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21|回复: 8

澧水故事:澧水两岸传奇故事《二十》传世佳品石门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8 05: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渡源 于 2020-2-28 05:58 编辑

澧水故事:澧水两岸传奇故事《二十》
传世佳品石门橘
      秋天到了,橘子紅了,山山流金溢彩,園園飄香淌蜜。石門人民氤氳在沁心的橘香中,陶醉在豐收的喜悅裏,迎來五湖四海川流不息的購橘賞橘的嘉賓,構成了一幅橘熟人歡的七彩秋景圖。
      奇山秀水孕育甜美橘果
      一方山水養一方人”。石門縣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環境,非常適宜柑橘的生長。主峰海拔2098.73米的“湖南屋脊”壺瓶山脈橫亙石門西北部,縣境東南麵是廣袤的洞庭湖平原。受大山阻隔,北下幹冷氣流難進易出,低溫短暫,冬無嚴寒;南上暖濕氣流易進難出,熱量充足,雨水豐沛。橘園多綿延於丘崗山地,空氣清新,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8—14℃)。境內的236條溪河,使得盆地星羅,河穀縱橫,水量富裕。土壤一般為紅黃壤,土層深厚,微量元素豐富,是有“抗癌之王”、“生命活性劑”之稱的硒元素的富聚區。2006年12月12日的《湖南日報》以“洞庭湖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揭開‘天下糧倉’奧秘”為題報道:曆時4年的洞庭湖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項目首次揭開洞庭湖區域土壤是多種營養元素豐富區,這就是洞庭湖區域為何能成為“天下糧倉”的原因。該項目調查組還在湖南石門縣、常德南部、益陽南部、湘潭西部發現了近萬平方公裏的富硒土壤。這種土壤適宜種植具有保健功能的富硒蔬菜、水果、糧食。在這種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條件下生長出來的柑橘,特別容易累積糖分,皮薄色亮,汁多肉甜,而且容易提早著色成熟(相比同類產區同樣品種可早上市8-12天),因而被國際柑橘界認定為“遠東蜜橘的絕佳產地”。
      2003年秋,國家農業部柑橘及苗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經過嚴格化驗,這樣評價石門柑橘:“果形端莊整齊,色澤靚麗,果皮細薄光潔,肉質紅嫩化渣,汁多,酸甜可口,風味濃鬱,品質極優。”可謂推崇備至。品佳質優的內在特色,奠定了石門柑橘產業發展壯大和沉澱深厚柑橘文化的基礎。
      無边橘園綠染沅澧大地
      石門大地上,44萬畝橘園近3000萬株橘樹,一片片,一塊塊,浩浩渺渺,橫無際涯,構成了4條“百裏柑橘走廊”和10大“萬畝橘園”。“橘遍原野,家在園中”。從蒙泉鎮望仙樹村出發,沿陬市至石門公路,經縣城,西行石門至壺瓶山省道線,沿途200餘公裏的14個鄉鎮420餘村,11萬農戶近30萬農業人口以柑橘為主業,澧水、渫水、道水、沱水兩岸均橘樹臨風,鬱鬱蔥蔥。南區的蜜橘,仙陽河的臍橙,磨市的椪柑,所街的冰糖橙,久負盛名。全縣綠色食品柑橘生產基地認證麵積達到3.41萬畝,有機食品柑橘生產基地達0.25萬畝。三聖株木崗、新關五桂、蒙泉梭金山獲得全球良好農業操作規範認證,麵積達到1.36萬畝。秀坪園藝場、株木崗園藝場創辦的4000畝標準化生產示範園成為全市農業標準化建設“八個一工程”樣板。2010年度,全縣柑橘產量達35.29萬噸,鮮果收入4.5億元,綜合產值7.2億元,出口11萬噸,占全省出口總量的90%以上,出口產值2.2億元。石門人“走柑橘路,住柑橘樓,吃柑橘飯,讀柑橘書,娶柑橘媳”的體會和期翼更加深切。
      在縣城東郊入城口,橫跨永興大道的牌樓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科學家袁隆平的題字“中國柑橘之鄉”,引領來賓進入中國最大的柑橘王國,領略“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全國柑橘標準化示範區”的風采與成就。
