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48|回复: 14

常德古贤故事(3)尚书刘文肃贫难还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8 05: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直隶澧州志·祠庙》记载,澧州古城西建有忠清祠,祭祀礼部尚书四川内江刘瑞。
      像这种祭祀个人的祠庙,在当时的澧州,州志记载的仅仅九座,大多是像屈原、关羽、吕洞宾、李元则等名流。   至于这个外乡人刘瑞,究竟何德何能,竟然也祀享如此殊荣?
      清同治《直隶澧州志》四处记载了刘瑞,其中《人物志·流寓》载:“刘瑞,字五清,原籍四川内江,登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翰林学士。宸濠变,起同新建伯,协剿有功。后因抗奏刘谨受斥,贫不能还乡,依从母子李充嗣于澧。谨败,起礼部尚书,寻卒于澧。后世宗览《禁垣奏议》嘉之,特建清忠祠,”这个生平同澧州历代名贤比起来,可能建不了忠清柌,只因为有嘉靖皇帝这一览一感。
      奏议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上行公文,是臣下上奏帝王文书的统称,在《禁垣奏议》中刘瑞上奏了什么国家大事,让皇上如此嘉之?《明史》列传第七十一有刘瑞传,说刘瑞经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二十多年,置身度外,刚直不阿,为国分忧,为民求福,特别是“职事拳拳,侃侃建白,遇事辄有论建”,敢谏善谏,有不少卓有成效的重大谏言记入明史。
      请罢醮坛,初露锋芒。刘瑞初入翰林院,恰遇清宁宫火灾,皇上却请来大批僧人斋蘸,刘瑞即以“请罢醮坛”、阻止劳民伤财的奏言,赢得满朝文武百官称许。
      直言功过,震惊朝野:朝廷召集内阁讲官延访治道,刘瑞又向皇帝慷慨陈词:“故阉李广门下内臣,宜悉治罪。前太监汪直,先帝罪人,今来觊用,当斥远之。副使杨茂元、郎中王云凤以直言获罪,宜召复其官。京师之万春宫,兴济真武庙、寿宁侯第,在外之兴、岐、衡、雍、汝、泾诸府,土木繁兴,宜悉罢不急者。都匀之捷,邓廷瓚冒其功。贺兰之征,王越启其衅。请追正欺罔之罪。”此言直陈是非功过,抑皇亲国戚之奢,道民心国政之弊。立志 “中兴”的孝宗皇帝深以为然,从而引发了一场反奸宦、减土木、罢慵官、平冤屈的斗争。
      力举九贤,多获进用:“武宗即位,疏陈端治本九事。请召祭酒章懋,侍郎王鏊,都御史林俊、雍泰;而超擢参政王纶、副使王云凤、佥事胡献、知府杨茂元、照靡余濂。由是,诸臣多获进用。”
      在明朝宦官当权日益严重之时,刘瑞的做法难免危险。1510年后,大宦官刘瑾擅权,首先是剥夺刘瑞的言事权,逼迫他谢病辞职;接着诬蔑他在朝廷的所谓“结党”罪,削去俸禄,遣出京城,至贫不能还乡;接着,又以所谓错荐雍泰罪,除了雍名,还把刘瑞仅存的一点粮米罚没输塞上。被诬害得穷困潦倒的刘瑞“坐是益困”,经过千辛万苦来到澧州后,只得依靠李充嗣母子的援助生存下来,始倡正学,授徒自给。
      秉性不移,建言铮铮:“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澧州讲学八年,至“瑾诛,以副使督浙江学校,召为南京太仆少卿。嘉靖二年,由南太常卿就迁礼部右侍郎。”此时,大约已年近60高龄的刘瑞,铮铮建言的忠骨不改,不仅针对世宗帝治灾治政治国的失误,联合同朝官员,“条上六事,且言斋醮无益且妨政,织造多费且病民”,得到新帝的采纳,而且在嘉靖帝为自己的生父母争名分的“礼议”之争中,又偕九卿合疏,极言大宗、小宗之义,一疏数千言,深深影响了那场政争的走向。不久卒于官。
      刘瑞病卒,惊动了朝廷,世宗皇帝悲痛之余,对刘瑞多年来的一系列奏论建言,赞赏不已,当众“嘉之”,赠礼部尚书。并发出为刘瑞“特建忠清祠,配享范文正公,令子孙永奉祠祀”的诏书,飞马快递澧州。
      “隆庆初,瑞被谥‘文肃’。”文肃,古代大臣的谥号,荣誉很高。“肃”在谥号中不但是个美谥,还是美谥中的上谥,比恭、敬、安、诚、惠之类的谥号高得多。
      现在,虽然忠清祠遗址无寻,但刘瑞因正直刚介、无私无畏、敢言善诤而流芳古澧。至今,“澧州刘文肃”已成为一个正直言官的代名词。
    (原载散文集《善德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11年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8 08: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宸濠变,起同新建伯,协剿有功。后因抗奏刘谨受斥,贫不能还乡,依从母子李充嗣于澧。
      历览历史,以史为鉴,看来,不管在哪个朝代,太直白是不行的!谁都爱听阿谀奉承的话。所以,说话、谏言,都要讲究方法!我年轻气盛时吃过许多这样的苦头。但人的性格,就像毛主席批评有的人那样:改起来也难!敢于诤言相见的人能够受到公正对待,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一把手”真正大公无私,而且脑子不糊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09: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15-10-8 08:17
宸濠变,起同新建伯,协剿有功。后因抗奏刘谨受斥,贫不能还乡,依从母子李充嗣于澧。
      历览 ...

将军深有体会,不然也是尚书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8 11: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会长佳作连篇,古典多多!佩服.拜读.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8 13: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忠清祠遗址无寻,但刘瑞因正直刚介、无私无畏、敢言善诤而流芳古澧。至今,“澧州刘文肃”已成为一个正直言官的代名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8 14: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毛秘佳作,拜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5: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5-10-8 11:26
毛会长佳作连篇,古典多多!佩服.拜读.点赞!

谢谢!主要是弘扬常德古代官吏的善德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5: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鹰a 发表于 2015-10-8 13:31
虽然忠清祠遗址无寻,但刘瑞因正直刚介、无私无畏、敢言善诤而流芳古澧。至今,“澧州刘文肃”已成为一个正 ...

谢谢!主要是弘扬常德古代官吏的善德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之夜 发表于 2015-10-8 14:12
毛秘佳作,拜读学习!

谢谢!主要是弘扬常德古代官吏的善德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9 09: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澧州刘文肃”已成为一个正直言官的代名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21:32 , Processed in 0.0405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