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92|回复: 35

为糖尿病患者食疔正正名有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2 15: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汉平 于 2019-9-12 15:52 编辑

       转者按: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在规范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健康饮食的配合。那么,多吃粗粮能降血糖吗?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喝粥,对吗?到底喝牛奶好,还是喝豆浆好?参考此帖或有益。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喝粥?听听专家的说法

2019年09月12日07:25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154653y536oqvee9jwc6iz.jpg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喝粥,对吗?

粥中的粮食由于烹饪时间较长,吸收较快,会使血糖升高较快。但喝粥引起的血糖升高又很快会下降,因而如单纯喝粥作为主食,会出现血糖先高后低现象。对于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不太建议喝粥。

两周内餐后血糖值都低于10mmol/L的糖尿病患者,可喝粥。对于脾胃偏弱的老人,吃饭有粥,有助于饭食消化吸收,也有助于身体快速获得能量。因而适量进食稀饭,常需结合一些干粮,这样有利于营养快速吸收。至于喝粥后的高血糖并不难克服,如餐后散步20至30分钟常可抵消进食稀饭引起的血糖升高。

所有的粥都能快速升糖吗?有没有升糖不快的粥?

有快慢区别

杂粮粥升糖相对慢,细粮粥升糖更快,所以最好进食杂粮粥,如:小米粥、玉米碴粥、各种杂豆粥等,熬粥时间不宜过长,熟了即可,且我们需要把粥的量也算到一天主食中。

多吃粗粮能降血糖吗?

吃粗粮确实不能降糖,只是延缓血糖升高。粗粮富含膳食纤维,使粮食中的淀粉消化、吸收较慢,从而使血糖升高得较慢。随着时间增加,组织对胰岛素敏感降低,血糖的升高并不以剧烈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但它与细粮一样,多吃也会发胖。

脾胃不好的老人吃粗粮难消化,把粗粮磨细,是不是既升糖慢,又好消化了呢?

脾胃不好的人可以把粗粮磨细吃,就是粗粮细做,粗粮中的膳食纤维仍可以延缓血糖迅速升高,磨细的粗粮口感会更好些,更容易消化,对肠胃功能不好的病人会更好些。

糖尿病患者喝牛奶好,还是喝豆浆好?

两者皆可,并无本质差别

有些人需注意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是说喝牛奶后腹胀,甚至呕吐腹泻。这类人可用豆浆替代。若是有高血脂的,可选择脱脂牛奶,或低脂牛奶。豆浆虽然在降脂方面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而科学饮食讲究的是食物之间的互补和总体平衡。比如牛奶含钙高,但含铁量低;豆浆含铁高,但含钙量低。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喝一天牛奶,喝一天豆浆,交替着来饮用。这样取长补短,在营养上便可起到互补作用。但不管喝牛奶还是豆浆,一天的量应该在250毫升左右。

另外,糖尿病患者缺钙的风险比较大,牛奶能起到一个日常补钙的作用。但最好不要空腹喝,空腹喝,牛奶或豆浆经过肠道速度太快,会导致吸收率下降。可在喝前少吃点主食。

小提示:

糖肾患者也能吃豆制品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传统观念认为,有肾脏病的患者不宜摄入大豆及豆制品,理由是大豆蛋白生物效价偏低且含有较多的非必需氨基酸,摄入大豆将加重肾损害。

实际上,豆制品中的大豆蛋白虽然属于植物蛋白,但它是一种优质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受损肾脏的功效甚至优于动物蛋白。研究证实,适量给予大豆蛋白可减轻肾小球高灌注、稳定肾小球滤过率,减轻肾小球血管硬化,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大豆蛋白还可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这与大豆所含黄酮类物质有关。因此,对于糖肾患者,豆制品是可食用的,前提是蛋白质摄入总量在规定的范围内。这个标准是按每公斤标准体重给予0.6~0.8克蛋白质。

五类瘦人留神糖尿病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龚雄辉: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而在这一点上,无论胖人还是瘦人,患病风险都是一样的。

有巨大儿生产史的女性。很多孕期女性容易出现“进补过度”的情况,导致胎儿过大。这不仅增加了女性分娩时的难度,还升高了产妇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尽管有些女性在产后努力减重恢复体型,但仍有很大的患病风险。因此女性在怀孕期间要注意监测血糖,做到营养均衡,不要营养过剩。

隐性肥胖者。这些人虽然可能看上去不胖,但却有很多腹部脂肪。甚至有些人体重指数正常甚至偏低,内脏脂肪含量却过高。这类人很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因此衡量胖瘦不能仅看“脸蛋”,更要注意腰臀比。

长期抽烟喝酒者。抽烟、喝酒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坏的生活方式。尼古丁和酒精不仅会抑制胰岛素分泌,还会造成胰岛素敏感度下降,进而使血糖升高;另外长期摄入酒精会引起肝脏代谢功能受损,甚至是酒精性肝硬化,导致糖代谢不正常,进而患者出现糖尿病。

劳累、压力大者。这类人群生活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没有时间或懒得去锻炼身体,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精力透支。生活作息紊乱会造成内分泌失调,随着时间的延长,就会引起体内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导致糖尿病。

虽然糖尿病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但目前可以肯定,引起糖尿病基本原因有两个: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肥胖只是环境因素中的一种,故糖尿病患者有胖有瘦。

红肉吃得多,糖尿病风险大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发现,吃肉与患糖尿病的风险有一定关系。他们以亚洲人为对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结果发现,食用过量的红肉,如牛肉、猪肉和加工肉等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而吃白肉,如鱼、鸡肉等可使风险下降。(人民健康网综合自生命时报、健康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2 16: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2 16: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吃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2 16: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2 16: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2 16: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喝粥,那就喝牛奶,豆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2 16: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肉也不能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2 17: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傅启芳 于 2019-9-12 18:44 编辑

我患2型糖尿病已32年,今己活到84岁,以我与此病作斗争的经验读此文,认为这位专家所言是不太科学的,有很大的片面性。我的实践曾在2014-10-18日正扬网上发表<谈糖尿病自我防护的体会>中作了介绍。(至今只服对症降糖药片,尚未用过注射胰島素)。另:标题食疔宜改为食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8: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首席关注和支持及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8: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和支持及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5-4 18:26 , Processed in 0.03675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