漫山遍野的橘林常年碧綠,春夏之際橘花醇香,秋冬時節橘果芬芳。置身橘鄉石門,每天都在橘香的“包圍”之中。
      薪火相傳成就千年橘鄉
      石門自古植橘風盛。西北地區“寨寨產橘,戶戶有柚”。三聖、維新、子良、太平、所街一帶的泡子和水柚子,雁池的紅橘、袁公渡的紅心柚、南北鎮金家河的黃皮橘等地方傳統柑橘良種,享譽遐邇。
唐朝弘文館校書郎、著名詩人李群玉(813-863年,湖南澧縣籍),會晤石門縣韋縣長(唐代別稱縣令為明府,稱縣尉為少府)後,賦詩《石門韋明府為致東陽潭石鯽鱠》:“鬻[銜餌出清漣,暖日江亭動鱠筵。疊雪亂飛消箸底,散絲繁灑拂刀前。太湖浪說朱衣鮒,漢浦休誇縮項?。雋味品流知第一,更勞霜橘助茅鮮。(《全唐詩·卷569-55》)”該詩對石門的橘子讚不絕口,給予了“品流第一”的高度評價。
     《清·雍正·湖廣誌》載:“昔人於木愛鬆,於果愛橙,於花愛梅,嚐作《三愛詩》刻於石。明正德年間,石門道士掘地得之,今在縣南朝真觀。”《清同治·直隸澧州誌》和《清同治·石門縣誌》,均對豎立於石門縣城朝真觀(原縣署西)的《三愛詩》(又稱《三愛銘》)碑刻予以了詳細記載,其《詠橙篇》曰:“橙為土所宜,秋殺乘氣候。累累弄圓實,菌菌觸頸脰。巢空鳳卵危,陣合金椎鬥。爪開冰雪泮,牙咀蜜飴溜。論香友蘭菊,定品奴橘柚。昔嚐遺《禹貢》,今乃入君囿。新取薦廟祜,亡愧旅籩豆。”詩中對石門所產橙橘柚柑“四果”推崇備至,將它們與鬆梅蘭菊“四友”相提並論,珍愛有加。據曆史考證,《三愛銘》為漢魏(公元220年左右)之際作品,可見石門柑橘曆經千載愈香彌甜。
       光陽荏苒,日月更替。新中國成立後,石門柑橘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1962年4月,縣城西郊方頂山,昔日“石門八景”之一的“方頂留茵”所在地,被改造為縣園藝示範場,在581畝梯地上栽植下無核溫州蜜柑果樹。曆史與現代接軌,傳統與國際同步,石門柑橘品種從此步入了“無核”時代。
      此後,蒙泉鎮望仙樹至縣城、龍口橋至夾山鎮青玄村、縣城至所街鄉、三聖鄉彭家堰至維新鎮團壩峪4條“百裏柑橘帶”,以秀坪、夏家巷、栗樹、三花、龍鳳、新關、皂市、白雲、渡水、株木崗為中心的10大“萬畝橘園”相繼建成,冰糖橙、臍橙、椪柑、夏橙、雜柑、蜜柚等新優品種不斷引進,西班牙產柑橘光電分選係統“安家”金湘源公司,“中日友誼橘園”定址秀坪園藝場,“國家級優質特早熟蜜橘無病毒種苗繁育基地”落戶白洋湖,“皂市柑橘大市場”成為“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柑橘果品自1968年起出口歐美、東南亞、港澳地區至今已44年,1984年起成為“國宴用果”。 2008年9月28日,“石門柑橘”獲得國家地理證明商標注冊,身價倍增。“金湘源”、“湘冠”、“秀坪”、“敦成”、“福慧達”、“亞輝”、“橘友”、“金果”等品牌暢銷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節節高”橘瓣罐頭、“特別特”橙汁飲料備受青睞,皂市鎮雞爪山村李登堂培育出了“西瓜柑”新品種。恒園、亞輝、橘農之友、二都、株木崗、袁哥等31家柑橘專業合作社異軍突起……石門快速崛起為全國一流、國際著名的優質柑橘生產與出口基地,“遠東蜜橘絕佳產地”、“中國柑橘之鄉”美名遠揚。
       代有才人唱紅現代橘頌
      橘海泛綠,橘果飄香,石門柑橘在鼓農民口袋、飽世人口福的同時,也成為廣大“柑橘人”寄托希望的載體,成為眾多“筆墨匠”展示才華、渲泄情感的媒介,橘事、橘歌、橘文、橘畫、橘賽、橘景、橘經……洋洋大觀,美輪美奐。
2001年10月15日,首屆中國柑橘節在橘鄉石門盛妝啟幕。此後每年一屆,成為石門縣70萬人民最隆重最喜慶的時刻,吸引國內外來賓看橘、購橘、采橘、唱橘、賽橘、吃橘、挑橘、畫橘、寫橘……第一屆的《橘頌》演唱會、彩車巡遊、全國柑橘“三新”展銷會和“皂市柑橘大市場”開市,第二屆柑橘節之《玫瑰之約·石門橘子紅了》、“全國柑橘產業化建設論壇”,第三屆的“蘭草洲狂歡夜”……石門人連續十屆共赴“地球上柑橘界的盛會”,精彩紛呈,熱鬧非凡。
      碩果累累的橘園裏,參加“采橘大賽”的選手們個個磨拳擦掌,隻聽一聲令下,“嚓、嚓、嚓”的剪果聲此起彼伏,金燦燦、黃澄澄的果子一會兒就堆滿了籮筐,比速度,比質量,比效率,心靈手巧的“橘姑、橘嫂”們常常以秒論克爭輸贏。
