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儒回忆录(六十八)买户口 彭俊杰,杨成芬夫妇,分别是我和我妻子的同学。我与彭俊杰只算是一般性的认识,我们读高中的时候是一个年级不同班的同学。而妻子和杨成芬则关系比较好。彭俊杰在县(现在要说鼎城区了)经委任办公室主任,杨成芬在家电城搞销售。一九九六年春,妻子去了他们家里一趟,其中问及了买户口一事,回来后和我说,想给两个孩子买户口,我表示赞成。 说起买户口,当时农村人都羡慕城市户口,吃国家粮,还有一些平价食品凭城镇户口供应,还有升学有加分,招工有优先等。那些年出现了一种买户口热。开始价格可贵了,鼎城区最贵时六千块钱一个,还要找关系。到一九九六年已经降价很多了,鼎城区从经委那里直接买,1500元一个,还说这是彭俊杰利用他的权利优惠了的(我估计也只有这个价格)。另一方面,当时农村上交“提成”重,按人头的提成每年都有近200元。所以妻子说起给孩子买户口时,我同意了,然后由她去彭俊杰那里去办。 具体落户到黄土店镇时,派出所上户口,再到中街居委会报到,粮店办粮食本等手续又花了300多块。其实那时平价粮和议价粮差价已经不大,而且只买了几个月,就取消了统销户口的统销粮,粮食完全市场化。至于农村按人头的提成也在逐步减轻,到现在不仅没有了提成,而且国家还有各种补贴。现在户口问题已经越来越淡化了,因为中国城市化水平还不高,现在似乎还在鼓励人们落户城市,这也是社会前进的必然吧。 过了几年,我去外祖父家,从表嫂那里看了《彭氏族谱》,才知道彭俊杰原来是我三外祖父的孙子,我们还是远房老表呢。这是题外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