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圭传略》(五十一) 作者 李德若
查仓捉鼠 天空没有留下痕迹,却已飞过云彩,这是默默的情怀。花儿因有雨露的滋养更鲜明,大树因有落花的供养更粗壮。大海因有小溪的汇聚更浩瀚,朝廷因有李如圭这样一群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官员更兴盛。李如圭接到调户部任左侍郎总督仓场兼西苑农事圣旨,告文达等一如既往的结清账目,交清案卷等。自己与惟武上户部叩拜尚书梁大人并呈上圣旨报到。梁大人扶起如圭,赐座赐茶说:如圭啊,你的功绩就不用说了,户部是朝廷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一个重要部门,头绪多,任务大,责任重。你左侍郎专管天下粮仓。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件大事,相信你一定能够管好。国家太仓,皇粮军储,二十余处,还要代管府、州、县粮食储备,战线长,工作量大,搞好了天下太平,弄不好兵荒马乱。望不负圣望,恪尽职守,只要做得对的,我都会支持你。国家皇库重点六大仓场,徐州、淮安、临清、德州、大运河两岸交通运输方便,京师、通州两处仓场,你等原职不变,住京仓,通州均可,你自定,去吧。如圭叩拜梁大人说:谨遵钧旨,并感谢大人对我等的关照和指点,我等一定尽职尽责完成朝廷交给的任务,还望大人多多教诲和支持。梁材说:那是自然。拜别,告辞。回到吏部侍郎衙门与文达商议,李如圭说:我们住通州仓场,明天一早搬家启程。我去吏部向尚书许讃大人告别,你们做好搬家整理,户部工作,一个大致分工,文达与仓场簿记一道把皇粮军储二十余仓近年来底子账表澄清。现在正值夏收时期并做好夏税夏粮入库准备;正益重点对皇粮军储的安全保卫工作与仓场卫所指挥联系排查,不留死角;我与惟武去天下粮仓调查剖解;琼三,上顺天驿联系车马,明天一早,向通州进发,到场后,履责与以往不变。如圭来到吏部叩拜许讃说:足下李如圭前来向大人辞行,半年来感谢大人关照和支持,尽责不如人意,望大人包涵。许讃大人扶起如圭赐坐赐茶说:你虽然来吏部只有半年,却完善了“三则”起草皇批实施,揭示了吏治腐败状况,提出了治理对策,虽皇上未批,将会对朝廷吏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你去总督仓场兼西苑农事。也只有你去,将会解决天下人吃饭的大事。晚上来吏部开个欢送会,吃个便饭如何?如圭说:我等诚心感谢大人对我等关照与支持,开个欢送会,设便宴就不必了,不能把自己制定的规矩搞乱了,不让人说:“李如圭定的规矩只对别人的,”我等谢谢您的好意,心领了,拜别告辞。
次日一早,李琼三牵着马车一行,向通州仓场进发。这通州,金、天德三(1151)年置州,治所在潞县,元、明承袭。明增大,领 4 县,武清、三河、漷县、宝坻。元修浚通惠河称北通州,大都(北京)至南城,京杭大运河贯通,为运粮要道。张家湾大通桥两岸,皆大明通州粮食仓场,库房重地,年储量 400 万石,南粮约 324 万石,北粮约 76 万石,京仓占 40%,通州仓占 60%。也是大明物资集散中心,京师生产,生活物资均靠这黄金口岸进出,这里市场十分热闹,经济一往繁荣。李如圭来到通州张家湾仓场,仓场大使丁德固等专候迎接大人一行入总督仓场大院,御下行李,一切安排停当,一天车马劳屯,晚饭后休息。 晚上,李如圭读史,读到一则唐朝天宝年间,一位陇州边将家里,出现了猫鼠同乳的怪事。当时的宰相常袞认为:这是天下吉祥和谐的象征,应下令朝中百官上殿庆祝。正直之臣崔祜甫却针锋相对地认为:这是动物失常的行为,可忧而不可贺。人们养猫,是因为它能捕老鼠,这只猫不吃老鼠,无非它因共乳而失去了捕鼠的本性罢了,这正如吏不勤政,将不勤军一样,如鼠的贪官污吏,如鼠的扰边敌寇,怎么能怕不勤政、不勤军的法吏和将领呢?崔氏的话得到了唐玄宗皇帝赞赏说:老鼠打洞钻仓,糟蹋粮食,咬啮被服,破坏器皿,是大祸害,而担负捕鼠重任的猫,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反而与鼠共乳,过起相安无事的太平日子来,岂不可忧。