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
文/东方鹰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社会组织,也是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经济组织,还是人们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精神家园。家庭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家"破是"国"亡的催化剂。家庭是中华文明的地基,家庭文明的和谐友善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态环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优良的品质是在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中锻造出来的,是原生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义礼智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 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向来重视家教。中华历史文化悠久,古老的姓氏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血浓于水,情重于山。魏姓家族的渊源,可以用“源自文王,渊自黄帝,毕公苗裔,封地为姓。”十六字加以归结。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魏姓自古就是一个非凡的姓氏,各朝各代名人颇多。魏姓人才济济,史不绝书。在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史册记载中,可谓良相贤臣辈出,名士英才历代相继。中国现存的《二十四史》中,有6部(《魏书》和《五代史》)是由魏收、魏澹和魏征编纂的,占了中国古代正史总量的四分之一。
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风家训家规。魏莱的祖先是大唐名相魏征。魏征,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魏征之五世孙魏谟,为唐宣宗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宰相,魏谟去世后,唐天子赠司徒。魏谟为魏氏江西南迁之始祖。湘北魏姓始祖魏荣权,为魏谟之七世孙魏贡后裔,魏荣权偕同叔祖魏荣德、魏荣华于明永乐2年,即公元1404年以“官游”的形式,从南昌丰城县,拖船埠二五都,大樟树土地下迁来楚地桃、茨、石一带。世系相传23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魏家从小就在父辈们言传身教中规范着自己的言行举止。“低调做人、勤俭清廉、刚正不阿”,是魏家家风的生动写照。
夹起尾巴做人。解放后,魏莱的家族曾走出14名共和国军人。有的参加抗美援朝、有的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常规武器试验、有的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立功受奖,不计其数。这个显赫的家族,从来没有人张扬。爷爷16岁入伍,从戎18年,最后转业成了警察。40年后,战友聚会,人们大吃一惊,这个平常貌不惊人、做人低调的警察,他的战友,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他带出来的兵,成了将军,上校、中校,省厅级干部,而老爷子,则在警察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了一生。当部下亲切地喊他为“老首长时”,他笑着说:“什么老首长,我还是当年的老顽童!”。
勤俭持家。魏莱的公公是土改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记得魏莱爷爷读书时,一学期只给2元钱零用,学习用的手稿纸全部是从旧书稿翻用的。十三岁的爷爷便参加了学校的勤工俭学,这种优良家风一直影响着后辈子女。孙辈子女,受家风熏陶,从小就养成了爱节俭的习惯。魏莱的小姑姑严于律己、自学成才,2015年在云南昆明参加全国美容师晋级考试,6000人报考,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受到举办单位的嘉奖。后辈子女以魏莱小姑姑为榜样,全部拿到大学本科文凭,这种学习风气,影响了几代人。
魏莱时常随父母出游,到过江南许多名胜古迹。旅程对于父母来说,对孩子是最好的直观形象教育。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注。魏莱到周庄旅游,爷爷看见儿媳发回的图片,题诗一首:古巷吟歌:
小巷长长觅古谣,人流缓缓涌新潮。
何当游兴今朝醉,却话童真仰宇霄。
家风潜移默化的作用力无穷,营造良好的家风,才能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新时代家风创新性的来源。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千万万家,家国两相依。一玉口成国,一瓦顶乃家。家和万事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有一老如获至宝……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重要软实力,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璀璨不绝的基本基因。青少年成长,要从娃娃抓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