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19-7-11 10:33 编辑
石门县应邀参加万里茶道(呼和浩特)高峰论坛会出尽风头 应万里茶道(呼和浩特)高峰论坛组委会的盛情邀请,7月5日至6日,石门县委副书记、县长郭碧勋带领政府办主任陈支勇、文旅广体局局长周明贵、万里茶道(石门段)申遗专家龙西斌一行四人,循着古茶道的辙印,带着石门18万亩茶山、年产2.1万吨干茶的阵阵清香,以及全县68万茶乡人民的瓣瓣心香,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参加万里茶道申遗的高峰论坛。 开幕式上,县长郭碧勋根据论坛议程安排,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主题演讲,并于当日下午参加嘉宾对话。次日,我县专家学者、随队人员及内蒙古、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节点城市的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了认真讨论。 据专家考证,位于湘鄂西边陲的石门县,既是宜红茶的主产地之一,也是宜红古茶道的源头之一。宜红古茶道及其衍生出的茶馆、茶楼、茶亭、茶歌,尤其是“泰和合茶号”旧址,得到所有到过石门考察的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和赞叹。他们感慨地说,石门的这些文化遗存,将随着万里茶道申遗的开展,延伸其保值期,为促进石门与国际文化、旅游、经贸交流,推动茶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此外,专家还一致认为,石门县境的夹山寺,不仅是三朝御修的楚南名刹,还是中国茶禅祖庭。夹山开山祖善会,首创了“茶禅一味”这一中国茶饮最高审美理念;宋代夹山寺住持圆悟克勤所著述镇寺之宝《碧岩录》,被誉为禅宗“宗门第一书”;宋元交替之际,“茶禅一味”的理念与《碧岩录》联袂东渡,演绎出日本茶道“墨迹开山”的经典史话。同时,《碧岩录》亦西进北上,流播四方。上世纪初,俄罗斯学者科兹洛夫率考察队于黑水城,即今天的内蒙额济纳旗一带,发现了西夏时期的《碧岩录》残页。由此可证,石门不仅茶香万里,而且书香万里。 据参加这次高峰论坛的石门县博物馆原馆长、万里茶道申遗专家龙西斌介绍,确定在呼和浩特“2019中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发言的人很少,但郭碧勋县长便是应邀在会上演讲的成员之一。他在论坛上的精彩演讲,以及当日下午作为嘉宾之一与大家侃侃而谈出尽风头,不仅为推进万里茶道石门段申世界遗产造了巨大声势,还为宣传石门,为石门茶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起到了重大作用,非常令人鼓舞和催人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