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11|回复: 8

寒儒回忆录(五十四)生产责任制到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5 07: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寒儒回忆录(五十四)生产责任制到户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在一九七八年就生产责任制到户了。我们这里一九八二年才分到组,那时的组是一个队分成的两到三个组,即使只分到了组,农民的积极性也比在队里的时候提高了很多,粮食显著增产。一九八三年,晚稻还是组里插的,但是收割的时候分到了户。记得这一年茶子还是队里收摘得,然后把茶果分到户,以户为单位打油。冬天进一步把茶山分到户。
    我家分到了七亩九分多责任田,大小六丘,比较分散,水利灌溉也不是太好,有的田为灌溉的事很伤脑筋,有时放水看水要到深夜——水的来源远,要水的人家多,你得守着。另外几户合伙分到了一头大牯牛和一些农具。你说有了牛还要请人耕田吗?不合算,不及时。我又学着耕田,耙田,平田。开始的时候,不是耕深了就是浅了,要不就是有的地方老是耕不着。耕田到田头提犁回转的时候,人要使一定的力向后拉,脚下要使力蹬,有一次提犁的时候田底比较光滑,我一蹬,往后一使劲,一下竟坐到田里了。可怜啊,三十几岁了学耕田,还戴副眼镜,弄得满身是泥,样子可想而知。慢慢的也练出来了,到后来我一个早班也能耕两亩多田了。那些年我家的责任田种的在队里是属于上等水平的,卖粮食也在平均以上。
    可有一样,农田里的活比较多,有的季节性很强,说要干就要干的,所以我往往放学回来,没到家就下田,他们说我不像个老师。并且另一方面我妻子比别人家的女人辛苦些。记得有两年我学高函和内招师范读书,收摘油茶的时候回来迟了,妻子急得怎么的,只好把他父亲请来了。
    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些年,农业机械化几乎没有。双抢季节,八亩田的收割,耕田,插秧手续够麻烦的,天气又热,有时我们两口子都中暑倒下了。没办法,活还得干,不等完全恢复还得下田去干。什么时候忘记农业,忘记农民就是忘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09: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夫子耕田
既是教师,又是社员,耕教结合,也是中国特色。记得那时民办教师每月还有5元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09: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 生产责任制到户,我家5口人在册,记得分了5畝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15-9-25 09:39
孔夫子耕田
既是教师,又是社员,耕教结合,也是中国特色。记得那时民办教师每月还有5元钱。

还遭了些说词呢,不务正业,没有一心放在教学上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5-9-25 09:57
农业 生产责任制到户,我家5口人在册,记得分了5畝田!

我们队人均田是比较多的,人均2亩7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22: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苦处出来的人,更能懂得生活的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22: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付蝶 发表于 2015-9-25 22:27
都是苦处出来的人,更能懂得生活的不易。

谢谢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23: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先生说得对极了:什么时候忘记农业,忘记农民就是忘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7: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毛自银 发表于 2015-9-25 23:05
对,先生说得对极了:什么时候忘记农业,忘记农民就是忘本。

现在农田抛荒严重,令人担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2:27 , Processed in 0.0332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