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亿父亲之三 到了八十年代初,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国家金银管制也逐步放开,金银可以买卖了。 一天,有一顾客找到我爸说:“张嗲,我是石首的,是我公安县一朋友特地介绍我来找您的,坐了一段车,还走了三十多里路,到您这里快一百里路了,请您邦我打几付金耳环和金戒指,”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小布包,里外好几层,从最里面拿出二块象糖果一样大小的金子放在我爸手里,我爸看了看说:“你这金子还不错,应该有些年头了,你是买的吗?”他赶忙说:“张嗲,您真是神仙,不瞒您说,我姓王,不是买的,这是我祖父留下来的,我家是中农成份,土改时我家幸好没有划成地主富农,不然早就没收了。” 他要求打成三至五克重一付,能打几付就打几付,他们家兄弟姐妹多好分帐。我爸给称了一下金重百多克,要打三十多件,说:“今天只有半天了肯定打不完,你就在我家吃饭住宿,你看着我打你也放心。”父亲一边干活一边跟他拉家常,吃晚饭时我妈还给他倒了一杯茅台酒喝,他无比感激地说:“我活了四十多岁,只听说有茅台酒,见都没有见过什么样子,今天在您二老这里喝到了茅台酒,真是三生有幸”我妈说:“我也喝点酒,这是我儿子他们从外地买来孝敬我的,一年多了,我舍不得喝,今天给你倒一杯。你也尝尝味。”他忙说:“张嗲,(他也这样叫我妈)我与您素不相识,今天第一次见面就把我当亲人,留我吃饭、留我住宿,买都买不到的茅台酒,您自己舍不得喝给我喝,您二老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 第二天上午全部都做好了,我爸对老王说:“金子是你拿来的,但是我打成的,经过了我的手我就要负责,我在每件首饰上都打上了《上上足赤,张万华银楼》(繁体字的钢印,这两枚钢印我都珍藏着)的招牌,你要珍惜,现在的重量和你原来的重量基本是一样的,就是说没有损耗,这还有象菜籽一样大的是抛光时的锉末子,我都收集起来,用火吹成金粒子,你拿回去保管好,这是不管你在那家银匠铺里加工首饰,他们都不会给你的,这是行规,但是我不要,下次打首饰还作用。”老王吃过中钣,千恩万谢地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