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沅江樵夫 于 2020-2-27 09:11 编辑
“狮子大王”龚永乐 (二)
文\刘小明
顽强拚博历尽坎坷路 1992年春夏之交,迫于生计,龚永乐用家里仅有的300钱以及东挪西借了200元钱开起了一家小南货店。天未亮他就起床打点生意,夜深了他还眼巴巴盼望着顾客的到来。盛夏的一个中午,他的儿子龚建放学后口干舌躁,就叫爸爸给他一只冰淇淋解渴,龚永乐心想,一支冰淇淋六角钱,足可以买全家一天的大米,现在还不到这个消费的时候。于是他把事先用汽水瓶准备的凉水给了儿子,儿子看了他一眼,懂事地拿着凉水瓶走了,那一刻龚永乐鼻子一酸眼里噙满了泪花,为自己不能满足孩子一个小小的需求而感到深深地内疚。 开了两年多商店,龚永乐一家仍是贫困依旧,有时为赶交孩子的学杂费而急得焦头乱额,真不知道今后怎么生活下去。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南方几个大城市搞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石狮,作为城市公园和大门景观用。他眼睛一亮,何不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发家致富呢。于是他和妻子琢磨了一下,决定办一个私营玉石雕刻厂。说干就干,他向信用社高息贷款了3万元,雇请了7个工匠,红红火火的开业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各种艺术品的加工雕刻以及产品的销售等他都要一一操劳经办。经过三个月的日夜苦战,一批2万元的产品雕刻成功。为了打开销路,他把这批货运往武汉进行试销。通过朋友他认识了一个代销商,两人签定了合同,规定三个月销完,货款俩人二八分成,代销商得20%,龚永乐得80%。然而无情生活再一次使他流泪。 1993年仲夏,龚永乐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到武汉取货款,谁知到那里时已人去楼空。问代销商的左邻右舍,都说此人已搬走了20多天,不知去向;问朋友,朋友说这个代销商是在汉阳开展销会上认识的,只知道他是汉阳人,现在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龚永乐脑袋“轰”的一下懵了。天啦!那可是全家人的血汗钱和生命钱啊!他在电话里朝朋友吼了两句,就跳上了去汉阳的公汽。七月的汉阳,酷热难当,龚永乐在满街的人流中寻找那个“代销商骗子”,他一条街道接一条街道,一条胡同接一条胡同拉网式的寻找,五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个人无疑是大海捞针。钱快用光了,人已晒黑了,心灵的焦急与愤恨使他体重锐减了10多斤。饿了,就买两个馒头,喝碗自来水充饥;困了,就在冷避的胡同屋檐下和衣而卧,漫漫长夜啊成群的蚊虫叮咬得他遍体磷伤,到汉阳第18天的一个晚上,一个老太太发现了他,喊来一大群人把他扭送到居委会,硬说他是小偷,其中一个小伙子还打了他一个耳光。他有口难辨,屈辱、悲愤的泪水涌满眼眶。他拿去《身份证》,央求居委会主任拨通桃源县公安局的电话,得到确认后他们才放行。不久一辆家乡的货车来到汉阳,他自我介绍后司机热情的要他坐在前排座位上,随即离开了那个令他伤心、痛苦、落泪的地方。
|