“挑橘大賽”一般選擇在“百步磴”之類的長階梯舉行,威風鑼鼓助陣,青年組、成年組、老年組、男子組、女子組、夫妻組輪番上場,比力量,比技巧,比衝勁,“挑橘大王”往往並不是身強力壯者。“吃橘大賽”現場人氣最旺,歌舞演出間隙,兒童組、少年組、青年組、成人組、女子組、夫妻組逐一亮相,“狼吞虎咽”者,“囫圇吞棗”者,“噴玉濺珠”者……洋相百出,吃態百露,讓人笑出眼淚,喊破喉嚨,拍紅雙手,電視轉播的收視率居高不下。
      摩肩接踵,萬人空巷……柑橘節,真正是橘農們自己的節日。
      縣城澧水河南岸,2500米長的防洪大堤沿河延伸,堤上雕欄石砌,亭閣翼然,堤內曲徑通幽,綠草茵茵,橘柚林立,鐫刻有屈原的《橘頌》、李白的《人煙寒橘柚》、杜甫的《秋日野亭千橘香》等名家詠橘佳篇的數十方“石門石”,或臥或立,錯落有致。這就是2001年9月竣工命名的“橘香路”,它集城市綠化、防洪保安和柑橘文化於一體,是“澧水柑橘文化觀光帶”,享譽中外柑橘和文化旅遊界。龍鳳“賞橘亭”、秀坪“柑橘文化展覽館”、"“中日友誼橘園”、“柑橘文化長廊”等柑橘文化景點,精典雅致。
       橘鄉無處不見橘
      城裏,有橘苑小區、橘都賓館、橘城酒家、橘人超市……鄉下,“橘花遊”、“采橘遊”、“橘鄉休閑遊”成為知名品牌,吸引一撥撥中外遊客“住吊腳樓、吃土家飯、賞石門橘”。
橘鄉無處不見橘。
      2005年秋,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文聯主席譚談赴橘鄉采風,有感於柑橘帶給山鄉人民的美好生活,留下佳作《甜味的石門》, “石門於是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很有甜味的地方,讓人一想到那裏,就覺得那裏的空氣中有著甜絲絲的柑橘味道”,令人百般神往。作家們深入橘鄉,陳文河《石門的橘子》、楊昌偉的《秋日》、夏華的《澧水之橘》、伍中正的《江南橘》、陳文曙的《橘頌》、張友亮的《橘香滿石門》等數百件作品發表於中外華文報刊,讓石門柑橘香飄萬裏。無邊的橘林,燦爛的橘果,富庶的橘鄉,每每成為畫家筆下的最愛。陳醉的《石門開處幽香出,遍地黃金滿橘園》、張楚務的《采橘姑娘》和《橘紅的時候》、王金星的《橘馨》、賈向國的《湖上金秋喜漂來》……還有新關鎮閻家溶村農民畫家邢修望妙趣橫生的“彩繪橘”,不斷撩起外界對橘鄉的神往與豔羨。畫有形,歌心聲。橘鄉石門被藝術大師們戲稱為可觸發靈感的“震源”和“扳機”。《橘頌》(張天夫詞,王林曲)、《青山綠水橘飄香》(黃士元詞,羅繼南曲)、《金橘漫天紅》(佘致迪、周雄詞,孟勇曲)、《橘子紅了石門紅》(石煌遠詞,孟勇曲)等原創歌曲被廣泛傳唱,彭麗媛、閻維文、張鐵林、湯燦、潘長江、“羽·泉組合”……等名家大腕紛紛到橘鄉唱橘頌橘,分享橘農的喜悅,祝福橘鄉的未來。
      走在石門城鄉,隻聽“山山點紅橙,樹樹掛彩球。紅了滿天霞,紅了又一秋……”的優美旋律不時回蕩,悠揚地詮釋著石門橘鄉濃厚的柑橘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28 05: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28 05: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28 05: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8 10: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8 14: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门橘已形成品牌效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9 21:4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 10: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 1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点赞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16:41 , Processed in 0.0347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