,老师们、诗友们都积极发表诗词、文章,在常德正扬网、安乡论坛网站、《湖南诗词》、《常德诗词》和《诗词月刊》上都有我们的作品,而且是精品。深受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喜欢和好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并勉励大家继续努力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之处。然后,我们四十多名鹤发童颜的诗友们齐聚一堂,认真聆听丁才生老师授课。 丁老师授课的内容有两个题材: 一,《看古人如何化用诗句》, 二,《打油诗: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我们伟大的祖国博大精深,文化底蕴深厚,诗词文化尤甚。千百年来,无数绝句、佳作惊艳了时光,一直流传至今。然而许多名句也并非“原创”,后人都会化用前人经典佳句,或是加以修改、或是借鉴,拿来用在自己的作品中。只要稍作改动,意境就可能产生巨大变化,大不相同。 丁老师用了八首,如:林逋曾化作一首千古咏梅绝唱《山园小梅》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来源于南唐江为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被古人化用的诗词,逐一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讲解,使我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运用和写作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 打油诗: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打油诗,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相传来自唐人张打油,这种诗体不求对仗平仄,但求出语俚俗,小巧有趣,押韵即可,有时暗含讥讽,风趣诙谐逗人,非情趣盎然者不能为之。丁老师例举了张打油的一首《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通篇写雪,但不见一个“雪”字,然而雪的形神跃然,尤其是最后一个“肿”字非常传神。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而且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后世人就把这很口语话的诗歌称为“打油诗”。 在丁老师认真、诙谐的讲课中,上午的学习又结束了。老年大学诗词班也放暑假了,雷波会长祝福所有的老师们、诗友们,在假期中努力学习,多写精美诗词,为力保《安乡诗词之乡》这块金字招牌,贡献我们的热和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