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儒回忆录(七十)建房组长 一九九八年春。老师集资建房的事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一是想集资建房的老师多,二是学校领导积极支持,并和镇政府和国土所联系,政府表态,建在校园内,不收老师地皮钱,这就节省了不少开支。地址选在区公所划给学校的那栋平房处。接着学校又组织拆除原区公所的那栋平房。 接下来有一个关键问题:老师集资建房有很多具体问题,十几户老师,各有各的想法和建议,你一言我一语,意见不统一是不能成事的。学校几位主要领导都没有参加集资建房,他们有日常教学工作要管,即使有时间,也不好当这十几户老师的家。于是大家一致认为,要在这十六户建房老师中选举一个建房组长,来统管一些具体事务。不知道怎么搞的,选来选去,结果选到了我。我想主要一条:我一贯为人忠厚,热情,大公无私。另外我在这以前造集资建房舆论中也表现积极。 那段时间内,开建房户会议是频繁的:今天讨论房子规格,式样,设计图纸;明天讨论第一次交款多少,选举一个出纳;后天又讨论老师自己家有木材的怎么办——统一作价记账,今后算账时再多退少补。就拿房子户型结构这个问题来说,讨论了好几次才得到基本统一。我们经过讨论决定的是只包工,不包料,这样在质量上放心一些,如果包工包料,怕建筑商偷工减料。建房户中有一个对水电安装内行的,因此决定水电安装也自己搞。 只包工不包料,有很多具体事都要建房户自己动手去干。而自己做工的多少肯定不会平均、平衡的,又讨论决定每个工算一点钱,钱是很少的,每天15元钱,可少不可无,讲风格,讲贡献。自己要做的主要工作有:一、平地基,学校领导出钱请了外面的工拆除了原来区公所的平房,但是拆除后还有很多砖头瓦渣,这要自己清除,挑走,另外从中还可以清出一部分好砖,这项工作至少可以把每个人每天的15元工钱赚出来,这项工作耗费了不少工日。二、前面说到的水电安装,有了那个懂安装的建房户还不够,还要两个助手,这水电安装一层楼要安装一次的,工日也不少。三、运砂卵是请的学校旁边队里的几张手扶拖拉机,要安排专人给他们记车数,今后要凭这个结算运费和材料费的,这也马虎不得。另外还要安排质监的,往往这个值班的兼记车数,兼质量监督,还兼开转扬机。四、今天明天时常有建房户老师的木材,楠竹运来了,要组织收方,算材积,作价,计算金额,记账等,也是比较繁琐的。总之具体事务很多,都要我去一一过问。 在建房户中,我是年龄最大的,但是我事事身先士卒,干体力活不比他们少。尤其是前面说的第一项清除地基上的砖头瓦渣,有的很牢固,需要大气力去敲捶,挑走时一担一担也很重。但所幸的是这些具体事,喊人时,都还能喊得动,大家都以主人公的姿态,不计较。 在具体开工后,有一项工作是我们以前估计不足的:就是挖基础的时候,一是下雨天多,今天挖的基础槽,明天又装满了水。二是有很多地方遇到了原来平房的基础,别看原来的平房,基础可牢固了,要挖开它们很不容易。有时连下大雨,不得不停工,挖基础这件事大大超出了我们原来预定的时间。到一九九八年 11月份,一栋四层十六户两个单元的集资房基本建成,各户通过抓阄选择自己的房子,再自己装修。每户平均集资23000多元,整栋楼房造价不足40万,这是最经济的了。房子建成后,回头再看,有两点不够满意的,一是后阳台比较窄(只有一米宽,这也与挖基础那些天连下大雨有关),二是整个房子面积偏窄(110平方),这可能与我有较大关系,虽然是包工不包料,我头脑里还是考虑造价的问题。(呵呵,我是一个讲究节约的人,现在看来,太节约不行)。 虽然到11月份,抓阄分房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具体问题,一、集资款迟迟没有收齐,还加上楼层不同,东西方向不同所定的各套房子价格都不同,这些不同房子的找补差价同样难收齐,都各忙各的装修去了,又是今天开会,明天开会催。建筑商的工资,运砂卵材料的费用都找我要,真急人。二、还有好多集体的公共事务要办,楼梯间的装修,屋顶水池的修建,天沟的粉刷,防水涂油,前后坪的平整,打混凝土等等,三、时公众还有一些材料,主要是水泥,有个别不自觉的户把公众的水泥偷去自己搞装修。等等事情不一而足,真有些头晕。 建房组长不是官,过后也没人说我多少好话,但却倾注了我很多的精力。说到此话,过了两年,我们学校又集资建了一栋老师宿舍楼,开始讨论到底是包工包料,还是只包工不包料,前者肯定造价贵些,但是很少有人发表意见采用后者了,他们十六户中有人个别说:只包工不包料,每户要便宜几千块钱,但是我们没有像王昌友那样的人当组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