如圭沉思良久便伏案入睡了。 第二天,东方彩霞穿红窗帘,如圭睁开眼睛,收拾了行李,与文达等说:各行其事。同周惟武找来通州仓场大使丁德固,打开院墙门,一栋栋,一垜垜的库门细细查看,仔细排查,库房墙壁坚固,天盖严实,门窗密封型能,内牌标示品种,数量,等级,收支日期记码,支出何地何用途等,一整天基本查完。晚饭后与簿记核对账表,基本相符,全仓总收 400 万石,运京仓 160 万石,支京师俸禄工程食用 140 万石,尚存100 万石保管完好。 李如圭等一早,离开通州仓场,正好张正益与仓场卫同指秦兵,一同前往京仓 37 处仓场查看,李如圭等一行,检查了京仓几处,不日来到密云京仓与其仓场大使王大武同样进行检查,检查到后面二栋仓,正在发粮,发完 3 万石大米,浩浩荡荡的马车队伍运着大米往外,向漠北运去。如圭着急令张正益与秦兵,拦着前队停止前进,找来领队。正益得令,飞马扬鞭赶到前头,令停止前行,传来领队鞑靼人吉罕。如圭招王大武,吉罕于仓场办问吉罕:你叫什么名字,年龄,什么地方人,官职、运的什么,凭什么运,运到什么地方,实事求是说。我叫吉罕,55岁,鞑靼人,粮官,运的大米,受我主小王子差遣,与大明后军都督郭勋达成协定,,每石二两三的纹银购一石大米。自去年上市以来在你京仓购粮 80 万石,花银 184 万两,凭后军都督府粮供处的支票提取,现剩最后 3 万石了。又问王大武怎么回事?王说:大人,我们密云仓您都看了,壁牌登记无误,我们管仓的只凭万全后军都督府的支票上加盖皇上御批和户部准支印章发粮,至于发至何处,我们怎可去问呢?如圭说:正益令秦兵带人将粮食压回仓库待命,王大武安排仓头将仓打开将粮放好锁牢,我等与吉罕一同上万全都督府大营粮供处查清如何?周惟武收好 3 万石供粮支票收包,原始记录等,一行飞马扬鞭,来到万全大营供粮处。张正益找来处长伍运锋、票证员余章文分房询问。伍处长对李如圭的问话他闭口不答。在证据确凿的实事面前,余章文说明了原委:其后军在册名额 30 万官兵,实际各卫,千户所,行营只有 14 万人,每人五石大米用粮,向户部支取每年大米、小麦 150 万石,自己屯田收粮也纳入户部管理,我军只需米麦 70 万石。这 80 万石与吉罕达成协议,交付 184 万纹银。开出 80 万石大米支票,我开的没错,160 万两纹银交后军都督郭勋,24 万两收为后军都督府奢用。正在询问回答之时,突然闯进蒙面杀手,持剑入室,直指处长,票证员咽喉;周惟武、张正益劈开剑指大战。其中一个杀手见到是李如圭,便手一招,破窗而相继离开,张正益一筋斗云飞出立在招手人前,挡住去路,那杀手一个翻天云往荒野逃去,正益紧跟不舍,来到无人的深林处。那个杀手摘下蒙面黑巾,年约三旬开外,虎背熊腰,白里透红脸膛,剑眉凤眼,二目烱烱有神。头戴红戎冠,身穿蓝绸衫裤,红绸宽带紧束腰间,脚登一双青绸快靴。手执一双青虹剑,抱拳对张正益说:我叫史三奇,原是榆林卫堆子梁千户所把总,李如圭大人两次来到榆林,一次赈灾救民,二次是任兵部侍郎,在三边进行车炮技改,制胜三次打败匈奴,他是个大清官,大好官。老百姓为怀念他,自发在榆林古城建生祠,塑生像,供在榆林古祠里祷告祝福他呢!后来他调走了,我也被选为特工队,调来万全郭勋都督府当领队。我一见到是李如圭大人,我怎么能杀我们老百姓的救命恩人呢?我可能归不了队了,另寻去处,你快去保护李大人,赶快离开,他们马上要派第二批杀手来了。正益告别史三奇,飞身回到如圭大人处,只见周惟武为保护如圭大人,被年约三旬光景的一黑脸横肉,浓眉圆眼,连鬓胡须;头扎黑方巾,身穿敞胸黑衫裤,腰系黑巾带;手举一双五短方天戟,一戟拨开他九珠连环刀,一戟刺入胸膛,因年岁不支倒在血泊中;来刺如圭,被张正益一镖飞中出手,方天戟坠落在地,飞身顿立在黑脸杀手前,这黑汉见机而逃,被赶来的史三奇双剑一夹,擒下、绑了。还有两个杀手被秦兵,王大武等随队在大战中毙命。李如圭连叫惟武兄挺住……。张正益抱着周惟武飞步向药铺送医。惟武见正益救下如圭大人,脸露微笑,眼一瞪,甩手而逝。李如圭、张正益痛哭不止,史三奇上前叩见如圭恩公说:您必须带着人马即早离开此地,免遭三批杀手追杀。张正益简略介绍了史三奇其人,三奇跪拜如圭大人前说:我愿永远侍卫恩公大人,并效犬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