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秋歌 于 2019-12-12 22:01 编辑
笔者从12月12日桃源创建“中国长寿之乡”的会议上获悉,该县百岁老人从10年前的16人增加到目前的38人,全县人口预期寿命及80岁以上老人占比,都高于国家长寿之乡的标准。
12日上午,桃源召开了“创建中国长寿之乡”的工作会议。县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张晓玲在工作报告中总结了过去十年的工作,传达了市创建“中国长寿之乡”现场会的会议精神,提出了2020年工作设想。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老干部局局长郭红斌在会上讲话。他指出:要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创建信心;要突破工作难点,提高创建水平;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创建落实。他要求重点做好高龄老人的管护。一是澄清底子、建好档案:必须以身份证为法律依据,分类统计建档,档案内容情况一目了然。二是明确一老一护的责任:建好第一监护人、保健责任人、保障联络人三人组成的管护班子。三是定期通报,管护到位:建立“全程跟踪式”管护制度,管护情况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到位。
会上还宣读了市创建领导小组办的通报。通报授予观音寺镇“长寿之乡”荣誉称号,评选程芝生、袁云清、周凤武分别为市级长寿之星、敬老孝老之星、健康保健知识义务宣传员。
会议由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县“创建中国长寿之乡”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县老年保健协会会长汪协清主持。他指出,创建“中国长寿之乡”活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只要我们上下一致,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共同努力,桃源一定能在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工作上有新的跨越式突破。
根据《长寿之乡认定准则和方法》,核心的指标主要有三个: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百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龄人口比例。按照2019年出台的新准则,桃源县在百岁老人的占比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80岁以上、90岁以上两个老龄人口占比上,桃源县具有较大的优势。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保健知识的普及,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桃源县达到长寿之乡的标准将不再是难事。
县“创建中国长寿之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成员,各乡镇(街道)老年保健协会分会长30余人参加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