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源县的龙潭镇,至今还保存着一座较为典型的清代建筑特点的住宅大院——王家大屋。它座落于龙潭镇西南角的同观山村掩门山村民小组,是一座远近闻名的百年老屋。它造型雄伟,外观独特,属砖木结构,平面呈“回”字形,是桃源乃至常德屈指可数的大宅院,它也是目前桃源保存得比较好的古建筑之一。
它占地面积3136平方米,建筑面积1464平方米。座北朝南,倚山而筑。门前是一片宽广的农田,有小溪环绕,形成一处绝佳宝地。它正面有三道大门,两侧有耳门,均为3米多长浅红条石砌成,刻有花纹图案,十分考究。中门上书有“槐荫满庭”字样,题字上方砌有护窗式檐台,尖角外翘,顶部修有约2米多高的装饰牌楼,牌楼上有水彩绘画,颇有气势。整座大屋三进三层,内面各屋精雕细镂,檐柱横梁上绘制着各种图案,雕龙画凤,飞禽走兽、古装人物、太白醉酒、松鹤延年等,内容丰富,其线条分明,至今油彩如初。
王家大屋修建于光绪26年(1900年),从烧砖瓦、填地基到宅院落成,先后经历了10年。全盛时期这里车水马龙,地方达官贵人,乡绅商旅出入络驿不绝,主仆多达70多人。
王家大屋的主人名叫王谷仁。王家祖籍江西,永乐2年(1404年)迁来桃源西部龙潭镇,在同观山村的王家垭落户。其父亲王廷槐是清末秀才。
早年王家祖上并不富裕,靠种地为生。后来王谷仁为了改变现状,学经商,他从小本生意做起,主要经营土产、药材、布皮,渐渐就积聚了一定的财富。但真正发家修建王家大屋却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王谷仁乘船到湖北汉口(如今的武汉市)采购货物,晚上宿于一家客栈。由于在他乡感到寂寞,便走出客栈,来到不远处的一个赌场看热闹。晚清赌博之风盛行,这与当时社会上重利、奢侈消费的世风不无关系,许多腰缠万贯的 商贾成为 赌场上的常客。
那个赌场共2层,第一层是赌银元(当时的现金),王谷仁是小地方人,根本不懂大汉口赌场的规则,见到那么多的现金堆在桌子上进进去去,他是小本生意人,觉得赌不起,就上了二楼。二楼赌的是一种竹节筹码,两面皆画彩,有红、黄、棕、蓝等色,赌徒入局,囊家先给筹码,颜色代表金钱大少,或当千,或当百,或当十,以便随意出注及转换之用。局散之后,以筹码多少和颜色分胜负兑付现金。这可是腰缠万贯的富人来玩的地方,其赌资之大可想而知。王谷仁不懂得这些,也不知其厉害,以为这不过是好玩而以,就决定赌一赌,打发时光。当时的王谷仁相貌堂堂,穿得体面讲究,赌场伙计以为他是一个大有来头的人,就为其给了各色10个筹码。
真是财来人不知,王谷仁懵里懵懂一场豪赌下来,到局散时,面前堆了100多个筹码。他把这些各色筹码带回到客栈,喜形于色讲给客栈老板听,惊得客栈老板脸色大变说:王老板,你可知道这些筹码值多少钱?王谷仁轻描淡写的说,管他多少钱,好玩而以。客栈老板说,这可值上千万的银子,你怎么不晓事,你又有多少本钱?如果你赌输了,你是要付钱的,付不出来,那你的命就丢在这里了。王谷仁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一时惊得目瞪口呆,后怕不已,要不是侥幸赢了,非要偿命不可。想想一下得了这么多银子,发财了,又有些沾沾自喜。客栈老板却说,王老板,我可提醒你,虽然你赢了,这可也不是什么好事,那些输钱的主待搞清了你的底细,知道你是个外地人,是不会让你平安离开汉口的。到这时,王谷仁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一下吓得面如土色。忙向店家讨主意,央求帮帮他。客栈老板想了想说,你得立即走,今晚就走,你今晚不走就走不脱了。客栈老板见王谷仁有些犹豫不决的样子,明白了他是舍不得赢来的钱,就说,你把你的地址告诉我,把筹码先放在我这里,我帮你兑换后再帮你运回去。王谷仁一时冷静下来,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我是湖南常德府人,家有豪产,也有些势力,如老板助我离开,筹码的十分之一归你。客栈老板说,那好,我现在就带你到汉口码头找熟船家送你走,你的钱兑换后我立马给你送来。
当晚,王谷仁在客栈老板的帮助下连夜逃离汉口,他原本以为客栈老板不会真把他的钱送来,也就没放在心上,他本就不是真赌钱,好玩而以,只要逃脱了性命就不错了。那知半个月后,客栈老板将一船银元、铜钱从汉口运到了沅江码头,搭信喊王谷仁去卸货。王谷仁不信,以为是输家找麻烦来了,躲着不去。客栈老板等了几天不见王谷仁来,只好亲自找到王谷仁家,王谷仁这才相信。于是,王谷仁雇佣了十多个挑夫,把足足有十多担银元、铜钱卸了挑回家。从此,王家就真大发了。发迹后,王谷仁才修建了王家大屋。不管是怎样,王家大屋带给我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的遗产,是不容忽视的,它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是研究湘楚文化的“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