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殷远明 于 2019-11-26 21:14 编辑
打工二十余载,终是为人做嫁衣,回乡两个春秋,一变竟成羊司令。他,就是湖南省石门县所街乡焦山村二组的村民唐耿松。
唐耿松1977年7月出生,1996年18岁多时外出打工,做过搬运,搞过建筑,进厂当过工人。打工的最后一年,其年收入也达到了10万元,俗话说农村搞赤搏副业((指仅凭体力做事)的人一年能有10万元的收入也算相当不错了。但他看到村里大多数人没有脱贪,于是他在2017年的冬天,毅然辞工回到了家乡,决心带领村里人共同致富,回村后他动员村民说:“农村基础设施大改善,没有农业税,还有多项补贴,农副产品的价格也拉上来了,城里人对农村的纯天然产品需求欲望更强烈,做农字文章大有奔头,我们村地处深山草场极为丰富,是养殖的最佳地方,特别是养羊。你们不信我先搞。”对于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工作工种的变换,更是一个人生位置的改变。原来是纯劳工,现在既是劳工又是主人,通俗的说法成老板了。
“ 重操旧业,“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给村里人带个头使大家彻底摆脱贫困。”这是他初回乡在与他父亲商量择业做什么时父亲对他说的话。他父亲是经过摸爬滚打的人,他认为他父亲的话有道理,于是便听从了他父亲的建议,重新以养羊为业。因为他在2002年曾有过一次养羊的经历,当时养了70多头羊,由于缺技术失败了,不到半年又出去打工。 唐耿松选择重操旧业,教训在于必须掌握养羊的技术。好在他学会了手机上网,一切从头学起。他这次下定了决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指导村民搞养殖必须讲科学讲技术。为此,他把一切心思用到科学养羊上。首先,他于2017年冬一次性投资了8万多元,建了一栋三层楼的高标准羊舍,购了90多头种羊。
羊舍为什么要建成三层,底层三米多高,空间大,便于每天清理一次粪便,保持羊舍空气流通,羊群不易受环境污染,减少羊生病。二层成吊脚楼,为羊群居住,干燥通风,夏天敞开,冬天用围布围着,保持冷暖适宜。三层用于储存过冬草料,还可隔热。这羊住上三层的楼房,还真少见。 2018年,唐耿松又一次投资了10万元,再建了一栋羊舍,包括买奶粉、疫苗等。就这样到2018年年底时,出栏了32头商品羊,有了收入6万多元。 在边干边摸索中,唐耿松终于掌握了养羊的基本技术。比如羊子阉割不好养、容易死羊,而改变为结扎成功率高;又比如羊糕出生一个星期后就要添加奶粉等等。通过唐耿松不断的总结经验和精心饲养,2019年养羊的成活率达到90%多,存栏最大时达210多头,目前已出栏76头,收入9万多元。为保证明年的基础母羊达到100头,商品羊出栏达100头以上,决定今年不再出栏商品羊。 由于唐耿松的养羊技术日趋成熟,已属于全村养羊最好和最多的农户,因此在本村养羊户中形成了一定影响力。技术上起到了很好的帮衬和引领作用,销售上也产生了一种联动效应,所以他就成了名符其实的羊司令,羊产业致富带头人。他与其他的养羊户合作得很好,如果造成羊子的掺杂,都能互相帮忙清找。与村民的关系也处理得极好,为了不使羊子食用村民的粮食作物,自己用竹栏做隔离长达几公里,从没有发生一起这方面的纠纷。他养的羊群也很听话,每天上午定时出栏放养,在山上吃饱以后约在下午3点钟左右自动的集结在山栏门边,等待着主人接引回家。由于他们村养的羊都是在大山上食用纯天然的野草,因此他们村的羊从不愁销售,一直是外地的客户主动上门购买。 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家家都有了羊群,家家有了稳定的收入2018年全村实现了全部脱贫。全村人发了羊财,日子越过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