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93|回复: 39

东方鹰 《山河壮丽》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4 09: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河壮丽》序
             文/东方鹰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许对古人言诗”。祖国对联文化博大精深。
    悠悠沅江,一条被中华文化濡染过的河流,就这样走来。相传屹立在沅水之滨的辛女崖,是高辛之女的化身。盘瓠文化作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受到国内外史学界的广泛关注。一代骚祖屈原,多次行吟沅江之上,笔走龙蛇于涛声叩窗之时。《桃花源记》也是从沅水中流出来的。陶老先生植下的美好理想,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唐孟浩然、刘禹锡、李白、杜牧;宋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明公安派“三袁”;他们低吟或高歌,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近现代又走出了两位与沅水血脉相通的文豪沈从文、丁玲。沈从文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中,均是沅水风光与两岸人事的凄馨韵味与生命的歌哭。
    少年东方充满梦幻,向往文学创作,梦随军旅、警坛生涯延伸。便有思绪,渗透故乡的梦里。东方鹰在研习古典文化的同时,也对对联文化发生了兴趣,于是逐年累月,水滴石穿,便有了这本称为《山河壮丽》的楹联集子。
    中国对联艺术,是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而且源远流长。苏东坡和和尚佛印,那也是一对奇才,也曾留下很多欢乐联乐故事。话说苏东被贬黄州,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对联之所以这么流行,或是之所以这么有品位,就在于中国文字的美丽和中国文字的特殊意味,意味深长。到寺庙,你拜的可能是菩萨,我欣赏的确是各柱子雕刻的对联,佛家的对联,要么教你怎样做人道理,要么就是警示后人如何吃饭穿衣。到名楼古刹,你欣赏的可能是浮光掠影,我驻足的可是应景应当地人文的刻在柱子上的对联。请看岳阳楼的: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关于对联的基本常识,就如木匠的墨斗拉锯,就如刺绣的穿针引线,太基本不过。联贵在新奇凝练,最怕偏涩废杂,要力求使得文字张力饱满。新奇之新,根本要求是立意新、取象新。新奇之奇不是猎奇。贺人乔迁新居联,一般情况下会写成这样:东风开画栋;旭日映华堂。东方以为,写成:楼设数阶接地气;院留一垄种时花。则显淡雅不俗,又真的接地气。能刻画出新居主人恬淡的性格和雅适的生活。
    东方钟爱楹联文化,并为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感到欢欣鼓舞。以为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09: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点评

谢谢关注点赞!  发表于 2019-8-14 09:59
美片欣赏为您点赞!  发表于 2019-8-14 0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09: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

点评

谢谢关注点赞!  发表于 2019-8-14 09:59
美片欣赏为您点赞!  发表于 2019-8-14 0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09: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

点评

谢谢关注点赞!  发表于 2019-8-14 09:59
美片欣赏为您点赞!  发表于 2019-8-14 0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09: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点评

美片欣赏为您点赞!  发表于 2019-8-14 0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09: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

点评

美片欣赏为您点赞!  发表于 2019-8-14 0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09: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点评

美片欣赏为您点赞!  发表于 2019-8-14 0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09: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许对古人言诗”。祖国对联文化博大精深。

点评

美片欣赏为您点赞!  发表于 2019-8-14 0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4 09: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片欣赏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4 09: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片欣赏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6:55 , Processed in 0.04202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