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古渡源 于 2020-1-8 05:59 编辑
临澧故事六 临澧名人(六):沈绪榜一沈绪榜计算机专家。湖南临澧人。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从事嵌入式计算机及芯片设计。早期设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两种箭载数字计算机,提出多重积分误差校正新方法、箭载计算机新体系结构与箭载系统测试新方案,为解决箭载计算机小型化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更小型化,1977年研制大规模集成电路16位嵌入式微计算机,推动NMOS技术的发展;80年代初研制四种数字信号处理芯片;1995年研制定点32位RISC微处理芯片;为了超小型化,近年开始研究MPP嵌入式计算机与系统测试新方法,并研制3.2亿次MPP微处理元芯片与浮点32位RISC微处理器芯片及其计算机等。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3年入武汉大学数学系学习,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是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航天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微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长期从事航天计算机及其国产芯片实现的设计工作。 先后主持中国第一台TTL电路国产弹载计算机、PMOSMSI电路国产弹载计算机、NMOSLSI电路微计算机的设计与研制;参加领导了运载火箭计算机的总体逻辑设计,其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完成设计和研制的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运算逻辑部件ALU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成功航天专用CMOSVLSI电路的32位定点RISC微处理芯片获1996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0年代后期从事MPP嵌入式计算机的设计与研制工作。编著有《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RISC及后编译技术》等;撰有《回溯控制策略的并行实现》《芯片结构的自底向上选择》等论文60多篇。 沈绪榜 - 投身科研 1933年,沈绪榜生于临澧县烽火乡兰田村。1953年沈绪榜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1956年入党,同年被调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机专业学习,1957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 几十年来,他一直从事航天计算机及其国产芯片的设计研制工作,并作出了重大贡献。1965年,他设计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国产双极小规模集成电路航天制导计算机,并首次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国产PMOS中规模集成电路航天制导计算机,促进了中国PMOS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1977年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国产NMOS大规模集成电路航天专用16位微计算机的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研制的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逻辑部件ALU于1988年获国防专用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2年以来,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2人,在读硕士生3人;1986年以后,已培养博士生10人,在读博士生7人。为了促进国产芯片计算机的发展,他编写了《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系统设计》与《RISC及后编译技术》等五部专著。海湾战争后,他又完成了LSRISC微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设计,1995年完成了一种定点32位RISC微处理器芯片的研制,获1997年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完成了LSMPP嵌入式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的方案设计。1997年完成了定点加减法峰值速度每秒3.2亿次操作的MPP处理器芯片的研制。目前正进行浮点RISC微处理器芯片及MPP嵌入式计算机的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